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双降”与货币政策框架转型

2015-10-26 20:18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双降”的新闻引发了舆论关于央行“放水”、“QE”等猜测。10月26日,央行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关于“双降”的《进一步答记者问》,对“双降”和国外央行采取的量化宽松(QE)做了区分。

央行的解释不无道理。专业术语的简单类比甚至混淆并无助于人们对货币政策的理解,以及对未来货币政策的预判。关于货币政策的讨论,应该基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确实比较全面地显现了出来。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的GDP增长率为6.9%,上一次季度GDP跌破7%是在2009年第一季度。当时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季度GDP增长率在半年内一下子从10%左右跌到了6.2%,出现了民工返乡潮。之后,在“4万亿”投资政策刺激下,GDP增长速度很快在2010年一季度恢复到了12.2%的高位。

从2010年一季度的反弹最高点至今,GDP增长速度又一次回到了7%以下,但相比2008年末2009年初的坍塌式下跌,此轮GDP增速下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目前为止,尚未有大规模的民工失业的情况出现。

问题在于,不管GDP增速下降的速度快慢,当经济进入下行周期时,货币政策须有所反应。由于部分舆论对之前“四万亿”投资政策持不同意见,以至于后来人们对央行的宽松政策特别敏感。一些符合经济调控需要的宽松政策,也被认为是不合理的“放水”。

实际上,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是越来越松,但我们看到的物价数据却一直维持在低位。1-9月CPI同比增长1.4%、GDP平减指数为-0.3%,PPI更是有连续43个月维持在0以下。物价并没有因为货币政策的宽松而回暖,反映出的问题比较复杂。

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看,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下行压力十分明显。

从投资看,今年1-9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0.3%,而去年1-12月增速为15.7%。其中,今年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2.6%,而去年1-12月增速为10.5%。

从对外贸易看,今年1-9月,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同比增速分别为-8.1%、-1.9%、-15.3%,而去年1-12月的同比数据分别为3.4%、6.1%、0.4%。

从消费看,今年1-9月,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5%,而去年1-12月同比增长12%。

当大家看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逐渐下滑的时候,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也在下降。如此,降低存贷款利率,是与市场方向一致的。

此次“双降”的同时,央行宣布不再设置存款利率的上浮限制,意味着利率管制时代已经结束,市场利率将在未来央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中占据主导作用。而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下调,则与外汇占款的减少有关。在过去多年,外汇占款实际上成为了一个货币发行机制,由此造成的过多的流动性,则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予以冻结。现在,外汇占款减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视为之前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逆操作”,因此,存款准备金率将回到一个正常的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在此次经济下行的过程中,果断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实际上也在推进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过去中国的货币政策常常因其“重数量、轻价格”(即较多使用存款准备金率、较少使用利率)而被诟病,但实际上,从数量型为主转向价格型为主正是央行努力的方向。随着央行在“双降”同时,不断推进利率以及汇率市场化改革,新的更市场化的货币政策框架将会出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