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诺贝尔奖得主家的育儿经:奖出孩子的动力和热情

赵信敏
2015-11-23 16:45
来源:澎湃新闻
亲子学堂 >
字号

当我们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后,孩子仍然需要一些力量来推动他们去培养好习惯、改变坏习惯。而有创意有智慧的奖励方法,其实可以成为推动孩子行动的一种力量。

希勒家的老照片。据希勒夫人讲,大儿子太犟,成为了她写这本书的初衷,她希望能鼓励自己不断想出更多更积极的育儿方法。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让你的孩子能够养成他好好刷牙的习惯,除了勉强自己万般温柔地请求TA刷牙,摆出专家姿态条理清晰地讲解不刷牙的坏处、做出牙虫在嘴里做窝的可怕威吓、以及硬性规定不刷不准上床睡觉外,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实施?
《奖励出好孩子》这本书的作者希勒夫人在这方面颇有一些建树。等等,奖励?!我们也用奖励哦,比如贴纸、比如小礼物,可是成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啊?那还请您稍安勿躁,希勒夫人的奖励法可与一般父母的方法相差很远,而这种奖励法据说能够极大地激发出孩子们行动的动力和热情。

这本书的作者是罗伯特·希勒的夫人,罗伯特是耶鲁大学经济系著名教授,因“资产价格实证分析方面的贡献”获得过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妻子希勒夫人是一位心理学博士,从事的是儿童心理及家庭心理治疗。这对夫妇崇尚“奖励式”育儿方式,据说他们使用这种方法把超不爱学习的两个儿子都送进了常青藤。对这样的奖励式育儿法,你是不是也很好奇?


一个刷牙的小故事


先来看看希勒夫人是怎么帮助不愿意刷牙的三岁小女孩萨拉的。


首先,她跟小女孩好好地谈了一谈,告诉她刷牙的必要性。然后带着萨拉去商店选一把最喜欢的颜色的牙刷,然后给这把牙刷制作一个贴纸,主题是:“为帮助小猫而刷牙”!萨拉特别喜欢猫,每次刷牙后,都可以得到一张食物贴纸放在猫咪的餐盘里,从糖果到汉堡,萨拉可以为她起名的这只猫赢得各式各样的食物,妈妈还就此鼓励萨拉给猫咪喂一些有利于牙齿健康的食物。


当萨拉对喂猫贴纸渐渐失去兴趣后,“快乐礼券”计划闪亮登场。每次刷牙后,萨拉都可以得到一张礼券,礼券可以放在她自己装饰的白色小盒子里;而后是流行的珠链子。萨拉拿到一小串珠链作为方案的开始,每天晚上刷完牙后,她可以选一颗新珠子加在链子上,并最终把珠子串成一长条,直到足够做成项链。


再后来是“活动奖励方案”。希勒夫人把萨拉喜欢的活动写在表格中,并剪成一张张小细条,每次刷牙后,萨拉可以抽出纸条,上面写着母女俩可以一起做的特别活动,比如学习一种新的舞蹈,让妈妈唱一首她最喜欢的歌等等。


没有过太久,萨拉已经不需要再在刷牙的事情上多费唇舌了,因为刷牙成了习惯。


如此看来,跟作者的奖励计划相比,我们这些想用几张贴纸或者随便一个小小允诺就解决问题的做法,是不是过于简单、粗暴,且脱离现实?


但是,使用奖励这种办法,是不是意味着孩子和动物没有差异性,孩子的内心想法不重要?当然不是。我们的孩子不是动物园里的小动物,我们也不是喂肉的饲养员。使用奖励这个办法,只是因为,当我们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后,孩子仍然需要一些力量来推动他们去培养好习惯、改变坏习惯。而有创意有智慧的奖励方法,其实可以成为推动孩子行动的一种力量。


儿子6岁时,希勒夫人制定了一个奖励计划,鼓励他在自己的床上睡觉。这份藏宝图让孩子能够有寻找小奖励的欣喜。
在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用贴纸来奖励孩子学习规则的例子。4岁的小男孩埃里很喜欢恐龙,当他要抢玩具时,妈妈就会在旁边提醒“记得恐龙贴纸”。在获得恐龙贴纸的过程中,这个小男孩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冲动。

奖励很可能滋生孩子之间的攀比心理。如果家里有几个孩子,不妨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比如制作一个合作奖励计划,这个“蓝湖图”包含了2个孩子的奖励项目。


奖励孩子的核心要素


如果你也想学习希勒夫人的奖励计划,这几个核心要素必须要掌握:


1.最理想的奖励不是你给予的,而是孩子在想让自己感觉更好的愿望驱使下理解并努力获得的。所以你必须创造一个让TA很容易预见、设想并选择为之努力的好结果,这样就能把奖励内化为行为本身。记住,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生活的主宰,是人生之船的船长(可不是么?我们怎么都忘了这点呢?),是让奖励发挥效力的扩大器。


2.只有当你要孩子做的事情在他的发展能力之内的时候,奖励计划才会成功。奖励计划也不是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孩子的身体和大脑的发展与慢慢成熟,进行调整。因此,考虑孩子的所处发展阶段以及性格特征,与孩子一同设定现实而可调整的目标并遵从这个目标坚持执行,非常重要。


3.长期的批评和持续的负面评价以及体罚,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并抗拒父母试图给予的教育与培养,在奖励计划中,父母应该强调良好的表现,对于负面的糟糕表现可以进行标记,但是,最终还是考虑总体的进步。


4.绝对不要在孩子刚犯错误的时候引入“奖励方案”,因为这样会让他们以为只有错误的行为最后才能得到奖励,为了停止糟糕的表现行为而给予物质奖励是典型的贿赂。正确的奖励应该和成熟的行为联系在一起,而且,通过选择不是物质的东西作为奖品——比如看一场电影,自主选择一次旅行目的地等;并把与父母一同度过的时光也作为奖励考虑进去;需要非常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是需要忍受非常不舒服的事情才会得到特别大的奖励,这些小Tips可以避免家长陷入物质至上的奖励陷阱。


5.父母和孩子共同签署的“合约”,阐明了各种规定和奖励的结果,能够满足“奖励方案”对参与双方责任心的要求,它能够“烘托出严肃的气氛”并“减少纠纷”。


6、最后,一定要记住,孩子在不断变化与成长,奖励计划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进行调整,这点不仅仅适用于不同的行为,也适用于同一个行为。


希勒夫人尤其想提醒大家的是,不要让奖励变成了收买和贿赂。“奖励和收买,就如同我们常说的天才与疯子之间的距离一样,需要特别认真地把握。”希勒夫妇对此做了解释。一个简单的例子,父母带着孩子逛超市,孩子不停地哭闹。此时,妈妈说,“如果你停止哭闹,我就给你买好东西”。“这就是收买,而非奖励。”希勒夫人认为,按照他们理解的正确的“奖励”教育应该是,在进入到超市以前,你就对孩子说,“如果你在购物车上坐好,不哭不闹,你就会得到奖励,我们可以在回家路上顺便去趟公园玩。”

​​更多专业亲子内容,请关注本栏目微信号:qinzixuetang-xinli

或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