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朱志远:要让创新惠及大众

澎湃新闻记者 王心馨 实习生 许凯 丁锐
2015-10-31 14:31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写在前面

第27届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将于11月1日举行。今年咨询会议的主题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每年的主题都各有不同,但都能切合时下最重要的任务,比如今年是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去年是聚焦自贸区,前年是探讨城市软实力。

对于科创中心的建设,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朱志远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我们期待创建一个很好的创新环境。这要成为整个城市文化理念的共识,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通过科创中心的建设,把科技创新与转化的环节解决好,通道打通,让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大众。”。

从今年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参加企业名单中可以发现,参会企业多为跨国公司巨头。

朱志远认为,这些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寻求更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变革自己,创新管理模式。对于上海来说,这都是宝贵的经验。

那么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意味着什么,上海现在的创新环境如何?带着这些问题,在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前夕,澎湃新闻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朱志远,来和大家一起讨论、点评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相关话题。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朱志远。东方网 图

以下为澎湃新闻与朱志远院长的采访实录:

澎湃新闻:如何让科学技术与上海本土公司产品、设计、用途更好的有机结合起来,中国制造2025对于上海来说意味着什么?

朱志远:这是上海值得思考的问题,很多技术的运用仅仅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方面。如何把知识转换成生存力方面,我认为有两点,首先是要建立制造业的生态系统,将科技创新和上海的制造业再发展联系起来。第二,中国和上海传统的制造业未来要与信息化、智能化融合,才能提升水平。

澎湃新闻:创新,人才是关键,要留住高端人才,上海有哪些措施?

朱志远:创新能力的激发,企业的研发,要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持,构建上海的创新生态系统。其中创新系统有三个环节,企业创新、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以及世界级的研发设施。

我觉得上海科创中心未来就提供这样的平台。

澎湃新闻:参加过这么多次的市长咨询会议,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感受如何?

朱志远:市长咨询会议的主题每次都会改变,切合上海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目标,对上海很有意义。今年是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去年是自贸区,前年是城市软实力。今年市委市政府推出了科创中心22条,后续的实施环节也需要汲取国际专家或高手的意见或建议。目前我们要在总体框架和任务的基础上,创新机制把工作落地。所以,回想这两年的主题,都是很符合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的。

澎湃新闻:创新不是说建设就能建设的,上海现在的创新环境已经成熟了吗?

朱志远:我们期待创建一个很好的创新环境。这要成为整个城市文化理念的共识,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我们常常会讨论上海与北京、深圳在科技创新模式上的差异。我认为上海科技创新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在创新模式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深圳创新模式是没有多少条条框框,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把年轻人的活力激发出来了。另外它在激励机制与风险投资的机制等方面比上海有活力,所以深圳会出现一批新的科技型产业,如华为、腾讯等。上海以传统大企业为主,个头上比深圳的企业要大得多,在转型发展方面面对不一样的挑战和难度。上海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应该来自于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而形成合力是关键。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强调协同、新模式理念。“22条”在这方面也着重强调了政策引导。

澎湃新闻:上海光源现在发展得怎么样?

朱志远:上海光源是国家研究平台,是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发工作提供高水平设施支撑的世界水平的公共平台。除大学和科研院所外,很多药企在这里研发产品核心技术,如筛选新药化合物。一些化工企业在此研究催化剂等。这里有许多需求导向的研究。创新是需要协同的,上海的国企、高校与科研所可以通过上海光源开展更多的交叉、协同合作研究。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设施很重要,可以为上海的高水平科技人员创新研究提供舞台。

此外,我们需要重视解决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在以色列即使是非常前沿的基础研究,也有企业关注并投入。我之前参观过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一个激光加速质子实验室,他们的研究工作已经做到世界水平了。其研究经费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企业的投入,应该算是风险投入吧。因为企业看好这项研究的潜在应用,从一开始就关注这项研究,对教授们提出他们关心的问题,而教授们把它作为自己研究课题中需要突破的目标。如此,企业与大学的实验室在共同感兴趣的具体研究方向上保持密切沟通和联系,分享着市场需求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信息,而这又得到了以色列在国家层面上有一套成熟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的保障。一旦研究成功,大学不会单独开发这项技术,而是让公司去做。我认为,这种研究与产业之间的协调机制是以色列成为全球创新性公司最多国家的重要因素之一。上海在建设科创中心的过程中需要这样一个更加协同开放的机制。

澎湃新闻:以色列很多科技公司是世界一流的,很多项目能找到投资,为什么?

朱志远:据我了解,以色列的科技企业投资来源,私人资本投资占比多,这比政府投入的资本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企业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在制度上是得到国家认可的,如这类投入是可以抵税的。此外,他们对于风险的掌控也是很富有经验的。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以色列的科技研发水平很高,不乏让投资人感兴趣的“好项目”。

澎湃新闻:很多时候,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之间是割裂的,现在这种现象在上海有没有改善?

朱志远: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欧美发达国家和我们都在做努力,相比之下他们营造的适合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已经在发挥重要作用,产生了显著的效果。而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科技创新研发与产业化各自为战的局面还没有明显的改观。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科创中心22条的政策导向是向这方面引导和鼓励的。如果措施得力,途径正确,各个创新要素能够打破藩篱,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将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澎湃新闻: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市长咨询会议为什么邀请制造业工业的巨头,与目前的互联网科技行业有什么联系?

朱志远:大家现在对互联网+都非常的看好,但是互联网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互联网作为技术手段主要为解决产业发展和生活需求中的各类问题提供新模式,如基于大数据的3D制造、以移动终端为平台的订餐和出行等。

互联网+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的概念很广,有各种各样的具体指向,如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科学创新,产品创新等,而有时候我们对它的认识比较狭隘。

例如全球制造业巨头ABB公司,其制造的产品始终不断地应用研发新的技术,包括传感器和互联网技术等。这些全球性的跨国公司,从它们长期的发展中可以看到,创新技术并运用新技术于其产品中,继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他们的发展战略。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他们一定会有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产品。这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参考的多个层面的创新视角。

澎湃新闻:科创中心和普通市民生活有什么关系?

朱志远:科创中心的最终目标是要让科技创新成为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增强我们的经济竞争力,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准。普通市民虽然不是科创中心建设直接的参与者,但最终是受益者,受惠人。科创中心最后的落脚点是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涉及方方面面。如健康产业在科创中心的布局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这和市民的关系很紧密的。上海将会面临老龄化社会的巨大挑战,像老年痴呆等疾病的治疗,需要我们通过建立从科研到技术转化,再到临床的协同创新,更加有效地加快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这些都将惠及百姓,大大降低健康保障或疾病治疗成本。

科技的创新要和企业、城市管理、公众需求结合起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案。

当前我们还是遇到了科技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满足不了国家发展需求、大众百姓小康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通过科创中心的建设,把科技创新与转化的环节解决好,通道打通,让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大众。

澎湃新闻:上海有很多跨国公司,这也是上海宝贵的资源,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怎么更好地向这些跨国企业汲取经验?

朱志远:这些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寻求更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变革自己,创新管理模式。这些对于上海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上海城市的人均资源禀赋已经到了极限,人口相当于北欧三个国家的人口。人均资源很少,发展要靠科技持续不断的创新,使城市发展更健康,更宜居。科技创新和人才的资源是上海最重要的资源,他们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