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国大学年底也得突击花钱,最大支出是人员

吴军
2015-12-21 10:47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编者按】

吴军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之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因事业有成而成为该校工学院的董事,得以多年来参与美国名牌大学的管理,并且将女儿培养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作者以他和女儿走访过的英美十几所顶级大学为样本,结合他多年来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系统研究,以及访问这些大学教师和校友的第一手资料,写就《大学之路》。

在书中,作者阐述了英美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系统地介绍了英美名校的特色和差异,比较了中美两国在教育上的差异,并且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对年轻人给出了自我发展的建议。作者与美国许多大学有着密切联系,还介绍了美国名牌大学在招生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并重点解析了其中一些潜规则的历史成因和申请者可能有必要采取的对策。

澎湃新闻经授权摘编该书《大学的财政支出》章节相关内容。

首先,科研经费中除了交给学校的那部分管理费,是没有结余的。美国的科研经费不仅要求专款专用,而且要按照项目的进展按时花完,即使真的有一点剩余,给经费的政府机构则会认为相应的研究本来就不需要这么多钱,会在今后的经费里扣除。因此,到了年终如有经费结余,教授们便都会买些设备把钱给花掉,甚至给自己的学生更新一下计算机。交给学校(和学院)的那部分管理费,则由学院统一支配。

第一笔大的支出是人员开销,名牌私立大学师生比例都很高,我们在后面还会讲,像哈佛这样的大学一年要开很多门课,因此需要有很多教授,他们的工资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哈佛大约有2400名教授,但只有6000多名本科生。在15000名左右的研究生(包括专业学位的学生,比如法学博士和医学博士)中,有一半左右是全时做研究不听课的。如果把教授的工资摊到这些要听课的学生身上,每个学生的培养费用则会远远超过大学所收的学费(如前面提到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例子)。再加上其他人员的开销,比如行政人员、保安人员(数量不少),以及实验室人员、IT设备管理人员,等等,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美国大学不能随便解雇教职通道上的终身教授,但是如果遇到财务危机,常常就要压缩非终身教职通道的雇员数量。就连这些年来从没有为经费发过愁的斯坦福大学,在2009年金融危机时,还解雇了大约500名非终身教职人员 。

第二笔支出是教学和科研本身的开销,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这部分费用占了预算的大约三分之二。虽然很多课程,比如微积分、文学、历史,是不需要花什么钱的,但是很多课程,尤其是研究性的课程,比如生物课程、计算机的课程,则是需要花钱的,这些课程的教学开销有时候会比任课教授的工资更高。科研本身的花费,各个实验室基本上是有多少经费(不包括上交的管理费)花多少钱,这一点学院和大学是没法干预的,实际上科研经费只是在学校及学院的账户里过一下账而已。

第三笔开销是给学生的各种福利。虽然最大的支出是奖学金,但是实际上如果把学费的重复计算扣除掉(即学校以奖学金的形式替学生交了学费后,算作学费的收入,又算一次奖学金的支出),两者相抵,不在收支中考虑。除此之外,学校还给了很多学生拿不到手上的、隐性的福利,私立大学在这方面的人均花费并不低。我们在后面会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作为例子,说明私立大学给学生们的免费福利有哪些。

第四笔开销是为了将来的发展,要做一些前瞻性工作,这笔钱相当于学校给教授的风险投资,当然学校的回报不是真的从市场上获利,而是冀望学校将来取得领先地位从而从其他基金来源获得大笔的经费。2015年春我见到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时,他告诉我正在从事基础生物研究。大家都知道他以前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并非生物学家,即使以他在学术界几乎无人能及的名气,尚且不能从NIH拿到基金(这在中国是无法想象的),因此他的研究经费只好由斯坦福出。

对于大学里的学院来讲,还有一笔钱需要细算,这就是学生在各个学院之间选课的学费结算。学费是学校统一收的,根据学生选课的情况再分配给各个学院。如果一个学院的学生总是选其他学院的课程,比如文理学院的学生常常跑到工学院读一个双学位,那么文理学院就必须把一部分学费转给工学院。这对学校来讲不过是左口袋掏到右口袋,没有关系,却会影响学院的现金流,进而影响了大学的办学宗旨。一些把培养学生为重的优秀大学,会要求学院和系不许算细账,这样学生才能做到自由选课。但是很多大学(尤其是其研究生院)在学生修外系课程时,系里和指导教师把得很严,当然他们嘴上不会说是舍不得钱,可是这些系和系里的教授做决定时,是要考虑费用的。

管理一所大学或其中一个学院的财务并不轻松。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里开会,每次都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讨论财务问题,而院长们也要常常为学院账上的现金流操心。即使在财务状况非常好的斯坦福大学,院长们也常常要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搞到一些经费,来做他们(包括教授们)想做的事情,如果只是有正常的财政收入,大部分学院就只能维持现状,难以发展。

一个大学和学院财务状况的好坏,与其学术排名以及办学水平的提升有直接关系。哈佛现任校长福斯特博士引以自豪的事情就是在她任期内募得很多奖学金,让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可以免费上哈佛,让大部分中上收入家庭孩子的学费得以减免。当然,哈佛的这一努力是持续性的,并且从福斯特的前任萨默斯便开始加强了。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在21世纪的前10年及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排名一直在8—10名之间徘徊,并且在名气上一直落后于传统的医学名校哈佛、约翰•霍普金斯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但是,在米纳博士担任院长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财务状况有了大幅改进(包括获得了更多的NIH基金),以至于成为全美第一所对所有Ph.D(不是医学博士MD)学生发放4年全额奖学金的医学院,这使得它的学术声誉、受申请者喜爱的程度、综合排名等在短短的几年里上升到第二位,而且除学术声誉之外的大部分指标都已经超过了排名第一的哈佛医学院。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财务状况对大学的重要性。前面提到艾森豪威尔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时在校务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很少,以至于教授们意见很大,但是董事会对他相当认可,因为他改善了哥伦比亚大学的财务状况。

反过来,一所大学要是财务状况欠佳,其办学质量和学术声誉下滑的速度也是惊人的。在20世纪60年代,牛津大学无论在学术声誉,还是学生质量及教育质量等诸方面,与剑桥大学不相上下,相比当时的美国一流大学可能还更好一些。但是,到了八九十年代后,由于经费不足,尤其是在接受捐赠方面缺乏灵活性,其学术声誉和研究水平急剧下降,今天它依然能够引以为自豪的是出了很多英国的首相和议员,却不再能培养出全世界各行各业的精英。20世纪80年代,加州政府向州立大学提供的经费相当充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度在美国大学中排名第一,伯克利的人当时甚至嘲笑哈佛是“烂船也有三两钉”。但是没过几年,随着加州政府不断削减对州立大学的财政支持,伯克利的排名一落千丈,如今它在本科排名和录取水平上,与哈佛等私立名校相比,已经不在一个层次上了,以至于今天哈佛的人也用同样的话反讽伯克利。

虽然所有致力于教育事业的人都希望把大学办得纯粹,大学教授和学生能够以追求真理和研习科学为目的,但是毕竟大学是我们世俗社会的一部分,没有了钱,教育是办不好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虽然很多人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有各种不满的意见,都觉得大学变得市侩了,但是有一点进步是全世界都公认的,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在稳步提高,这里面经费的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很多美国非常知名的教授都愿意到中国大学里讲学或是做科研,是因为中国的大学提供的充足经费给了他们实现自己教育理念的机会。朱棣文博士在不久前预言,10年后全世界会发现中国大学的研究水平迅速接近美国,而这其实不过是收获现今中国在大学科研上加大投入的红利。

我之所以花不少篇幅讨论大学的财务问题,是因为对于年轻人来讲,在选择大学时,一个大学是否有足够的物质条件保障高等教育,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

作者: 吴军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副标题: 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

出版年: 2015年8月

页数: 568

定价: CNY 72.00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