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民币加入SDR后,中国金融开放下一步五大猜想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2015-12-01 07:17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如期点头,批准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篮子。

看上去,忙乎多时的央行和人民币似乎可以停下来歇歇了。但要知道,人民币虽然已经满足了“可自由使用”条件,继续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仍是中国金融改革尚未完成的必修课。

国际投行高盛就认为,人民币获准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加入SDR,会激发中国对金融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革,并使之与其它SDR货币国家看齐的强烈愿望。

再加上人民币加入SDR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IMF和官方机构的背书,人民币接下来的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开放之路,也多了一重保障。

那么,哪些利好是接下来可期的呢?

期待一:深港通、沪伦通等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措施

在沪港通顺利开通一年后,筹备多时的深港通和已经提上日程的沪伦通等,自然可以期待。

其中,深港通的基础设施测试已经在进行中了,不少国际投行预计,深港通有望在明年二季度通车,甚至有投行给出了4月启动的节点。

作为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英达成的重要成果之一,沪伦通可行性研究也已经正式启动了。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1月27日介绍,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会与伦交所首席执行官NikhilRathi已经就沪伦通等中英资本市场合作途径、英国跨境审计监管制度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此外,加大沪港通交易额度、扩大标的的范围、加强两地交易所跨境监管合作等进一步开放措施,同样可以期待。

正如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沪港通一周年时所说的,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关门练自家拳已经行不通了,必须打开国门调结构。

期待二:推出QDII2(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放松个人跨境投资限制

随着“研究启动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境外投资试点”现身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上海自贸区新金改方案“四十条”中,QDII2的落地在眼下仅仅是时间问题了。

有了QDII2,那些有风险承担能力、资金规模的国内合格投资者,可以进行海外投资、境外实业投资、不动产投资和金融类投资,换句话说,去海外买房、开公司和买卖股票、基金、保险等,都是可以的。

QDII2来了,眼下5万美元一年的个人外汇额度,也要跟着突破了。

期待三:修改《外汇管理条例》,以适应资本更加自由流动的要求

“转变外汇管理和使用方式,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随着上述内容出现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外汇管理条例》的修订自然也是迫在眉睫。央行行长周小川今年年初阐述的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三项举措,就包括了修改外汇管理条例。

最早的《外汇管理条例》发布于1996年1月,随后在1997年1月进行了修订,现行的《外汇管理条例》实施于2008年8月。

怎么改?

外汇局给出的四大思路则是:“进一步简政放权,把《条例》中涉及到资本项目管制的许可、批准等要求进一步取消、简化或者下放”、“进一步加强统计监测”、“创新金融监管理念”、“健全危机应对措施,进一步加强国际收支保障条款的修订和完善”。

期待四:汇改继续,扩大汇率浮动区间

随着人民币加入SDR、国际化程度提高,进一步推进汇率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未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有可能扩大到3%甚至更大。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指出,人民币汇率必须更加灵活、更有弹性,反映市场供求平衡,才能有效地促进SDR合理价值的形成。如果人民币未来仍然只钉住美元,加入货币篮子只会进一步增加美元对SDR估值的影响,与SDR货币篮子多元化的初衷背道而驰。

从汇改进程看,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央行走得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199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浮动幅度只有0.3%,2007年扩大至0.5%,2012年翻倍扩大至1%,2014年3月,浮动区间从 1%扩大至2%。

期待五: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相比境内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开放空间更大,眼下,除刚刚获准进入的境外央行等三类机构外,想参与中国债市的境外机构还有不少。

毕竟,人民币仍然是高息品种,一旦债券市场大门打开,这对于境外固定利率产品投资者尤其是央行、养老金、保险公司等长期机构投资者来说,吸引力还是大大的。

此外,进一步扩大QFII、RQFII和QDII的参与者群体、投资范围和投资额度,最终由审批制改为注册制,也不是不可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