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明召开,“中国愿将富余优质产能输送到非”

澎湃新闻
2015-12-03 18:01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编者按】

“中国愿意将国内的富余优质产能输送到广袤的非洲大陆,帮助其建设必要的工业基础设施,促使非洲各国成为共同发展的希望之地。”

日前,为配合12月4日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与南非独立传媒集团在约翰内斯堡举行中非关系圆桌会,中国外交学院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姚遥在会议上如是表示。此外,姚遥还就中非合作前景和推进对非公共外交工作发表了他自己的一些看法,全文如下: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成立以来,在外交上不断推出新理念,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也为当代国际关系注入了鲜明的中国元素。在一系列外交新理念中,习近平主席2013年访非时提出的“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为中非在新时期的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再次访非并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既是中非关系发展的一次新的里程碑,也为中非公共外交开拓了新维度。

非洲需要建立自主发展的工业体系

非洲的面积超过中国、美国和欧洲的总和,拥有种类丰富、储量巨大的自然资源;然而吊诡的是,直至今日非洲依然是整个世界最不发达的大陆。

位处西非的几内亚比绍渔业资源丰富,其捕鱼业却曾长期被前苏联、法国、葡萄牙的外国公司所控制,国内市场竟然找不到一条本国海域的鱼。1984年,来自中国舟山的船队来到几内亚比绍,一方面帮助其建造属于自己的第一批渔船,另一方面培训该国自己的渔业人才,不到一年时间,几内亚比绍人民的餐桌上有了自己国家的水产品。这个案例极为贴切地诠释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中国古语,也预示了非洲发展的应有方向。

以自己的人民为依托,在珍视国家主权的前提之下,通过学习和引进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力图实现国家的自主工业化,这是新中国六十多年来实现独立与发展的根本经验。说到底,发展中国家急需的是自主工业化的早日建立,而非靠贱卖资源、依附强国、进口工业品为生的经济附庸。

今天,一些非洲国家曾听信西方建议并照搬西方模式,却依然徘徊在贫困线的边缘。说到底,不建设本国独立的工业体系,甚至将国家发展的希望寄托于贱卖资源或依附强权,这样的发展模式一定没有出路。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愿意将国内的富余优质产能输送到广袤的非洲大陆,帮助其建设必要的工业基础设施,促使非洲各国成为共同发展的希望之地。

习近平主席2013年访非时提出了两个重要理念。一是筑巢引凤,就是要把基础设施搞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实现非洲经济起飞。二是授人以渔,一时的援助是有益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非洲朋友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打造自己的工业化体系。在此方面,李克强总理访非时提出的中非“六大合作工程”和“三大网络建设”就是对这两个理念最好的诠释和落实。

中非人民相互之间仍然缺乏了解

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今天,一些西方媒体不时发表相关言论,影射和攻击中非合作,误导非洲民众对于中国及中非关系的客观理解。

随着中国国力提升,一些非洲民众认为“中国将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甚至认为中国在非洲也将通过“新殖民主义”掠夺其资源、遏制其发展。2014年8月,笔者接待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原主任傅高义教授访华,陪同他多次与中国领导人、外交官和各界学者交流座谈,对于他反复提出的一个问题印象深刻:“中国是否将成为新的霸权?”

事实上,197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第六届特别联大上庄严宣告:“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国,也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到处欺负人家,侵略人家,剥削人家,那么,世界人民就应当给中国戴上一顶社会帝国主义的帽子,就应当揭露它,反对它,并且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

中国与传统西方大国截然不同,体现着中国传统的道义基础:对内要亲民爱物,各民族人民要和谐共处;对外要济弱扶倾,永远不能恃强凌弱。帮助那些依然贫困的欠发达国家共同发展,做那些传统西方大国所从来不愿做的事,这体现了中国人传承千年的价值观。

与此同时,在一些非洲民众心中,中国的形象依然停留在熊猫、功夫、长城等符号化阶段,对于上述中国核心价值观却欠缺了解。反过来,受一些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在不少中国人的认知中,非洲的形象也似乎只是“一个巨大的野生动物园”,对于非洲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和文化多样性缺乏基本的认知。

人,才是国家间交往的核心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重要外交理念,历史上与新中国传统友谊深厚的非洲国家,理应成为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传播对象。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中国与非洲不同文明之间的深入交流、兼容并蓄、互学互鉴,在此方面公共外交将大有可为。

对于发展中非关系,中国抱持着最大的诚意,也必将更加积极地通过公共外交解疑释惑,使“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获得非洲亿万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