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卢嘉锡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曾被评全国劳动模范

新华网
2015-10-30 19:27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新华网北京10月30日消息,纪念卢嘉锡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10月30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座谈会,并在会前会见了卢嘉锡同志亲属。

卢嘉锡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七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在座谈会上追思了卢嘉锡同志光辉的一生,强调要学习他一生致力国家振兴的使命担当、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克己奉公的崇高境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主持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等出席座谈会并发言。

附:在纪念卢嘉锡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5年10月30日 孙春兰)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卢嘉锡同志诞辰100周年,追思他的光辉一生,学习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

卢嘉锡同志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科学家。卢嘉锡同志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一个台湾籍塾师世家,在青少年时期,目睹国家积贫积弱和外敌入侵,怀着科学救国的信念和留学报国的志向,踏上赴英美求学之路,仅用两年时间便获得伦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开始在国际科技界崭露头角。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支持下,卢嘉锡同志创建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最早在国际上提出结构化学“福州模型”,推动我国结构化学研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我国现代物理化学尤其是结构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为我国化学研究跻身世界前列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赢得了国际声誉。1988年,卢嘉锡同志被任命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成为担任这一职务的第一位中国人。

卢嘉锡同志是著名的教育家。他深知科学的基础在教育,提出“兴国大计、教育为本”,并满腔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一生以“教书匠”自豪。在厦门大学期间,他先后担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副教务长、副校长等不同职务,全力推动学校各方面建设,在国内高校中首次招收以结构化学为主的物理化学研究生,为厦门大学成为全国重点综合大学作出重要贡献。他参与筹建福州大学,担任副校长,竭尽全力,百事躬亲,为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奠定重要基础。在他多年精心培育下,我国化学领域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基础扎实、训练有素的科研队伍,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骨干,许多人成为有相当成就的学术领导和学术带头人。卢嘉锡同志在化学教育上的贡献直接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堪称桃李满天下的一代宗师。

卢嘉锡同志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参政议政,大力倡导确立“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即使年登耄耋之时,只要身体允许每年都进行大型科技咨询,致力科教扶贫。他利用作为台胞的特殊身份,通过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广泛接触台湾各界人士,增进感情,宣传政策,为推进祖国统一奔走努力。他凭借自身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影响力,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为提升我国在世界科技界的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卢嘉锡同志是德高望重的民主党派领导人。1953年,卢嘉锡同志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曾担任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他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多党合作事业,对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号召农工党党员以主人翁态度,发挥科技专长,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开展智力支边,致力社会服务,带领农工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卢嘉锡同志一生以科技和教育兴国为己任,为我国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力,作出突出贡献。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我国今后5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需要我们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学习和弘扬卢嘉锡同志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学习卢嘉锡同志一生致力国家振兴的使命担当。卢嘉锡同志出国留学前郑重立下誓言:从事教育和科学研究,报效祖国!1946年,卢嘉锡同志放弃国外优越的待遇和科研条件,满腔热忱回到祖国,从此与祖国休戚与共、再也没有离开过。他一生的信条是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最大的宏愿就是在世界科学的前沿阵地多插几面五星红旗。卢嘉锡同志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中国知识分子的根也只有深深地扎在中国这块广阔肥沃的土壤中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要学习卢嘉锡同志,把爱国情怀和聪明才智转化为报效国家的行动,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踏实工作,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早日实现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要学习卢嘉锡同志一生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卢嘉锡同志始终认为,科学研究应该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创新道路,“不能让人家牵着鼻子走,要显示出自己的本领”。对卢嘉锡同志来说,学术上的创新,是事业发展的“生命源”。即使担任国家领导职务后,他也依然保持科学家的本色,承担大量科研任务,研究最前沿的学术科技。卢嘉锡同志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跻身世界科学前沿,摘取科学王冠上的明珠。“我欲抚苍穹”,是他不断超越的生动写照。

我们要学习卢嘉锡同志,把创新作为价值追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敢于探索、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充分激发包括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创造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要学习卢嘉锡同志一生克己奉公的崇高境界。卢嘉锡同志从不计较功名利禄,曾幽默地说自己头衔太多,要“卖帽子”,以集中精力搞好主要工作。他不尚空谈,行必求实,既是一位享有盛名的科学家,又是一位各界公认的实干家,了解卢嘉锡同志的人都知道,他一生心里装的,有国家、有学生、有他人,却很少有自己。

我们要学习卢嘉锡同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私观、是非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崇廉拒腐,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自觉做到心中有国家、有社会、有人民。

要学习卢嘉锡同志一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信念。卢嘉锡同志亲眼目睹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腐败,也看到新中国欣欣向荣的崭新气象,深刻感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科学报国之志。他曾借用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周公对我情”,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情感。“跟共产党走”成为他毕生的信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风浪从未改变。

我们要学习卢嘉锡同志,把老一辈民主党派领导人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充分发挥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优势,巩固发展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共同奋斗,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31日06版)

卢嘉锡简历

卢嘉锡,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和科技组织领导者,对中国原子簇化学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1915年10月26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祖籍台湾省台南市。1895年甲午战争后,因愤于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其曾祖卢立轩携家迁居厦门。父卢东启(字霞村),设塾授徒,家境清寒。卢嘉锡幼时随父读书,他禀赋甚高,父母寄予厚望,渊源家学,因而诗词颇有根底,并擅长对联。

卢嘉锡于1926年上过一年公立小学,1927年后相继在厦门育才学社和大同中学初中就读过一年半,1928年秋考入厦门大学预科,时年13岁。1930年进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34年毕业,同时修毕数学系主要课程。大学期间曾担任校化学会会长和算学会副会长,毕业后留校任化学系助教三年,同时兼任中学数学及英文教员。

1939年,获伦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

1939年8月—1943年12月,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客座研究人员。

1944年1月—1944年12月,任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马里兰州研究室化学研究员。

1945年1月—1945年11月,任美国加州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员。

1946—1960年,任厦门大学化学教授,并历任该校化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副教务长、研究部副部长、部长、校长助理、副校长。

1947—1948年,两度应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1958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三届委员会副主席、第四届委员会荣誉委员。

1960—1980年,任福州大学教授、副校长,同时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1981年5月— 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主席团主席、成员。

1978—1994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二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第二十二届和二十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84年— 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1985年— 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8年当选为该院副院长。

1987年— 被聘为比利时皇家科学文学与美术院外籍院士。

2001年6月4日,卢嘉锡在福州病逝,终年86岁。

卢嘉锡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九届中央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届中央主席,中共福建省委委员,曾被评为1979年全国劳动模范。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简历来源:厦门大学官网、光明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