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安剑:不是冤家不聚头!中美打击网络犯罪领域联手过程解密

“长安剑”微信公号
2015-12-02 22:08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12月1日,首次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共同主持对话的,是专程赴美的中国国务委员郭声琨,和美国司法部部长林奇、国土安全部部长约翰逊,重量级非同小可。

中国国务委员郭声琨(中)与美国司法部长林奇(左)、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约翰逊(右)会前合影。国际在线 图

但就在几个月前,我们和老美可是剑拔弩张,还没握起手来。现在的这个新局面是怎么来的呢?剧情可真是跌宕起伏,请允许长安君给列位小伙伴讲讲:

2013年,斯诺登“棱镜门”事件后,美国面临全球范围的批评,在一段时期内降低了指责中国威胁美国网络安全的“调门”。2013年6月,在首次“习奥会”上,习大大和奥巴马同意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内,成立了中美网络安全工作组,就网络安全问题展开合作。

可到了2014年5月,美国突然破坏合作,其司法部无端以“网络窃密”罪名起诉我5名军官,挑起了中美之间就网络安全问题的激烈对立。

5月19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郑泽光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博卡斯,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当天,驻美大使崔天凯向美国国务院负责人提出严正交涉。

同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美方举动严重违反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损害了中美合作和互信。”中美网络安全合作也受到冲击,被迫中断了。

可是,不再携手的两个网络大国,可以关上相互沟通的大门,却阻挡不住网络犯罪在全球肆虐,日趋严重。

今年12月,诺顿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接受调研的17个国家中,大约5.94亿人在过去一年中曾遭受网络攻击,由网络犯罪导致的经济损失共高达1500亿美元。在新兴市场中,中国是遭受网络犯罪攻击最严重的一个国家。在2014年,大约2.4亿的中国消费者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经济损失高达7000亿元人民币。(来源:《诺顿网络安全调查报告》)

中国是网络犯罪最大的受害国,但同时也是最坚定维护网络安全、最坚定打击网络犯罪的互联网大国。

公安部11月公布,“打击整治网络黑客犯罪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半年的时间内,各地公安机关成功侦破黑客犯罪案件4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00余名。公布的5起典型案例中,就有两起是跨国犯罪。

美国也终于意识到,用偏见和“贼喊捉贼”的方式来诋毁中国在维护网络安全上的努力,无视中国在打击网络犯罪上的决心,不仅让美国的行为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也无法独立担起互联网秩序守护者的责任,只会孤木难支,进退维谷。全世界必须携起手来,打击网络犯罪,中国、美国两个大国更是责无旁贷。

今年9月,习大大访美,网络安全是重要议题。之前,习近平主席特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访美。现在,国务委员、公安部长郭声琨再次访美。短短几个月的三次高级别对话,都在加强共同维护网络安全,打击网络犯罪的共识。近日,习大大和奥巴马在巴黎再次会晤,就加强中美网络安全合作又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中美双方各自迈出了合作双赢的一步。

按时间顺序,中美网络合作的近期路线图是这样的:

9月的习奥会后,美国《华盛顿邮报》评价,网络安全问题上的共识是两国关系中一大重要议题的突破。而此次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更可以说是落实中美两国领导人共识的重要进展,让中美网络安全合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会上,林奇和约翰逊表示,美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网络安全领域具有共同利益。美方愿以坦诚和建设性态度,用实际行动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双方应加强信息交流,共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和商业窃密等网络犯罪行为,发挥对话机制的积极作用,并取得实质性成果。

美国司法部部长林奇(中)、国土安全部部长约翰逊(右)在司法部大厅迎接到访的中国国务委员郭声琨(左)。国际在线 图

首次对话的“实质性成果”也是不少:中美双方达成了《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指导原则》,决定建立热线机制,就网络安全个案、网络反恐合作、执法培训等达成了广泛共识。双方决定2016年6月在北京举行第二次对话。

经历过矛盾和波折,对话显得更为可贵,也让长安君更读懂了郭声琨的这句话:“双方应坚持把对话机制作为中美就网络安全问题开展交流沟通的主渠道,及时、有效回应彼此关切,建设性管控分歧。”

这就是说,有什么话,中美两方坐下来好好说,如果意见有分歧,讨论时也要始终冲着建设性的方向,不能动不动就掀桌子撸袖子准备撕破脸,说到底,逞一时之快其实也解决不了问题!

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关系两国战略安全,也牵动着每个人电脑手机钱包的安全。郭声琨最后说:“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把网络安全执法合作打造成中美关系的新亮点。”这句话,值得所有关心家国、也关心自己信息和财产安全的小伙伴,拍手期待。也希望老美从教训中总结的经验,能够支持长久。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