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跑马拉松原来也能作弊!有人只跑最后一公里“加塞”拿亚军

俞振非
2015-10-29 14:33
来源:澎湃新闻
私·奔 >
字号

考试能作弊,跑马拉松也能?事实证明,为了名次和奖金,真有人豁的出去。

据英国《卫报》、《每日邮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在10月25日举行肯尼亚内罗毕国际马拉松比赛中,28岁的男运动员朱利叶斯·恩约古就用作弊的办法取得了第二名,并获得了7000美元奖金。

在42.195公里的全程马拉松比赛中,他在最后1公里才从观众中间“溜”进赛道,最终“轻松”夺得第二名。不过比赛后,他由于“身上没汗”被裁判盯上,同时还因涉嫌诈骗奖金被警方逮捕。

28岁的男运动员朱利叶斯·恩约古。

跑完马拉松,身上却没汗

根据《卫报》报道,赛会官员之所以会怀疑朱利叶斯成绩有假,是因为他在跑完全程马拉松后的表现太过“轻松”。

在比赛的最后一段距离,朱利叶斯毫不费力地超过了气喘吁吁、原本处在第二位的选手。而且,本该已跑完近42公里的他,居然连一滴汗水也没留,这实在太不“科学”了。

赛后,裁判随即将他控制,而朱利叶斯也是极力辩解,他甚至脱下鞋子展示自己脚上的水泡,证明自己确实跑完了全程。然而赛事总监易卜拉欣·侯赛因表示:“我从头到尾都跟着领跑集团,一直没看到他。”

最后赛会确认,朱利叶斯是在比赛的最后1公里,才从体育场外的人群中悄悄溜进了跑道,不仅他的名次和7000美元奖金要被取消,他还被警方逮捕,面临欺诈罪的指控。

这也不是马拉松赛场第一次出现作弊丑闻了,两年前,还是在内罗毕国际马拉松赛中,就曾出现过女子选手作弊的事件。

由于马拉松赛事奖金水涨船高,不少比赛冠军奖已达到3万美元,难怪许多人“铤而走险”。

突然跑出个“世界纪录”

肯尼亚的这位朱利叶斯已经算是胆大,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混进赛道,但有人更是“厉害”,一不小心就把世界纪录给破了。

据《今日美国》报道,在2014年11月9日进行的美国齐克莫加马拉松比赛中,31岁的女子选手塔巴莎·汉密尔顿一举夺得了女子全马冠军。然而当赛会官员检查数据时,“奇迹”出现了。

塔巴莎登记的成绩是2小时55分钟39秒,然而她在半程计时点留下的时间是2小时6分钟51秒。也就是说,剩下的半程马拉松,她只用了49分钟时间就顺利完成。

在当时,半程马拉松的世界纪录也才58分钟23秒,她比世界纪录还快了近10分钟,而且还是在已经跑了21公里的情况下。而根据过往记录,她的最好成绩也不过4小时25分左右,而在2013年的一项比赛中更是用时超过6小时。

随后,赛会经过审议,取消了塔巴莎的比赛成绩。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成为作弊高发区。

奥运冠军也“搭便车”

作弊行为不仅在业余赛事中层出不穷,甚至在早期的奥运会比赛中也出现过。

在1904年的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弗雷德·洛兹第一个跑过终点,随后还和罗斯福总统的女儿合影留念,但就在准备颁奖时,观众和其他选手举报了他的作弊行为。

事实上,当洛兹跑完14.5公里后,就因为体力不支而退出了比赛,随后他搭上了自己教练的顺风车往体育场开去。约18公里后,车子半路抛锚,自感体力恢复的洛兹又下车继续往终点跑去,并最终获得了“冠军”。

真相曝光后,洛兹表示自己只是“看到观众把自己当成胜利者欢呼,想开一个玩笑”。但“玩笑”的结果就是他的金牌被赛会收回,并且遭到了禁赛处罚。

参加烟台马拉松赛的选手公超。

国内马拉松成作弊“重灾区”?

归根结底,马拉松的作弊方式无非两种,抄近路(走捷径、搭便车等)和替跑(交换号码牌、芯片等),但不幸的是,这两种方法都曾在厦门马拉松赛上上演过。

2010年,厦门马拉松就曾卷入过“集体舞弊”案,涉嫌作弊而被取消成绩的人数高达48人。

据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有的选手一个人佩戴两块甚至更多计时芯片,替人参赛。有的参赛者则费尽心机偷乘交通工具,以便获得更好的成绩,取得高考加分等利益。

而在2014年,《东南早报》等媒体又曝出了厦门马拉松赛的“接力”替跑丑闻。

当年比赛结束后,组委会将获奖选手名单在官网上进行公示,很快就接到了不少网友举报。最终组委会确定,有3名业余组选手作弊,而且都是通过“接力”完成了比赛。

而在不久前结束的烟台马拉松赛上,又再次出现了“作弊”事件,不过好在最终只是一场误会。

10月11日,选手公超以2小时52分的成绩第一个冲过终点,然而组委会却以“冲刺前选手未出现在引导车视野中”为理由剥夺了他的金牌。

随后公超通过手机跑步APP的记录以及跑友的证言等证明自己的清白。最终,组委会在复议后,确认公超的名次有效,并向其“致以诚挚的歉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