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华社追问“东北污染”:供暖年年搞,怎么今年雾霾特别重?

新华网
2015-11-10 22:41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编者按】

东北重度雾霾持续数日,预测11月14日前很难消散。

新华社11月10日刊发时评《防霾治霾须痛下决心》,提出面对红红的雾霾爆表图,我们已经没有时间犹豫,须痛下决心,拿出实招,各方出力,久久为功。

文章连续发问,供暖年年都搞,怎么今年雾霾特别严重,是环保措施没跟上还是燃煤不过关?应急预案在各个环节究竟存有哪些梗阻导致不能有效执行?东北地区为何不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面对这呼吸之痛,在雾霾成因分析上,我们能否更精细些,有针对性地寻找治理良方;在应急预案制定方面,能否更有操作性,更易于落实;于每个公民而言,能否从身边事做起,多点绿色出行?

以下为全文:

2015年11月8日,沈阳,市民带着防毒面具出行。视觉中国 图

重度雾霾天气持续多日,仍滞留在东北。环保和气象部门预测,到11月14日前很难消散。面对红红的雾霾爆表图,我们已经没有时间犹豫,须痛下决心,拿出实招,各方出力,久久为功。

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有关部门分析认为,此次严重雾霾成因有三方面:一是冬季的采暖及秸秆焚烧;二是近期冷空气势力弱,不利于雾霾消散,加上近期降水过程使地面相对湿度较大,有利于雾的形成;三是区域性污染物的扩散。

谁是主因,有待权威部门作出进一步的科学认定。但秸秆焚烧年复一年,如此严控为何仍难禁绝?供暖年年都搞,怎么今年雾霾特别严重,是环保措施没跟上还是燃煤不过关?应急预案在各个环节究竟存有哪些梗阻导致不能有效执行?东北地区为何不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面对这呼吸之痛,在雾霾成因分析上,我们能否更精细些,有针对性地寻找治理良方;在应急预案制定方面,能否更有操作性,更易于落实;于每个公民而言,能否从身边事做起,多点绿色出行?

治霾非一日之功,但须始于足下。加快调整经济和能源结构,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才是治本之策。我们需谨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切不可因几天后风来霾散,蓝天重现,就把该记住的遗忘了,把该落实的又搁置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