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髀设·谈|曲蕾:来自荷兰的青年设计,如何改变中国的城市

澎湃新闻记者 冯婧
2015-11-25 13:31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今年的北京国际设计周上,《未来城市实验室:培蕴之屋》展示了很多荷兰设计机构的参展作品,因其独特的城市和建筑方法,荷兰在全球的城市建设领域一直有重要地位,也对中国的城市建设有一定影响。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们一直都在研究中国的城市发展,今年的北京设计周上,也有来自这所学校的参展作品。同学们对北京的胡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通过电子邮件,记者采访了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学院的曲蕾副教授。我们可以看到,借由不同的毕业设计,她和自己的学生们,对城市的认识和参与也在逐步深入。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图片来自网络

澎湃新闻·髀设:您目前是否在做有关中国城市的研究?

曲蕾:是的,我目前在做的是与城市移民相关的城市更新问题的研究,主要以深圳为案例。如何在城市转型的过程中,重塑城市建成环境,帮助城市移民,尤其是外来打工者实现自我提升,同时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是我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澎湃新闻·髀设:之前您也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学生到深圳做毕业设计,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些研究?

曲蕾:这个项目是从2012年开始的,到今年为止,已经有25位学生参与。我们在过去几年里,在荷兰新城研究机构(INTI)的协助下,已经跟深圳的许多研究机构和建筑事务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综合开发研究院 (中国·深圳), 都市实践,南沙原创建筑工作室等。每次我们去深圳实地调研,都会得到这些机构的支持和帮助。

荷兰新城研究机构(INTI)研究全球的新城发展,图片来自INTI

深圳作为中国城镇化的一个特殊案例,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尤其是,目前深圳处在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城市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空间的重构。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当地生活环境质量,帮助外来人口适应快速变化的城市生活,是学生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科研和交流的平台。只要条件允许,我们会一直做下去。荷兰新城研究机构(INTI)的网站上有一个关于深圳项目的网页,收录了我们部分学生的论文摘要。http://www.newtowninstitute.org/spip.php?rubrique54

澎湃新闻·髀设:在这些关于深圳的毕业设计中,最让您印象深刻的是哪个?

深圳城市鸟瞰,图片来自INTI

曲蕾:我对指导过的毕业设计基本上都有很深的印象。同学们选择的题目大都有其独特的视角,能够深入浅出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且将理论与设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发展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今年我指导的一位荷兰学生,他的毕业设计做的是有关深圳城中村的城市设计,其切入点在于为年轻的外来打工者提供小型商业的创业空间,同时改善城中村的空间品质以及城市的空间结构。

【编者注:毕业设计来自Ruben Hoek,“Repaving the path towards arrival, an alternative redevelopment strategy supporting migrants' small businesses for urban villages in peripheral Shenzhen”,规划师认为目前深圳城中村的空间规划和设计实践没有很好地解决流动人口的长期居住问题,根据《落脚城市》中桑德斯的观点,落脚城市应当为社会向上流动性提供机会,而自主创业(self-employment)是关键,落脚城市能提供的空间和制度性条件将决定这些自主创业是否会取得成功。最终,在毕业设计中,设计师通过一系列空间设计来为打工者提供小型商业创业空间,包括提高街道的连接性、提高道路的行走舒适性、创造多样的公共空间、保留不同尺度的空间、缩小地块开发规模等等】
设计策略框架,从不同的尺度实施城市策略,来自Ruben Hoek

这个毕业设计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其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社会空间分析方法,以及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结合程度。论文通过严谨的论证,充分证明了城中村小型商业空间对年轻打工者自我提升和融入城市生活的作用,以及对提高城市活力和宜居性的贡献。这在目前深圳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澎湃新闻·髀设:您觉得毕业设计对一个年轻人意味这什么?

曲蕾:我觉得,毕业设计对一个年轻人的意义主要不在知识的积累方面,而是在视野的拓展和工作方式的初步建立,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毕业设计与其它项目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术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一般的实际项目由于有甲方的影响,很难做到对学术研究成果的坚持。而毕业设计即使是基于实际项目的,在论文撰写与答辩的过程中,导师多会鼓励学生从客观角度看问题,寻找更理想与更可持续的方案。

澎湃新闻·髀设:您觉得年轻人的毕业设计和独特创意会带来什么,能否说说让您印象深刻的青年人的创意?

曲蕾:我个人比较欣赏的创意类型,不是那种瞬间迸发的创作灵感,而是在客观认知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年轻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但同时也不会受到已有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的过度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年轻人经常会提出一些新的看问题的视角,有时候可以开拓出全新的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年轻人的创意,是最近我参加的一个建筑设计专业的毕业答辩。这位学生利用高架立交桥下的空间做了一个两层的“城市连接体”:上层是木结构的滑板场地,下层是各种具有社会集聚效应的城市功能。这个作品充分发挥了设计的作用,将原本由于大型基础设施而割裂的城市空间重新整合了起来,并且极大改善了城市的公共空间品质。

‘城市连接体’的设计剖面图,来自Matteo Biella

(编者注,毕业设计来自Matteo Biella"The Hybrid: Skatepark & Urban facilitator in Bandung",毕业设计项目位于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城市里有很多热爱滑板的年轻人,但城市里没有可以自由滑板的空间。于是,建筑师利用高架立交桥下面的空间,设计了一个城市新空间,不仅满足滑板爱好者的要求,还聚集了一系列和滑板相关的城市功能,如办公、运动商品、教育、餐饮、电影、社交空间等,把原本的废弃空间变成一个青年文化聚集地。)

澎湃新闻·髀设:有人说设计可以改变世界,您如何看待设计的作用?

曲蕾:这取决于如何定义设计。如果我们认为设计是用来解决问题的,那它的确会改变世界。然而很多人对设计的理解是比较狭隘的,尤其是当社会中有一个群体被称为“设计师”以后,似乎设计便成为了一种服务型行业,其成果是随业主的要求而定的。我认为,设计只有更深入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在诸多工业区改造案例中,设计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成功转型。然而,我们需要意识到,无论设计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它都只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澎湃新闻·髀设:您自己当年的毕业设计是关于什么的?

曲蕾:我本科的毕业设计是一个实际项目,做的是漳州旧城历史文化区的保护规划。这个项目有三位本科生参与,由指导老师组织协调,所以大部分成果是团队协作的产物。这是一个实际项目,最终我们做出来的规划文本被当地规划部门所采用。

当时我负责的是漳州旧城建筑历史的调查研究,为旧城整治导则提供依据。这是我本科学习建筑设计以来第一次参与科研性质的课题。从文献阅读,实地调研到撰写规划文本,我们都是在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开展工作,这是我非常喜欢和享受的,甚至于影响到了之后对学习和工作方向的选择。

本科毕业以后我选择留在本校直读博士,从此走上了学术道路。我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是关于北京旧城保护的:硕士论文关注的是旧城的文化延续性问题;2004年,我完成了毕业论文《居住整合:北京旧城历史居住区保护与复兴的引导途径》,博士论文关注的是旧城居住整合(不同社会阶层的混合居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北京旧城历史居住区的衰败问题是由政策经济原因引发的社会文化问题,全球化时代的北京作为世界性大城市,受到全球经济去工业化、信息技术革命等因素的影响,城市贫富分离的二元属性日趋明显,社会分层和居住区隔离现象直接影响到位于城市中心的历史居住区,强化了其中低收入人口聚居的边缘化现状,而这一社会结构现状也抑制了其良性发展的可能性。同时,城市中高收入阶层正在形成,在历史文化保护区以保护和修缮为主的政策出台之后,旧城历史居住区面临着以人口置换和功能置换为表现形式的绅士化趋势,这将改变当地居民的社会结构状况。居民社会结构的变迁,关系到传统物质环境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延续问题,并且会影响到历史居住区的活力。

我的博士论文对代表历史居住区活力的文化延续性、社会平衡性、历史遗存真实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需要打破北京旧城历史居住区目前均质性低收入人口聚居的现状,代之以异质性的居民社会结构。论文还针对以往北京旧城更新改造过程中实施主体与角色的错位,转移支付机制的失效等问题,提出应以社会公正为原则,以非盈利性机构作为实施主体,通过实现不同阶层居民的居住整合运行转移支付机制,从而引导控制和利用历史居住区的适度绅士化进程。

这两个阶段的毕业论文主要是学术成果,其结论对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并不会直接被应用到实践当中。它们的贡献更多是在于拓展旧城研究的视角,引发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新思考,这将间接影响到旧城保护规划的实践。

目前我的工作重心以城市更新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之前各个阶段毕业论文的积累和延续。

澎湃新闻·髀设:除了旧城保护的问题,您认为中国城镇发展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可以做些什么呢?

曲蕾:这个问题有点大。我一直以来比较关注城市的社会-空间问题,主要从社会可持续性的角度思考城市的空间规划与设计。中国近些年城镇发展迅速,大量人力物力集中在了城市经济发展和物质空间的建设方面,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比较薄弱,使得城市的宜居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如果能够做到综合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那么城镇的发展将更可持续。

提高城市管理(urban governance)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设计是紧密相关的。它的作用在于应对未来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辅助城市这一复杂系统的正常运行。

澎湃新闻·髀设:最后,对我们的髀设计划,您有什么建议?

曲蕾:我觉得你们的工作很有意义,也感受到了你们的工作热情。我认为对于毕业设计成果的实现,不一定需要那么直接。如果通过你们的工作,能够让一些有想法的毕业设计,尤其是有份量的毕业论文,以一种更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现在公众面前,引发一些对城市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就已经是非常大的贡献了。

澎湃新闻市政厅,关注针对城乡问题的毕业设计:髀设计划

髀设计划包括:

•髀设·谈—关注城镇化进程的名人大家/青年才俊访谈

•髀设·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优秀毕设/城市改变案例

•髀设·秀—征集解决城镇化问题的优秀毕设,未来的展示秀场

髀设·秀 征集令: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有助于创造更公平、更开放、更和睦、更可持续的城市,不想让它们默默无闻地躺在学校资料库里,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并可能把它变成现实。快来联系我们吧!

这里没有专业限制,没有研究领域的限制。更不限学历、年龄、地区等。

我们需要致力于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有利于未来城乡发展的作品。

我们将重新展示这些作品:

我们希望,重新表达和传播年轻人的好想法,在知识产权允许范围内,帮助你把在校园中的独立思考变成简单易懂、且吸引人的创意故事。

由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关心城市发展的市民组成的评审团队,将挑选出15-20个优秀作品在进行视频展示,其余的优秀作品,将以图文展示。

你需要提交什么?

1.一篇简要的文章介绍:

•毕设做了什么?

•为什么做这个毕设?

•在毕设过程中有趣的故事和收获?

•未来对毕设有什么期待?

2.论文的简述/摘要,或者毕设论文。

(以上两项内容建议使用电子版文件,纸质版也欢迎)

如何提交?

邮箱地址:

wangy@thepaper.cn

fengj@thepaper.cn

邮寄地址:

中国上海静安区延安中路839号1107室 澎湃新闻市政厅 200040

截止日期:

2015年12月31日

BiShine Pla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etions:

•BiShine Talk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and talents in urbanisation process

•BiShine Expo

Displays of outstanding theses and projects in urbanisation process

•BiShine Show

Collating excellent graduation theses as solution for urbanisation for future shows

BiShine Show Call For Your Ideas

If you think it would be a huge waste to let your thesis sit in the school archives, if you think your work deserves to be shared, and your work could promote a more justice, open, welcoming and sustainable city. Please come and join us!

Open to all majors and research fields, not just fields related to space design like urban planning,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ing.

As long as your work is dedicated to the solving urbanisation problems and the bettering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we want to see it!

Open to all education backgrounds, ages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s.

How will it be shown?

We will present and share the innovative content of your thesis in new ways. With copyright permission, we will help transform your academic research into an accessible, attractive and creative story.

The most outstanding works will be selected by a panel made of experts from a variety of fields and ordinary citizens who share a concern for urbanisation.

15-20 outstanding works will be showcased through video, while the remaining works of excellence will be exhibited through articles.

What to submit?

1. An brief introduction to your thesis, explaining:

•What the thesis has achieved

•Why you chose this subject

•What stories of interest you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What your hopes are of this thesis in the future

2. A summary/abstract of your thesis or the thesis itself

We would prefer electronic submissions of the above material, but also welcome hard copies

How to submit?

Email address:

wangy@thepaper.cn

fengj@thepaper.cn

Postal address:

Town Hall Column

Room 1107,

839, Middle Yanan Lu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China

200040

Deadline:

December 31st, 2015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