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四个问题看懂“供给侧改革”:会给中国股市带来什么

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
2015-11-26 16:58
来源:澎湃新闻
牛市点线面 >
字号

“供给侧改革”将为经济、为市场带来变化。 杨一 澎湃资料

最近,“供给侧改革”成了中国最火热的经济关键词之一:这个看上去即“高大上”又“学术范儿”的经济学名词在各种会议上被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及。

那么,“供给侧改革”究竟是什么?又将为经济、为中国股市带来什么变化?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按照“学术范儿”的解释,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源自于经济学界的供给学派。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姜超给出了一个对比:供给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低迷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政策重心应放在刺激总需求上。

而供给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因此宏观调控的重点应该是刺激生产。

从实践看,姜超指出,减税和减少政府干预是供给侧改革的典型做法。

从政策来看,此前中国主要采取对“需求侧”的管理政策,即拉动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来推进经济增长。而与此相对应,对“供给侧”的管理更多是通过优化发展环境释放红利。

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与战略研究员执行院长刘元春的解释,供给侧的结构调整政策在存量调整方面表现为贸易品行业必须进行深度的去库存和去产能;在增量调整方面体现为供给短缺贸易品部门进行大幅度的增加投资和供给,表现为各类服务供给的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通俗来说,就是对“供给过剩”的行业产业去库存、对于“供给短缺”的行业产业扩大有效供给,扩大需求,包括减产能、减税减费、化解房地产库存、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满足多样化消费等等。

“供给侧改革”怎么火起来了

目前,中国面临着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和债务高企三大风险,此外,还有兴新产业供给不足、消费动力不够、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

“供给侧改革”第一次被外界注意到,是在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此后的国务院常务会议、APEC会议、“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供给侧改革”屡被提及。

事实上,“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已经提及“创造新供给”: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此前表示,“十三五”规划建议通篇体现了更加注重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思想。而经济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在工作方针上要坚持“持久战”,在战术上要打好“歼灭战”,而且必须马上行动起来,并且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当然,培育新供给新动力并非把宏观调控从需求侧全面转向供给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在激活需求的同时,也要创新供给。“供给和需求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二者缺一不可,而且要对称平衡才能维持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供给侧改革”改什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供给侧改革”应重点解决以下五个问题:

第一,在减产能方面切实加大力度;

第二,要进一步放宽准入,加快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

第三,加快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实现合理化配置;

第四,加快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第五,进一步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

刘世锦认为,“企业可盈利”应该是经济转型的核心指标,也应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

杨伟民则提出要打好四个“歼灭战”:一是化解过剩产能;二是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三是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持续发展;四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改革目标中,对于“减税”的呼声很高。

11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形势专家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就曾强调,要用好积极财政政策空间,合理加大减税力度,帮助企业渡难关、调结构、增后劲。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认为,经济继续低迷,决定了未来一个周期将以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为主。而不管是从发展的角度讲,还是从改革的角度讲,本轮调整都存在着大量的减税空间。

据新华社报道,2012年实施的营改增改革措施,到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减税4848亿元;截至今年5月,本届政府已经在中央层面取消、停征、减免42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近千亿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认为,应当尽可能地减少企业税收负担,让企业充分利用生产要素不断创造财富,以涵养税源,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怎么影响中国股市

11月25日,两大券商国泰君安和申万宏源同日召开2016年策略会,话题也都离不开“供给侧改革”。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指出,中国的出路取决于供给侧改革。

“从对整个中国改革的进程观察来看,我们将从改革方案讨论准备期进入落地试点期,未来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的阶段转化。后面大家可以期待,国企混改试点、自贸区以及其他改革的试点推进,这个符合中国过去渐进式改革的基本思路。”任泽平说。

而改革从方案的讨论期进入落地的攻坚期或将重新唤醒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这也是未来股票市场发生风格切换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之一。在任泽平看来,另一个条件是要有增量资金的入市。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称,中国目前面临的状态是,次贷危机打破了旧的国际经济均衡,虽然中国从需求管理中避免了经济的硬着陆和社会问题的产生,但目前需求管理的边际效应在递减,开始显示出它的不足之处。

李慧勇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供给侧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李慧勇认为,在2017年之后,中国经济有望结束十年的去产能之旅,步入一个新的周期。

此外,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日前也在报告中称,供给侧改革培育长期增长动力。

对于资本市场,徐高认为中期股市走势趋于乐观,因为经济回落趋缓与结构性繁荣持续、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推进打消资本外流恶化预期、金融市场发展的战略意义空前和制度变革预期,以及供给侧改革的提法和结构性减税的预期。

徐高推荐的行业包括:代表产业升级方向的高端制造领域(3D打印、新能源汽车、高铁、机器人等);消费型绩优股(白酒、家电、医药、传媒、旅游、轻工制造等);短期相对明显的主题性机会(碳交易、国家安全、迪士尼、国企改革、能源互联网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