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铀都”往事:探访中国最大铀矿地质队老基地

澎湃新闻记者 李丹
2015-11-12 09:28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如果把中国两弹一艇的成功和核电站的耸立比作一部雄浑的交响乐,那么核地质就是其中最具光彩的第一乐章。而在谱写这最具光彩的第一乐章中,核工业二六一大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央视专题片《金色地平线》这么说。

然而今天,作为中国曾经最大的铀矿发现者、高度保密的军管单位、地图上一个不存在的地点、全国最大的地质队,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一大队老基地何止满面灰尘,所谓的“铀都”成为“废都”,在机密被揭开之际无法挽回颓势,集体搬迁后留下一座荒凉的空城,默默见证二六一过往的付出。这里鲜为人知,是新中国核工业发展史浓缩的遗迹,山中封闭的地质队飞地,一个失落的集体主义之梦。

作为历史上最神秘的单位之一,二六一大队曾经只是“78号信箱”。外界寄信只能寄到江西省乐安县78号信箱,而78是很靠前的数字。 

本文摄影 澎湃新闻记者 李丹
老基地中,“地质勘查功勋队”纪念碑的空间带着浓浓的仪式意味和荣誉感,它由相山上的一整块岩石镶嵌而成,原二机部(主管核工业,记者注)部长刘杰亲笔题名。而对面修于八十年代的人工湖已因放水捕鱼而干涸,裸露出拱桥和亭台的支架,一个流浪汉坐在湖边发呆,仿佛时光倒流。整个基地人去楼空,当成千上万的人在十多年前集体离去后,仅剩十几个人驻守,周边的农民入侵,变卖了空楼里一切可以变卖的东西。

 
根据翻拍的影像,人工湖在上世纪曾是下图的光景。

二六一大队在几十年中,为国家探明提交大、中、小型铀矿床29个,使相山从一个航测异常点发展到我国目前最大的铀矿田,功勋薄上记载着一切隐秘的功绩。

1955年,面对核竞赛,毛泽东专门开会研究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据描述,在那次会议上,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按照周恩来的嘱咐,带去了一块铀矿石标本和一台小型辐射探测仪,特地演示,当仪器触及矿石发出了“嘎嘎”的响声。

航测普查飞机开始飞在各地上空。1957年,在飞抵江西相山地区一个山头时,发现了很高的伽马异常,那居然是一个裸露出地表长达15米的矿脉,附近还富集着许多次生铀矿物,预示着这里有希望成为一个铀矿床。当年航测发现异常点后,飞机上扔石灰包,地上的人在山林中翻找石灰包,在落下的地点开始找矿。一位老工人向澎湃新闻记者描述,至今记得头顶低飞盘旋的飞机。

一切从这里开始。

大队子弟H是七零后,他们是出生在大队的一辈人,他的父亲在大队的化验室工作,H记得父亲说,当年很多同事来报到时,到了附近的城市抚州,都不知道队上在哪,打听不到。而现已年届八十的大队医院老院长张敬德告诉记者,他到南昌报到,却发现那个报到的地址根本不存在,之后有人带着辗转进入相山。他们都经受了严格的保密培训。

“从小我们只知道保密教育。外国人来了的时候,不要告诉他们我们是找矿的,哪里矿多,不能跟他们交流。”张敬德的女儿Z这么说。

最初的三四百吨设备器材,都是靠人抬肩扛从几十里外运进深山的。之后的每次挪动机器,也都是人抬。大队子弟X说:“搬家是会死人的。”

地质实物馆是堆放铀矿岩芯标本的地方,记者到时未开放,其中穿过矿脉的岩芯具有放射性。

上图是干涸的中心花坛喷水池,这里以前是平地,晚上放露天电影,两边都能看,现在大队子弟还记得他小时候大冷天拿小火炉看电影的情形,直到后来建起了电影院。

这里是老队部的中心区域,而流浪汉身后的排球场已长草,排球网仅剩布条,他的身影仿佛是飘荡在空旷老基地的一个幽灵。

在外人眼中,“铀”也是幽灵一般的角色,它不可见,又因放射性而神秘。

已经在上海生活工作的七零后子弟这么说:“我爸从来没跟我说过这个东西有多危险,我也不知道他是因为不知道,还是因为怕吓着我。”

山坡边有木条订成的箱子,上标一个骷髅头,打着叉,一米多高。Z说:“我们小伙伴们经常在那里玩,还在那里摘野果吃,从来没人跟我们说过不能靠近。现在回想起来,也不知里面放了什么,懂得画骷髅头是危险品就不会去那里玩了。”

但另一位子弟回忆,标有骷髅的“箱子”应该是存放标准源的外包装,队部只有一处,放在翻过保卫科山坡下一个专门的房子里,基地之外的工区也见到过一处,放在远离人群的山边。“见矿(指含铀,记者注)的岩芯可都是宝贝,是要在铅质储存箱专门存放的。”

老队部仍然代表着美好的旧梦。

几十年中,职工和家属的生活物资直接由国家拨付,七零后对童年吃到的稀罕蔬果、巨大西瓜印象深刻。人与人非常亲切,邻居吃饭会去夹两口菜。

 “现在想想看,这么凄惨,真的好难受。”

集体主义在这深山里是核心的原则。据统计,1990年全队义务劳动就有172次。钻机搬迁要将10吨重的钻探设备运往几百米的高山,活又脏又累,完成任务全靠义务劳动,无论刮风下雨,一听到广播通知,职工、家属立刻参加,甚至包括孩子。

不止一个从大队出来的受访者向记者表达:“跟队上的人打交道的感觉,和地方上的不一样。这种感情很难描述,也很微妙。”

他们在山里封闭的团体里出生长大,彼此之间关系密切,和地方上的关系则较疏远。队部离城市很远,完全孤悬于山沟里。最近的一个城市在一百公里以外,最近的一个小镇古城镇,步行过去需要一小时,而这个小镇,也是作为721矿的后勤基地才建成的。

电影院即礼堂,建成后每年在里面召开职工大会,一开三四天。一位老职工回忆:“那时的职工大会是真正的职工大会,对一年的工作要进行集体讨论,最后一天再进行表彰。不像后来,慢慢变成一种形式了。”

地质队的一切生活围绕的还是繁重的劳动,而仪器、机械是其中的主角。记者有幸在老车间拍下了它们的这些肖像,带着迷人的时光痕迹和机械美学。

1964年10月16日,原子弹试爆成功。二六一队老工人陈德云听到这一消息,激动得流泪,他忍着矽肺、重结核病,冲到山顶大呼。

原子弹在西北试验,而在遥远的华东深山,地质人思考矿床规律,寻找着土地深处放射性的蛛丝马迹。元素周期表里第92号元素铀,以其不可捉摸的属性在地层中躲躲闪闪,在不同岩石界面组成的立体结构框架的各个通道中聚居生息。

勘探的网格是理想的,事实上有高有低。线画在哪里,就要打在哪里,不管坡度有多陡,不管是不是悬崖峭壁。

七零后回忆:“老一辈出去很牛,走到哪里都跟接待的人说:我是二机部的,周总理亲自指挥的,非常自豪,神秘性很强,地图上也没有标。八十年代,我们上初中时,巴基斯坦过来人参观,我们开始明白:噢,我们可以为外界知道了。”

1989年,队上地质科研人员与核工业二七〇研究所合作了项目《赣杭构造火山岩成矿带铀矿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之后渐渐解密后,美国能源部的铀矿地质代表团曾来二六一队参观:“真没想到中国有这么大的铀矿田”。

甘肃的金川、四川的攀枝花、安徽的马鞍山,是由地质矿产而起的现代城市,相山却无缘带来这样的城市。虽然拥有当时周恩来批示的第一条铀矿铁路,公路也通达,区位优势带来了附近依托队部发展起来的几万人城镇——古城镇。铀矿在地方开发上并无浓重痕迹,近年来提出的“铀都”称号,令老二六一队人觉得讽刺。

当时的地质队员使用苏制FD-114仪器。这种仪器读书盒挂在胸前,像个电台,手中拿着探管,耳朵必须带着耳机才能听到脉冲声。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找矿员曾经被当地民兵当特务抓到公社。民兵把仪器当成电台,探管当成了枪。 
在上世纪,勘探时防护常不到位。炸药炸开后,洞中全是粉尘,按照安全准则应该等粉尘落定人再进去,但为了争抢劳动进度,“往往捂一块毛巾就进去了,嫌碍事时毛巾也扔了”。

一线人多短命,记者现在想找人口述,老地质却已经纷纷离世,只有后勤的老人还能述说。找了一辈子铀矿,身患多种疾病仍坚守在找矿一线的76岁老者李芳此前在《当代江西》的采访中这么说:“我还活着,还能为国家找铀,就是幸福!”,令人动容。X向记者感慨,老一辈对地矿的这种感情让年轻人也望尘莫及。

变化始于1993年前后。队上开始把设备、车辆处理掉,同一时间,国内开始了工程热,所以他们的设备卖得很有市场,或者队上的人直接转型去做工程了。

“大家四散,说句不好听的,要为以后自己的出路着想了”,X不无失落地说。

在1992年的核总司地质局工作会议上,铀矿找矿重点转向大西北,华东骤然冷却。找矿一线近1000人,加上相关部门和科室有1000多人都面临下岗。

可是就在1983年的夏天,二六一一个分队的钻探任务相当于当时西北地勘局全局的任务。

“自从1993年停产以后,很多队伍都转产改行了,地质院校纷纷改名、不再开设地质系,大队也就没有再充实过力量,今年重新找矿,就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现象”。2006年,二六一大队地调院副院长吴海水在采访中这么说。

要知道,在50年代,地质是非常红的专业,对政治和出身的要求也极高,为国家寻找矿藏是极其光荣的事情,且从事地质工作有野外补贴。

“2003年又是一个高峰,这几年活又少了。它是一个周期性的,国家上大概是出于大的政策调整的考虑吧。”老二六一人猜测。

2002年左右,队上做出整体迁往鹰潭的进城决定,把老队部整个抛在身后,成为空城。

上图是子弟们口中的“转角大楼”,有着结构精致的扶梯,上世纪八十年代被用于商店。下图是内部。“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标语显然已是改革开放后留下的印记。

老基地在废弃后也曾想过招商引资,利用土地转型成为木材厂和蘑菇养殖场,下图这幢曾经的宿舍就堆满了木材,却早已停止生产。

记者在基地管理处办公大楼遇到了书记李树伟,他管理户籍档案,大队职工家属和子弟组成一张庞杂又清晰的熟人关系网,当他记不起具体某家人的情况时,可以用手机娴熟地在数据表中查询。

对邓夏明来说,在这里担任主任是去山西奔波做工程生涯之后的一个休憩。在外的日子他身体亮红灯,生了很多病。他大学刚毕业的女儿则把回到老队部视为“度假”:“我是来看书、复习公务员考试的,这里没人吵”。

除了迁走的人和少数的留守者,还有许多子弟四散到全国。

H告诉记者,有一种类似精神洁癖的感觉,导致自己到地方上生活后,不太容易适应。

“封闭的环境其实也有负面的影响,比如眼界、见识方面都有欠缺。离开地质队,可以看到很广阔的世界,不仅父母清楚,当时我们也很清楚。但是从感情上说,确实很难接受的。”

上图是宿舍区居民楼,已成一片空城,楼房整体结构完好,但空无一人,出现了农民扛着锄头穿过寂静小区的荒诞画面,农民拆卸了楼里一切可以卖钱的物件,包括楼梯扶手。

久未回到老队部、已在抚州生活的邓志长带我来到他曾经的家,在空荡的房间里向我指点哪个位置原来摆着柜子,哪里摆着床。楼房建于八十年代,再之前是半砖半泥的平房。他们享受这个家也不过几年的时间便废弃了。“这个窗帘架是当年专门找人做的,居然还在。”

邓志长家的厨房和厕所如今的模样,令人伤感。

鹰潭楼房分批建好,整体分批搬过去。不过几年的时间,就全部搬走了,搬迁基本集中在一年时间。“那时候今天这个明天那个搬,每天看着有人装车。”

有些人退休回原籍,结果生活不习惯,又回来了。在队上生活了几十年,回去和老家人的没话说。于是让队上安排房子,因为这种情况,后面又陆续建了几座楼。

偌大的学校已改为驾校,但黑板上还留着过去的板报。
老基地还残留着一家小诊所,上图中是医生,一个老二六一队人在带着小女孩输液,问他现在在老队部做什么,只说“玩”。十年前,二六一队部的医院也随着一起搬到了鹰潭。

1958年建队时,医务人员很多是由核工业部陆续从全国各地医学院校毕业分配而来。最初,由于二六一对属于保密单位,不与地方发生关系,地方卫生局不管,主管上级也没有相关人员管,医务所成为无人管的孤儿。

一直到后来发展成大医院,所有手术都能开展,因为地处深山,出现急病重症送都没地方送。

张敬德老院长告诉记者,他工作时曾经参与了华东地质局安防卫生处的“铀矿地质作业人员血液学、免疫学及内分泌学指标的调查”等科研项目,结论是铀矿石对找矿石的地质人员、钻探工人等地质队的工作人员影响较小,有别于浓缩铀的危害。

但放射性粉尘粘染、持续照射似乎还是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有人告诉记者,二六一队的癌症发病率比其他行业相对更高,特别是在工区工作的。后来地质勘探任务减少,上野外工区的人减少了,新一代的癌症发病率少了很多。

二六一队新队部坐落于鹰潭市新区,与周边的农田一墙之隔。新区的办公楼和住宅区连在一起,一块复制版的“地质勘查功勋队”纪念碑挺立其中,还建有门球场、健身场、蓝、排球场、活动室等,闲时各自娱乐。社区中老人很多,记者来到时,空荡的麻将室只有两桌在打,X说刚搬来时每天坐满了人,后来有人陆续离世。

队上的人坦然接受着命运的安排,有些下岗的职工在市区重新找了工作,有些继续在队上工作,甚至还有第三代子弟分回来上班,算是接过祖、父辈的担子。在新区,人们还像过去一样,邻里之间互帮互助。

二六一队在鹰潭尝试了金刚石加工和机械厂两个项目,都不甚成功。现在加工金刚石的车间和设备还堆放在社区内,窗帘拉着,像一个掩藏的不去触碰的旧痛,透过破损的玻璃从一角可以窥到里面的仪器,那是九十年代的仪器,古老的仪表盘,至今无人处置。

在“保军转民”的战略下,不得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队里先后以合作、参股的方式在南昌成立了“江西昌大瑞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西省核工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社会各界合作勘查,开发包括铜矿在内的多种金属矿产。因与地质沾边,大队的路桥公司发展得很好,是原来搞地质的一些人员、设备,他们走南闯北创造了很多效益。

现在大队的发展方向走向日常和民用,包括房屋地基结构勘探、危险边坡护理,褪去了神秘光晕,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时过境迁,老基地更多存在于人们的回忆里,二六一队的新生活以新队部为基点继续向前。毕竟“高新技术、房地产、地矿开发和现代服务业”都是新的方向。在新世纪,“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而四散在全国的二六一子弟,彼此之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纽带。

H在上海做媒体,S在上海做医生,之前两人并不相识,大约在七八年前在上海认识的。之后,只要有二六一队的人来找S,无论看病还是同学聚会,他一定会连同H一起请客,而H必然到场。他们之间有种类似血缘关系的感情。

“这与离乡不一样,很少人会说自己老家就是二六一队的,但是那里提供的确实是某种精神上的寄托。”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