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蒋百里全集》出版:国共领袖欣赏的民国军神

谭徐锋
2015-11-13 17:07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编者按】蒋百里是民国年间重要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至今还流传着种种关于他的轶闻和神话。最近,《蒋百里全集》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煌煌八大卷,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蒋百里其人。经该书主编谭徐锋先生授权,澎湃新闻转载《全集》“出版前言”(小标题系编者所拟),与读者分享。

蒋百里(本文图片由谭徐锋提供)

蒋百里其人

蒋百里,名方震,乳名福,号飞生、余一,晚年号澹宁,以字行,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人,生于1882年,今年是蒋氏一百三十三周年诞辰。

蒋百里自幼家贫,十三岁时父亲去世,与寡母相依为命,为人至孝,曾有割臂疗母之举,联系到执掌保定军校之时的愤而自戕,其壮怀激烈可见一斑。自幼聪慧过人,为学以博洽著称,深得同乡名儒与父母官赏识,得以进学成为秀才。后入浙江求是书院,因涉及反清言论,被迫赴日留学。

蒋百里生长于海宁,钱塘江潮每每鼓荡而过,气吞山河,沛然莫之能御,少年时代的蒋百里一定对此记忆深刻,以致日后留学东瀛时期,创办《浙江潮》,在其主拟之发刊词中对此再三致意。这一唐宋以来文人骚客笔下的惊世奇观,隐隐中似已深深印入浙人蒋百里的心魄。

甲午中日之战中国惨败,帝国的创深痛巨,演化为少年蒋百里的沉痛记忆,常手捧《普天忠愤集》,读至伤心处,放声痛哭,泪如雨下,立誓为国效命,掀起学习外国的雄心。留学日本期间,因目睹国家贫弱,蒋百里设法进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与蔡锷、张孝准等人先后同学,因志行坚卓,学业优异,毕业时名列前茅。后归国效力,不久又远赴德国学习陆军,扬名异国,深受德方军事统帅击赏。经过在当时陆军强国日本、德国十余年的磨练,蒋百里已经成为一位视野开阔、素养超群的杰出军官。

留日期间,蒋百里在精习军事学术之外,积极参与留日学生的社会活动,主持著名革命刊物《浙江潮》风行一时。归国后投身新军,为革命奔走效命,堪称辛亥革命之元勋。当时的云南都督蔡锷以蒋百里“留学东西洋十余年,品行、学术、经验、资望为东西洋留学生冠,亟应罗致,以餍海内之望”,向孙中山、黄兴全力举荐蒋氏出任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谋部总长或其他重要军事要职。

民国肇建,蒋百里投身军队建设,出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作育英才无数。1916年袁世凯甘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置共和于不顾,公然称帝,蒋百里与梁启超蔡锷师徒奋而讨袁,作为反袁势力的骨干,对护国运动的成功居功至伟。

五四运动时期,蒋氏追随梁启超,为新文化运动之落实与新生努力,积极发表言论,参与社会改造,举凡政论、文学、翻译,皆有创见,被誉为中国现代文艺复兴式之杰出人物。

五四运动至抗战爆发之间,蒋百里先后出任吴佩孚、孙传芳总参谋长,北伐后襄助唐生智实现蒋氏心目中的“新湘军”,多所筹划,只是由于当政者未从善如流,一一化为泡影。助唐生智起兵反对蒋介石失利之后,蒋百里受牵连入狱,只是由于其保定系领袖的角色,俨然一身系天下保定系之向背,所以才被蒋介石豁免,仅幽禁其数年。壮志满怀的蒋百里,在华年消逝之余,以抄佛经度日。一心以国家总参谋长自期的蒋百里,出狱后自号“澹宁”,内心之郁结可想而知。

不过,剑胆琴心所萃,作为军人的蒋百里,其以身许国的热情犹如一座沉积已久的火山。一旦日寇的全面侵华来临,蒋百里便一跃而起,以往的个人恩怨早已置身事外。

作为国民政府元首特使,蒋百里曾出访德国与意大利,竭力争取军事援助,一定程度上延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自华北形势危急以来,蒋百里以其对日本之深入了解,全力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国家抗战战略建言无数,在在皆堪称金玉良言,既切合实际,又高瞻远瞩,其所著《国防论》一书为国共两党军政领袖公认为战略巨作,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曾指示郭化若对其进行研读。与此同时,蒋氏还就日本之国民性与国情做深入研究,所著《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发行数十万册,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激情。蒋百里在1938年前后发表近百次公开演说,为全国各界分析时势,揭露日寇之外强中干,不少演说脍炙人口。

《日本人》

蒋百里晚年,临危受命,代蒋介石主持陆军大学事务,在竭尽心力之后,于赴任途中病逝。病逝当天,还在为陆军大学的未来殚精竭虑。噩耗传来,一时举国悲痛,然而其著作与精神却永存霄壤。

蒋百里作为一代军事学大师、文学家、翻译家与书法家,著作宏富,见识卓绝,决无浮泛之作,加之人格卓荦,谈吐幽默,在当时即传诵一时。由于逝世较早,蒋氏著作散失较多,后人一直缺乏一部了解先生思想全貌之全集。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抬头,妄图挑起钓鱼岛争端,吾国上下群情激奋,只是热情有余,知性与认识似乎略显不足。蒋百里作为近代中国“知日派”的佼佼者,于抗战前后对日本之国民性与政治军事情势有极为精到之剖析,风雨如晦的当年,这些建言与分析大大鼓舞了抗战军民的斗志。如今展卷读来,依然不得不佩服其目光之敏锐与文字之精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知兵与知日闻名于世却提倡慎战的蒋百里,如能通过其全集的出版,传播其对于敌对势力的深入研究,以及其极具睿智的思考,以便知己知彼,相信应该有益于国家与国人对于相关国是之认识。

蒋百里研究:背后的神话有待破解

自蒋百里去世以来,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的大小报刊上公开登载的追悼、纪念、回忆与介绍性文章将近200篇。1982年4月,台北各界人士举办了“蒋百里先生百年诞辰口述历史座谈会”,并在《近代中国》刊载座谈会纪实。1992年11月,浙江省海宁市政协召开了“纪念蒋百里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并编辑出版《蒋百里先生纪念册》。海峡两岸多次重版《国防论》、《新兵制与新兵法》、《欧洲文艺复兴史》、《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等蒋氏著作。《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甫一问世,即有日文译本与相关评议。另外还相继编辑、出版了《蒋百里抗战论集》(黄萍荪、张禾艸编,金华新阵地图书社1939年版)、《蒋百里抗战论集》(张禾艸编,金华友声编译社1939年版)、《蒋百里先生文选》(黄萍荪编,金华新阵地图书社1939年版)、《蒋百里先生抗战论文集》(《大公报》西安分馆1939年编印)、《英雄跳,我们笑:蒋百里先生遗书》(褚道庵编,重庆时代出版社1939年版)、《蒋百里文存》(韩一青编,西安大东书局1941年版)、《蒋百里先生文选》附册《纪念之页》(黄萍荪编,永安新阵地图书社1944年版)、《蒋百里先生文集》(国防学会1947年编印)、《蒋百里先生文选新编》(龙冠军编,台湾新生命出版社1955年版)、《蒋百里选集》(钮先钟选编,台湾壬寅出版社1967年版)、《蒋百里先生全集》(蒋复璁、薛光前主编,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蒋百里传记资料》(朱传誉主编,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年版)、《蒋百里先生墨迹》(吴德健、邵德法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等。这些文献的整理与刊行,为研究工作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原始资料,黄萍荪、张禾艸编《蒋百里抗战论集》、《蒋百里先生全集》可谓其中最为杰出的成果,为后人了解蒋百里提供了较为可信与相对全面的版本。

但是就蒋百里文献整理与个案研究而言,由于没有详尽地占有和使用原始资料,使得整个现状并不能让人满意。很多关于蒋百里的说法更多是沿袭陶菊隐《蒋百里先生传》的说法,以讹传讹,未能进行详实的考辨。其中影响最大的说法,即蒋百里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时以第一名夺得天皇赐刀,就存在颇多疑点,因为当时只有在日本陆军大学毕业时的第一名才能获得天皇赐刀,作为基层军官养成院校的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是不可能获得天皇赐刀的。这一说法的缘起与真实有待考察,可能是另外一种荣誉的误传,作为一种以讹传讹的迷思(myth),更多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对日本人嫉妒与仇恨交加而急于战胜之的心理期待。

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原始文献,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要推进和深化蒋百里研究,首先应该在此处寻求突破。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既有的《蒋百里先生全集》谈不上真正的全集,连蒋百里留日时期的大量著译文章和《参谋勤务书》、《军事常识》、《国民经济学》等重要著作没有收录,甚至《改造》上的文章也有遗漏。资料的搜集既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然而基于民国资料的浩瀚,遗珠所在多有,大有可为。

清末民初,蒋百里除了在自己主持的《浙江潮》和《改造》上发表大量长文及短评,又先后向《新民丛报》、《庸言》、《大中华》、《东方杂志》等报刊投稿或应约写稿。他发表在这些报刊上的撰译文章,有的署有笔名,有的则匿名,但经过笔者考证,可以确认部分,如在《浙江潮》上有以“飞生”、“余一”等笔名,先后发表《国魂篇》、《民族主义论》、《俄罗斯之东亚新政策》、《俄人之性质》、《近时二大学说之评论》、《真军人》等论文、译作13篇,除了已收入本书者之外,其中近十篇很有可能是出自蒋百里之手,更细密的考证有待今后进行。此外,笔者更顺藤摸瓜,搜求到此前未被注意到的蒋百里译著《教育家言》、《修学篇》,为认识蒋百里及当时的阅读风向提供了一些新的文献。

近代中国史一波三折,蒋百里也三度成为全国瞩目的新闻人物。1913年6月自杀以后的一段时间,1920-1926年间主持讲学社、参加湘浙两省制宪及周旋于吴佩孚、孙传芳、赵恒惕、唐生智等人之间的时候,1938年出使欧洲归来居留汉口迄至去世之初,在这三个时期内,各地报章纷纷报道他的行踪,刊发他的演讲和文章,或者登载对他的悼念和追忆文字。因此,《民立报》、《顺天时报》、《申报》、《长沙日报》、《晨报》、《时事新报》、《中央日报》、《大公报》、《扫荡报》留下了关于他的不少资料。蒋百里交游广泛,又先后出长保定军校和陆军大学,虽为时甚短,但对学生影响甚大。这些友朋和学生中不少是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有关他们的传记、日记、年谱和回忆资料已相继在海峡两岸出版,从中可以觅得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此外,北洋时期、南京时期国民政府的档案以及蒋氏后人家藏文献中,也保存着不少有关蒋百里的资料。时至今日,在近代史料大量披露的局面之下,很有必要重新编辑、出版一套《蒋百里全集》,为深入开展探讨蒋百里及其时代提供便利。

蒋百里家书(局部)

文献搜集与整理

笔者很早即对蒋百里有粗略的认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曾从受众的视野关注清末的革命动员,在大量披阅清末革命报刊之际,对蒋百里主持的《浙江潮》印象极深,由此留意其人其书,深深佩服这位“文艺复兴时代的典型人物”(曹聚仁语),遂注意搜寻蒋氏相关文献,已有近十年光景。呈现给读者诸君的这部《蒋百里全集》,即是笔者十多年来悉心搜寻的结果,期待能为学界研究蒋百里及其时代提供些许助益。

此前各种蒋百里论著的版本,或由于事出仓促,或由于信息不便,或由于人为偏见,或由于政治区隔,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遗憾。此次重新收集、整理蒋百里全集,笔者尝试着从海内外收集蒋百里已刊未刊论著,除了从近代数十种报刊辑录其论著,还从档案馆寻觅其函札与遗稿。另外,也从蒋氏后人提供的蒋氏手迹整理出一批家书。所录文献,很多为有句读而无标点,此次一一标点。为让读者领略其书法的魅力,亦收录蒋氏留下的墨宝,以便大家从多个层次见识这位先贤的风采。

近年国中劲吹一股“民国风”,由出版界蔓延到知识界,似乎意味着大陆文化界欣赏趣味的位移。蒋百里,这位由秀才远赴日德修习军事,进而执民国军事教育界牛耳,又因壮志未酬敢于奋而自戕的先贤身上,广求知识于世界的磊落豪气,临难不苟免的勇气,奖掖后进不遗余力的热力,君子不器的自我期许,在笔者看来,这与民国乃至国史上杰出人物的风范,实在若合符节。如果这是坊间所谓的“民国风”或“民国范儿”,那么此风甚可长。不过,蒋氏笔下所呈现的,正是一个苦难与希望如影随形的时代,以至于蒋氏之去世,也是被迫离乡背井,飘零西南之时,最终留下千古遗憾。如何衡量与解读那段岁月与人物,想必需要采取一种更加公允而平实的姿态。

蒋百里的为世人所知,更多是作为军人与兵学家,不过这绝非他本人的自我预期,倘若揆诸史实,也很快可以发现,蒋氏远远不仅仅是一位兵学家,作为近代中国一位才气横溢的人物,他谈吐优雅而幽默,纵横于政治、外交、文学、佛学与书法等领域,流露出敏锐的眼光。蒋百里的文字除了切近当时的时局与问题,本身就有美文的意蕴,蒋百里去世时还在读中学的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就提到,“中国的,我想蒋方震的文章还是很值得一读的。他是军事学家,但文章很好。我上中学的时候,看了很多他的杂文,都非常欣赏”。无论蒋百里生前与逝后,这些灵动的文字,俨然成为国史上的名作,不断进入现代中国人的阅读视野,以致不绝如缕。

作为研究者,如何在中外军事韬略与学术文化交融的视野中,对蒋百里一生作更全面的考察和切实的分析,将其作为折射近代中国军界、知识界命运的多面体,进而捕捉那种若隐若现的“民国风”,似乎还有待于今后更扎实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

因着一颗敏锐而坚强的心灵,蒋百里宛若一座蓄势待发的火山,每一个有心人都可以在他的著述与风范中收获感动,蒋百里,作为清末民初横空出世的先贤,必将在未来的历史隧道中发出格外动人的声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