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金刚狼也救不了小飞侠:美死了,然后没有了

白日梦未来
2015-10-26 11:50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小飞侠:幻梦启航》海报

“彼得·潘”情结其实是个大有可为的命题,时常成为文学和电影艺术创作的母题,通常设定为一个逃避社会现实的人物,因为某种原因在身体或者是心理上滞留在了儿童时代,或是去到了一个只有快乐的“幻想世界”,但同时剧情设置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对成人世界的反讽、反思现实与历史。例如施隆多夫的影片《铁皮鼓》就以身体滞留儿童的形式讽刺了法西斯政府的历史倒退行为,再如蒂姆·伯顿的一系列作品,《剪刀手爱德华》《大鱼》似乎都设置一个在心理滞留儿童时代的人物,在奇幻世界里弥补了在成人世界里留下的遗憾。

而正在上映的 《小飞侠》在北美口碑、票房双扑街后,国内上映单日票房居然不如塘主的“既然大胸留不住”,惨烈如此,回想刷完首日点映的观众大多脱口而出一句:“美死了,然后没有了”,想来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惜。不过感慨总是有的,这真的是当年拍《傲慢与偏见》《赎罪》的导演乔·怀特吗?就目前来看,影片大量堆砌特效,除了带来奇观浅层感受,并没有文学深度可以挖掘,想来乔·怀特并不是一个不擅长驾驭文学改编的导演,为何对《小飞侠》的改编如此平庸,暂且只能归结为他从心底也许是不认同或者不完全理解“彼得·潘”情结的吧。

《彼得·潘》是英国著名作家杰·姆·巴里的童话剧和童话故事,在剧演后引起巨大轰动,巴里将它改写成童话故事,《彼得·潘》被译成多种文字发行国外,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颇受欢迎的儿童文学,甚至将每年的10月5日定位为全球的“彼得·潘狂欢节”,人们希望有一个故事的续集,于是英国女作家杰拉尔丁·麦克莱伦用动人的笔触写了 《彼得·潘》的续集《重返梦幻岛》。小飞侠改编成电影是自然而然的事,不仅是观众所期待的形式,也是电影制片所渴望的商机。

《小飞侠彼得·潘》《重返梦幻岛》相比如今的《小飞侠》前传版本,都算比较成功的改编,它们对于原著精神的遵从或许可以看做是成功的要素。《彼得·潘》之所以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童话故事,就是因为它契合了藏在每一个人心中的“彼得·潘”情结,那份赤诚到有些任性的童心,可以理解为一种拒绝成长、保持童真的游戏态度。

热情的梦幻岛土著部落

回到这部冠以“彼得·潘”之名的《小飞侠》,虽然是独立于原著彼得·潘故事的前传故事,但影片从观感体验上来说,几乎丧失了原著文学风靡的核心元素,影片中的小飞侠不再是一个拒绝长大的小孩,而是一个在孤儿院受着虐待期待与母亲重逢的小顽童,他不是主动寻找梦幻岛,而是被动地来到梦幻岛,在被黑胡子惩罚踢下山崖的时候发现自己特异功能——飞行,这似乎与原著中小精灵的精灵粉也没有任何关系。

莱维·米勒将叛逆形象极致演绎

影片主线是寻母,善恶双方分别是黑胡子和虎莲公主和胡克船长,这个时候的小飞侠不是主动与邪恶一方战斗,而是被公主和船长带着战斗的附属品,虽然在最后一刻他为了救即将掉入深谷的船长学会了飞,并战胜了黑胡子,这一切似乎都与原著中所描述的小飞侠与生俱来的正义感和友谊感相违背,被动地长大成“英勇的小飞侠”是一种模式,但这似乎说服不了大多数彼得·潘的故事迷,尤其成了一个不关乎“彼得·潘”情结的故事,丧失了核心魅力与吸引价值。

剧本曾经有过被好莱坞制片公司雪藏的经历,看起来制片人对于故事也确实没有到完全满意的地步。

可爱的彼得·潘深受观众喜爱

影片唯一被人称赞的是特效,然而特效的进步弥补不了故事内核的丧失。特效的美轮美奂与惊险刺激的场景甚至让人每每出戏,进而想到了其他的视觉大片,例如黑胡子统治奴隶世界多次出现的洞穴场景,就有几分像《疯狂的麦克斯4》中展现的戈壁山谷里的恐怖震撼的武装王国画面;飞船从现实世界穿梭去“永乐岛”的场景就像是《星际穿越》的太空穿越;善恶两派黑胡子与胡可船长和虎莲公主的在飞船上打斗的场景不免让人想起熟悉的《加勒比海盗》系列,胡可船长的雅痞形象直接模仿了约翰尼·德普的船长角色,鲁尼马拉的虎莲公主就成了“颜值”担当,唤起船长良心的美色诱惑——如此平庸的故事设置,再加上各种大片场景的堆砌感,也难怪观众会不买账,影评人会口诛笔伐。

休·杰克曼饰演反派黑胡子,网友表示认不出

梦幻岛会带给观众游戏式的体验乐趣,观众将自身投射在彼得·潘身上,在封闭的影院尽情幻想体验梦幻岛的乐趣,“游戏”结束后,观众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又回到自己的现实世界,完成这种纯娱乐的电影体验,所以这对低龄“小儿童”观众和成年“大儿童”观众都具有吸引力,这也是“彼得·潘”情结走向电影工业化生产的缘由之一。

而这部《小飞侠》除去了主动逃避现实的前提预设,就失去了“大儿童”观众的认同感,无法融入剧情,梦幻岛式的体验就成了一种站在游乐场观看孩子们嬉戏的成人世界被隔离的凄凉感,视觉上的运动替代不了观众心里上剧情认同的运动,造成了“大儿童”观众的心理层面无法滞留在儿童时代体验乐趣,豪华盛宴般的特效就成了画蛇添足的“多余”,让人不免感叹这只不过是一部“低龄化”的成长教育片。

影片特效颇受好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