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中国前驻德大使梅兆荣:落实中德创新合作,德国无需顾虑

澎湃新闻记者 郑怡雯
2015-10-29 15:49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2015年10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外举行官方欢迎仪式,欢迎德国总理默克尔到访。视觉中国 图

10月2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开启了她的第八次中国之行,合肥将留下她的足迹,成为她到访的又一个中国城市。

默克尔的访华次数已超过其他西方元首和首脑,她的访华热情和诚意足见中德关系的热络程度,在她担任总理的10年里,德国已成为中国在欧盟的第一大合作伙伴,中国是除美国外,德国在欧洲之外的第二大出口市场。

有评论称,默克尔此访时机颇为微妙:行程紧随习近平访英之后,正值中国召开十八届五中全会。另一方面,恰逢欧洲爆发难民危机、德国大众“排气门”,面对“内忧外患”,遭遇执政挑战的默克尔也是“压力山大”。

“默克尔访华行程是在今年早些时候商定的,今年9月初爆发难民潮,默克尔政府面临严峻考验,但她仍然按照事先商定的计划访华,也显示出对中德关系的重视,值得肯定。” 中国前驻德国大使、前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梅兆荣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

中国前驻德大使梅兆荣

梅兆荣表示,默克尔此访的重点是谈经贸合作和创新合作,进一步了解中国以及就重大国际事务进行沟通和推进国际合作。在经济贸易合作方面,就其规模和深度而言,目前中德关系仍处于引领地位。

谈及中德创新合作,梅兆荣说,“耳闻德国方面似乎有一些顾虑,担心中国学习能力强、发展速度快,掌握技术后就会赶超德国,成为德国的竞争对手。”他强调,中德创新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德国无需顾虑。

德方有兴趣了解“十三五”规划

澎湃新闻:2006年至2014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先后7次访华,今年将是第八次,默克尔如此高频率的访华,有何原因?

梅兆荣:近年来,中德两国高层互访频繁。从总体上说,这显示了中德关系的高水平和热络程度。中德作为“全方位战略伙伴”,两国在经济、贸易和技术等各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德两国的合作规模大,合作领域广,合作层次高,在中欧关系中是比较突出的。

默克尔在任10年,此前已访华7次,今年是第八次。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任7年(1998-2005),共访华6次。默克尔的访华次数已超越了德国历任总理,更是创了西方国家政府首脑访华频次纪录,这反映出德国对中国、对中德关系的重视,中国对于德国在经济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默克尔访华行程是在今年早些时候商定的,今年9月初爆发难民潮,默克尔政府面临严峻考验,但她仍然按照事先商定的计划访华,也显示出对中德关系的重视,值得肯定。

澎湃新闻:默克尔此次访华的重点是?

梅兆荣:我想主要是三个方面。首先是谈经贸合作和创新合作。德国一直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对于德国来说,中国是一个巨大、重要的市场,比如:德国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售量超过在德国本土的销售量;据我了解,目前在华德企有8000余家,其中80%以上的企业是赢利的。近年来,中德两国之间签订了一系列经贸合作协议,两国在经济技术领域具有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潜力。

今年是“中德创新合作年”,“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也是中德在经济和工业领域的创新重点,两国已在这方面达成共识,进一步落实“创新合作”应是默克尔此访的重点之一。

第二,进一步了解中国。中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由于国内外多方面原因,中国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近日正值中国召开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十三五”计划大政方针,进一步了解中国下一步改革和发展计划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形势应是德方兴趣所在。个人认为,中国处于转型期,未来中国经济将会步入新台阶,这对于德国来说也是好事。

需要指出的是,有一些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比较负面,相对于两国经济贸易技术合作水平,德方对中方的理解是滞后的,这更需要德方进一步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减少偏见和误解。从这一层面来说,这次访问也是很有意义的。

第三,就重大国际事务进行沟通和推进国际合作。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参与度不断增多,中德两国在国际事务上有经常性的沟通与合作。此次默克尔访华,也会同中方就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沟通,交换看法,促进合作。

“欧盟是整体,不能分割来看”

澎湃新闻:有外媒称,英国目前推出的与中国关系的“黄金时代”是与德国的直接竞争,此次默克尔访华,也是同其它欧洲国家在“竞争”中国,在“讨好”中国,如何看待这类说法?

梅兆荣: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增长,西方国家希望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市场获益,取得更多的经贸“大单”,谋取实惠,为此对中国说些好话是可以理解的。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欧盟是一个整体,不能把欧盟各国分割开来,欧盟成员国之间可能有某种竞争关系,但对我们中国来说,无论是欧盟哪一个国家,只要是在平等基础上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我们都欢迎。有人揣测中国“分裂”欧盟,那是无稽之谈。

澎湃新闻:事实上,欧盟内部各国确实在“你追我赶”地同中国寻求合作,比如“中德关系引领中欧关系”的说法被如今“中英关系引领中欧关系”所替代,您认同吗?

梅兆荣:我认为,在经济贸易合作方面,就其规模和深度而言,目前中德关系仍处于引领地位。因为中德两国在经济合作的规模、广度和深度仍超过英国、法国,其他欧盟国家更是无法匹及。当然,我们欢迎其他欧盟成员国在同中国合作方面赶超德国。

落实“中德创新合作”,德国需消除顾虑

澎湃新闻:“创新”是默克尔此访的重点议题,今年是“中德创新合作年”,中德之间如何进一步加强“创新合作”?其中又有哪些顾虑?

梅兆荣:关于建立“创新合作伙伴关系”,中德两国已在原则上达成共识。去年,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的主要成果之一,是落实习主席访德时达成的原则共识,即双方发表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这一《纲要》的核心思想就是中德两国共同塑造创新,建立一个创新合作伙伴关系。

今年是“中德创新合作年”,如何真正落实中德双方的“创新合作”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的课题。在落实“创新合作”的过程中,双方在大方向上没有变,但进展速度有待加快,耳闻德国方面似乎有一些顾虑,担心中国学习能力强、发展速度快,掌握技术后就会赶超德国,成为德国的竞争对手。事实上,中德创新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德国方面需要积极消除顾虑,增强德国的积极性。

澎湃新闻:“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对接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梅兆荣:是的,“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是落实中德创新合作的重点之一。“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以科学技术来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驱动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可以看作是中国版的“工业4.0”计划。两者有相似度和共同性。“工业4.0”对于中德未来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中德两国政府也为企业参与该进程提供政策支持,这些内容在去年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有提及。

不过,仍然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落实问题,中德仍需要不断努力,积极推动合作进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