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自然教育之困:保护区周边村民常常是破坏资源“主力”

澎湃新闻记者 梁月静
2015-11-16 09:49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认识大自然容易,让自然教育真正走进拥有最好的自然资源的自然保护区中却很难。

日前,第二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在杭州召开,在 “保护区与自然教育”分论坛上,四川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副处长仇剑称,当前中国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教育尚处于“有钱买面粉,没钱做面包”的状态。

“以前我们的自然教育就是普法,尤其是告诉老百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比如‘谁烧山谁坐牢’。”仇剑笑言,老一套靠“恐吓”起效,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自然教育的理念也有了新变化,“现在是既要普法,也要普及知识、提高保护意识,最后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2014年10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伟等人发布在《林业调查规划》杂志中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研究进展》一文分析了国内27个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规划设计,发现环境教育虽已得到重视,却走向了模式化和雷同化的方向。

文中介绍,27个自然保护区中,没有一个提到关于互动活动的内容,在开展环境教育的内容方面,几乎仅限于举办展览、讲座等,教育形式单调,游客往往处于被动地接受,缺乏主动参与性。

据《光明日报》消息,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729个,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4.84%。自然保护区每年接待的参观考察人数超过1.28亿人次,近200处自然保护区被列为科普教育基地、生态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数自然保护区建有标本馆、展览厅、博物馆等宣教设施。

为什么自然教育很难真正扎根于自然保护区中?仇剑介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每1000公顷配备一名管理人员,若要再专职从事自然教育,事实上“根本忙不过来”。

若要外招自然教育人员,如何保障资金投入、把人“留下来”也是问题。

按照保护区现行的资金体制,以国家级保护区为例,硬件运行由中央拨款,人员运行则由地方负责,自然保护区大多处于偏远地区,地方政府财力不支是常见现象。

人少、钱少、人才少,成为制约自然保护区深入开展自然教育的主要因素。

分论坛上,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隆阳分局副局长李家华介绍称,在偏远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还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靠山吃山的保护区周边村民常常是破坏生态资源的“主力”,他展示了一张当地小孩以弓箭为玩具的图片,“你说他们接受的是什么自然教育?”

对自然保护区而言,将成人纳入自然教育对象一样重要。

“我们留给子孙怎样的地球,取决于留给地球怎样的子孙”,仇剑称,基于保护区发展自然教育的现状,各个自然教育机构的参与尤为必要,双方可合作开展适合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自然教育项目,最大限度将资源优势化为教育优势。

但目前,中国大陆的自然教育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定位。“台湾所有的机构包括学校,每年至少有4个小时的接受环境教育的时间,这个给我们教育机构一个巨大的市场,所以我们大陆也需要这样的法条将自然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职工再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规范和扶持自然教育机构的发展。”仇剑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