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内思想周报|如何防止留守儿童变成混混

澎湃新闻记者 贾敏
2015-11-02 09:28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湖南3少年劫杀小学女教师:留守儿童问题再成讨论焦点

10月18日,湖南省邵东县发生一起小学女教师被杀案件,3名凶手都是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且三人都是留守儿童。这一案件令社会震惊,激起热烈讨论。舆论关注的焦点除现行《刑法》中不满14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的条款是否合理之外,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问题上。

在热议声中,《共识网》28日刊登了题为“中国农村后代之殇:从留守儿童到乡村‘混混’”的文章,随即在网络上热传。此文为黄海2008年发表在《当代青年研究》杂志上的一篇以湘北贫困乡红镇的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论文。

黄海在对红镇进行田野调查后发现,在红镇,相当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乡村社会的持续转型中有发展为乡村“混混”也就是农村不良青年的可能,而由于乡村秩序失范,乡村“混混”的生态逻辑正逐渐被乡村价值系统所接纳。

但是,正如黄海在论文的调研说明部分中所说,该文发现和描述的留守儿童与乡村“混混”的关联并不带有普适性,而是一个个别案例。中国农村内部差异巨大,地理环境、人口资源情况、经济发展程度各异,红镇的情况并不具有代表性,留守儿童也绝不是一个均质的群体。

6100万留守儿童并不是一个均质的群体

《经济学人》10月17日刊文指出,留守儿童是新出现的现象,因此尚无可靠证据证明这一现象会增加犯罪行为或反社会行为等等。并且,在留守儿童这一复杂社会问题中,这个群体的身心健康、教育公平都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在极端案件的新闻背景下舆论如果忽视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一味放大留守儿童和不良少年甚至少年犯之间的联系,这对于这个已经“为中国经济增长背负了过高隐形成本”的群体无疑是极大的不公和伤害。

文中援引妇联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数据,2010年中国大约有6100万17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其中刚过一半的儿童和父母一方一起生活(另一方在外地打工);2900万被交给他人抚养,以祖辈为主,但仍有600万由关系较远的亲戚或国家抚养;还有200万儿童自食其力。

留守儿童在许多方面深受伤害。为了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较大规模的寄宿学校取代了原来的乡村学校,很多留守儿童在离家很远的寄宿学校上学,占到了这些学校中学生总数的60%。非政府组织“家庭生长”(growing home)今年的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更加内向,更易被欺负,焦虑和沮丧的情况显著高于其他同学。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农村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身体状况上差别不大,但在心理发展、社会功能以及学业表现上明显落后。留守儿童也更易遭受性侵以及其他形式的虐待。

理论上,外出务工的农村父母可以带着孩子一同前往打工的城市,但这并不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2010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有3600万儿童随进城务工的父母前往城市生活。但由于城乡分治的现实,流动儿童的受教育、医疗等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他们的父母往往没有时间照看他们,因此他们的被忽视程度可能与留守儿童并无二致。

贺雪峰:农村何以保持秩序?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共识网先后转载了贺雪峰发表在《北京日报》上的《农村何以保持秩序?》一文。

在城市化潮流下,大量农村人口脱离土地进城务工经商,贺雪峰此文试图回答在资源不断流出的背景下农村为何仍然得以保持基本秩序这一问题。

贺雪峰依据调查指出,当前农业地区主要有四种代表性农户:进城户(占10%左右)、半工半耕户(占70%)、中间农民户(占10%)以及老弱病残户(占10%)。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农村最大的改变是农民进城,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形。第一种是农民通过考大学或务工经商,有稳定就业与收入来源,真正可以在城市买房安居的进城,这一类进城农民就是约占10%的进城户;第二种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家中年老的父母仍然留村务农,形成“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家庭,这类“半进城”的家庭在农村地区占到70%,成为当前农村最为基本且不稳定的结构。

农村中的第三种结构性力量是因种种原因没有进城而是留村务农的青壮年及其家庭。由于只种自家承包的责任田收入太少,年富力强的年轻夫妇往往通过流转外出务工农户的耕地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或通过农村副业、当村干部等途径,获得不低于外出务工的收入,这个群体就成为村庄结构中的“中坚农民”。

第四种农户是既无进城务工的年轻劳力,有无在农村获取额外收入的老弱病残户,是农村真正的弱势群体。

在当前的农村社会结构中,留在村庄中的人群实际上分为两类:中坚农民和老弱病残,后者包括半工半耕户中留村务农的年老父母和未成年儿童。老弱病残的农户占绝对多数,但中间农民处在关键性的位置。正是“中坚农民+老弱病残”这一结构在农村资源流出的背景下保证了农村社会的基本秩序。

只有中国人会蹲着吗?蹲姿为什么受歧视

中国人的蹲姿在社交网络上被称作“亚洲蹲”

日前,“壹读”公众号发布一篇题为“只有中国人会蹲着吗”的科普文,文章视角贴近生活,观点新奇有趣且颇可回味,因此在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该文针对网络上新近出现的认为“中国人特别喜欢蹲这种姿势”的论调,剖析了蹲这个姿势为何被视为不雅、其背后的文化心理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蹲”的情况。

中国人这种身体前倾、脚跟着地的蹲姿在社交网络上被称作“亚洲蹲”(the Asian squat),据说白种人很难做出这一动作。蹲,两腿弯曲如坐,臀部不着地,本是一个原始、本能的休息姿态,文章作者刘十九指出,这种姿势之所以被视为不雅,大概是因为这种动作类似排泄。

古代中国人也不觉得蹲是一种优雅的姿态,认为只有没有礼数的“野人”“夷狄”才会堂而皇之地蹲着,比如《周书》有“狄人……蹲踞无节”,《后汉书》也说:“夫戎狄者,四方之异气也。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别。”而在古代欧洲,贵族们可以坐着完成生理代谢的场所,蹲着排泄被认为是只有粗野的穷人会做的事。

除了排泄的联想,“蹲”的姿势被普遍歧视的原因,是因为贫富分化。没有房屋或无力置办家具的穷人在需要休息时要么坐在地上,要么只能蹲着,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蹲着的习惯在中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南方地区比较少见,而在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北方更多地保存下来。

虽然蹲被一些外国人认为是亚洲甚至中国特色,但事实上蹲着并不是东亚人民的专利。印度人和俄罗斯人也十分擅长蹲着。“俄罗斯蹲客”名声在外,他们的蹲资被称为“斯拉夫蹲”(Slavsquat)。

甚至自诩无法完成蹲这一动作的美国人,在1950年代末期,也曾经是蹲的爱好者。据说这种姿势来自印第安人,南方的大学生们推广了这种姿势,他们蹲着读书、聚会、吃东西。由于这种姿态容易让人感觉轻松友善,当时的媒体称之为“友善蹲”(sociable squatting)。

尽管这阵莫名兴起的风潮很快就结束了,但这段历史足以说明,所谓蹲是中国人独特的习惯,西方人不能蹲着的说法,只是一种现代生活带来的错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