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年终盘点①|全球安全形势呈四大变化,大国军事磨擦风险加剧

张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
2015-12-22 17:2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编者按】

每到年终,对于国际安全战略界人士而言,一大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否更加安全了?

毫无疑问,2015年的世界安全局势和重大地区冲突事件,给这一问题带来了更多值得反思的鲜活素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国际重大安全和战略问题或多或少都与中国发生着越发紧密的关系,与此同时,中国的政策及行为也对全球安全形势产生着日益关键的影响。

今起,澎湃防务栏目推出系列“防务盘点”专题文章,力邀多位全球安全战略研究界的专业人士从不同角度对2015年的世界安全和战略走势进行回顾和反思,并对2016年进行展望,其中既有宏观层面的大视角观察,也包含具体安全议题的战略战术分析。考虑到撰稿人不同的国家及专业背景,本专栏所刊文章力图展现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广阔性,以期将对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和丰富。

2015年世界军事安全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大国博弈上升、地区热点发酵,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美俄在中东展开激烈博弈,土俄矛盾激化,中东局势愈加动荡不安;二是朝鲜大力推进核项目,美韩保持对朝高压态势,半岛紧张局势加剧;三是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彻底改变了专守防卫政策,日美军事同盟得到强化;四是南海局势更趋复杂,美国从幕后走上前台,中美围绕南海问题的博弈有所上升。这四大热点问题为今后的世界军事安全形势增添了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

2015年11月19日,俄罗斯国防部公布图-22 M3轰炸机参与对叙利亚ISIS空袭行动的视频截图。  本文图片均为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中东局势动荡,美俄博弈加剧

2015年,在乌克兰危机陷入僵局之际,中东地区成为美俄之间进行激烈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导致地区局势愈发动荡不安。

9月30日以来,俄罗斯应叙利亚政府要求,对叙境内“伊斯兰国”武装目标进行了多轮空袭,极大地鼓舞和凝聚了叙利亚、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等什叶派力量。他们从地面积极配合俄空中打击,联合发起了对“伊斯兰国”及反政府武装的攻势,彻底扭转了叙利亚战场态势。

随着美俄军事介入中东反恐,“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扩张势头大不如前。为缓解在叙、伊两国的困境,“伊斯兰国”在过去一年里努力向非洲和欧洲渗透,并多次实施恐怖袭击,包括11月13日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这起事件直接导致了法、德、英等欧洲大国,主动寻求与俄罗斯建立国际反恐统一战线。但这与美国制裁和孤立俄罗斯、消极打击“伊斯兰国”的政策相背离。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30日,俄罗斯莫斯科,在俄土战机事件中遇难的俄飞行员奥列格·佩什科夫的遗体运抵机场。

恰在此时,11月24日,土耳其空军在土叙边境将一架正在执行轰炸“伊斯兰国”目标任务的俄苏-24战机击落,导致土俄关系骤然紧张。这是自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美俄及中东各方势力在该地区进行的一系列博弈中,首次发生的直接军事碰撞。

种种迹象表明,土耳其敢于击落俄战机的根本原因,可能源于美土要联手遏制俄在中东的扩张势头。首先,俄强力介入叙利亚战场,消解了美土在叙的地缘战略企图。其次,俄轰炸与土同种同族的叙反政府武装,强烈刺激了土“泛突厥主义”情结,土曾多次向俄交涉未果。第三,据报道,美不断向土暗示,考虑让土取代以色列作为美在中东的代理人,这迎合了土谋求中东伊斯兰世界领导地位的意图。最后,土或许认为自己作为北约成员国,加之俄经济困难,俄不敢对其开战。

事件发生后,俄虽表示愤怒,但否定了进行军事报复的可能性;俄虽对土进行了经济与外交制裁,但尚未对其采取切断油气供应等关键措施。在客观上,这起事件凸显了俄与美、欧和北约国家之间根深蒂固的矛盾,冲击了欧洲与俄罗斯建立国际反恐统一战线的努力,并可能酝酿着新一轮的中东危机。

同时,不断升级的叙利亚危机导致了席卷欧洲的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难民潮。从根本上讲,汹涌的难民潮是美国和欧洲国家肆意干涉中东国家内政,致使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乘机坐大的产物。

此外,沙特等地区大国围绕地区主导权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和战争。也门在2015年依旧战乱不断。据国际组织统计,今年3月以来,也门境内已有超过6000人死于战火,其中约一半是平民。

另一方面,伊朗核问题达成了全面解决协议。7月14日,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德国)与伊朗终于达成了历史性的全面解决伊核问题的协议。12月1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总部维也纳召开理事会会议后宣布,将不再就伊朗是否拥有核武器进行调查,伊朗对此表示欢迎。对伊朗而言,这是一次具有象征性意义的胜利。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决定有助于结束国际社会长期以来对伊朗的质疑,但该机构的观察员仍有可能视察伊朗的核项目。

当地时间2015年8月22日,韩美空军8架战机在半岛上空针对朝鲜进行了约一个小时的“示威飞行”。

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不确定性增加

2015年,朝鲜大力推进核项目,美韩对朝持续施压,加剧了半岛紧张局势。

5月9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了弹道导弹水下发射试验。在伊核问题取得重要进展后,针对美韩希望借此敦促朝鲜弃核的态度,朝鲜于7月21日表示不会效仿伊核问题协议来解决朝核问题,因为朝鲜“没有兴趣首先单方面冻结核武器或弃核。”9月14日,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表示,朝鲜将在既定的时间和地点发射卫星。9月15日,朝鲜重启宁边核设施;12月10日宣布已拥有氢弹,并准备好使用核武器来维护国家主权。朝鲜坚持,在朝美关系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朝鲜安全未获得充分保障前,不会放弃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研发。

今后,朝鲜恐将继续进行中远程运载工具试验,甚至进行热核试验,以提升核实战与核威慑能力,可能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再度升级。

同时,韩国不断强化军力部署,完善对朝作战计划。4月20日,韩国国防部《2016-2020国防中期计划》提出,未来五年韩军计划投入1.1万亿韩元,用于朝鲜半岛战场监视、战场情报实时共享和指挥决策保障能力建设;投入5.4万亿韩元,加强立体机动打击能力建设;投入5.1万亿韩元,在师级单位引进无人侦察机、新一代监视装备和战术信息通信系统,用于提升侦察监视和指挥控制能力,从而构建对朝前沿和纵深地区多层次空中警戒监视网,强化对朝防空雷达、火炮阵地和海上舰船的快速打击能力。

过去一年里,朝韩双方继续在前沿地区保持高度军事对峙。8月4日,韩国以朝鲜越界埋雷炸伤两名韩国军人为由恢复对朝广播战;20日又以朝向其发射一发炮弹为由向朝发射36发炮弹。朝鲜则宣布人民军前线大联合部队进入全面武装的战时状态,前线地区进入准战时状态。半岛紧张局势再次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此外,韩美着力加强军事同盟关系,保持对朝高压态势。2015年,根据作战计划,韩美举行年度例行的代号“关键决心•鹞鹰”、“乙支•自由卫士”、“综合火力剿敌”的联合演习,并以“5027计划”为蓝本,组织专题研究,开展兵棋推演,完善作战计划,进行实战化演练。

值得注意的是,半岛紧张局势成为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抓手。美借此积极推动“萨德”反导系统在韩国部署,加快美韩军事一体化步伐,构建东亚反导体系。而韩国很可能在扩大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部署“萨德”等问题上松动立场。

当地时间2015年7月16日,日本东京,众议院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安保相关法案。

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日美安保同盟得到强

2015年,日本通过新安保法案,解禁了集体自卫权,彻底改变了战后的专守防卫政策,同时日美安保同盟得到进一步强化。

此次修法突出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解禁集体自卫权;二是允许全球派兵;三是简化出兵程序;四是放宽武器使用范围。

一方面,新安保法的通过彻底改变了日本战后的专守防卫政策,今后日本很可能加快修宪扩军的步伐。日本战后制定的宪法明确规定,放弃以国家名义发动战争的权利,不承认国家交战权。因此,日政府不仅被禁止行使“集体自卫权”,军力发展也受到限制。安倍政府已通过解释宪法的方式,曲线解禁了集体自卫权。此次修法绕开了宪法,不仅为解禁问题奠定了法理基础,更为解除对日军力发展的束缚奠定了法理基础。今后,日军事行动将不再局限于“自卫”范畴,自卫队距国防军的角色转变也仅有一步之遥。未来,日本很可能以此系列法案为依据,加速修宪扩军步伐,推动军事外向化进程,以海外派兵需要为由扩充军力规模、研发新型武器装备、降低动武门槛,其综合作战能力将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新安保法的通过使安倍政府掌握了自由裁量权,未来卷入战争的风险有所上升。尽管安倍多次强调安保法案并非“战争法案”,但由于其内涵过于模糊,法案提及的“存亡危机事态”、“重要影响事态”、“灰色事态”等界定不清,给安倍政府提供了自由解读空间,其可根据需要进行裁量,从而增加了日本卷入战争的风险。即使新法规定了国会审议的程序,但由于执政联盟控制了参众两院主导权,相关军事行动终将获得批准。

与此同时,日本借机强化了与美国的安保同盟关系,谋求联合干预地区事务。2015年,日美时隔18年再次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4月27日,两国在纽约举行日美外长、防长“2+2”磋商后,正式公布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提出要构建“无缝、强力、灵活、高效”的同盟协调和联合应对机制。

由此,日美两国向“军事一体化”迈出了一大步,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日本自卫队对美国军事行动的支援范围大幅扩大,从日本“周边”扩展到全球。二是日美军事合作实现“无缝链接”;新《指针》强调,日美不论在平时还是战时都要进行联合防御。三是日美防卫合作的领域和层次都得到了拓展;新《指针》增加了离岛防卫、太空、海洋、反导等方面的合作内容。四是日本自卫队对美军的支援不再仅限于提供武器、弹药、油料等后勤支援,还可以直接进行战斗支援。五是日美两国间的情报收集共享和协同指挥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新《指针》提出,日美将建立一个在内阁层级运行的“联盟协同机制”,从两国外交部(外务省)、国防部(防卫省)和国务院(内阁)派出代表,在从和平到应急事态的各种场景中实现“无缝响应”。六是新《指针》要求拓展地区双边和多边合作,尤其是与韩国、澳大利亚、东盟的合作,加强伙伴能力建设。

10月27日,美军“拉森号”导弹驱逐舰进入南沙群岛渚碧礁与美济礁附近12海里水域航行。

南海局势更趋复杂,中美博弈有所升温

2015年,针对中国大规模进行南沙岛礁建设,美国在高调宣示其南海政策主张、强势对华外交施压的同时,从幕后走上前台,直接插手南海问题,加强了对南沙群岛的抵近侦察和军事威慑,中美之间发生海空军事摩擦的风险有所增加。

在南海问题上,中方一直强调,坚持同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同东盟国家一直致力于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南海局势总体是稳定的。但是一些国家刻意渲染地区紧张局势,目的是制造混乱,以便插手南海事务,对此中方坚决反对。

就美国来看,一方面,美方反复强调其单方面在南海问题上的五项主张:一是南海争端不能依照国力强弱解决;二是任何一方都不能在南海进行填海造地等举动;三是南海争端应通过国际机制进行裁决;四是南海航行自由须得到保障;五是美将继续与其他国家合作推动建立“南海行为准则”。(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今年8月也曾提出中方在南海问题上将奉行“五个坚持”,即坚持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好分歧,坚持维护南海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坚持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编者注)同时,美高官不断妄言指责中国南沙岛礁建设,并强调提高应对南海突发事件的能力。7月17日,美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向盟国保证,美国海军将在南海地区部署更多作战舰艇,准备随时应对任何紧急状况。

另一方面,美国多次派舰机对中国南沙岛礁实施抵近侦察。5月20日,美军1架P-8A反潜巡逻机抵近南沙群岛渚碧礁、美济礁和永暑礁实施低空侦察时,搭载一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进行现场实时报道。该记者随后在网站上公布了美军机所获中方岛礁建设情况的视频及美军机遭中国海军广播驱离的音频。这是美国国防部首次允许媒体参与侦察活动,旨在提升外界对中国岛礁建设所带来的“挑战”和美国“强烈反应”的关注。7月18日,美军1架P-8A反潜巡逻机搭载美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在南海上空侦察了7小时。10月27日,美军“拉森号”导弹驱逐舰进入南沙群岛渚碧礁与美济礁附近12海里水域航行。12月,美军一架B-52轰炸机飞入南沙群岛华阳礁上空2海里范围内。这一系列挑衅举动引发了南海局势升温。

此外,美国继续支持、鼓动东南亚盟国在南海开展针对中国的行动。一是极力支持菲律宾向中国挑衅。美反复表示支持菲控制黄岩岛、侵占仁爱礁、强推仲裁案;并高调与菲举行战略磋商,加强与菲在南海的军事合作,实施联合军演,增加对菲军事援助;还多次承诺“如果中菲在南海发生冲突,美将按照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和加强防务合作协议保护菲免受攻击”。二是鼓动、怂恿日本派舰机赴南海巡逻。美国鼓动日本自卫队尽快派舰机赴南海巡逻。美海军第七舰队司令托马斯称,为制衡中国在南海地区越来越强大的海上力量,美支持日本自卫队将巡逻范围扩大至南海。美国防部长卡特、新任美太平洋总部司令哈里斯表示,美强烈期待日本自卫队基于新《美日防卫合作指针》,辅助美军在南海中国填海造地海域实施巡逻。美国务院发言人也声称,美欢迎日尽快派舰机赴南海巡逻,并认为此举有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三是敦促韩国公开指责中国在南海的行为。6月上旬,美助理国务卿拉塞尔等称,“韩国在南海问题上存在巨大利益”,并敦促韩国公开指责中国在南海的行为。此外,美还鼓动东盟国家在应对南海局势时统一立场,在南海进行联合巡逻,并尽快与中国谈判达成“南海行为准则”。

总而言之,2015年的世界军事安全形势呈现大国博弈继续上升,地区热点持续发酵的鲜明特征,从而加剧了中东、东亚等地区的紧张局势。展望2016年,全球军事安全领域或面临更多不稳定和不确定性,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或将面临更大挑战。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