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问答】人眼看出去的世界有色差吗?

2015-12-23 16:02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问:显示器有色差,人眼看出去的世界会有色差吗?

答:人眼也是存在色差的。

色差又称色像差,是透镜成像的一个严重缺陷,简单来说就是颜色的差别,只会发生在以多色光为光源的情况下,因为单色光不产生色差。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400至700纳米,不同波长的光,颜色各不相同,其通过透镜时的折射率也各不相同,这样物方一个点,在像方则可能形成一个色斑。色差一般有位置色差,放大率色差。位置色差使像在任何位置观察,都带有色斑或晕环,使像模糊不清,而放大率色差使像带有彩色边缘。

显示器的色差一般都能被人识别出来,看上去有种“颜色不正”的感觉。那么人眼存在色差么?

其实不同人的眼睛也是有色差的,主要是由人眼结构上的细微缺陷带来的结果。

人眼的视觉过程可简单概括为:首先,由物体发出或由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产生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倒像;然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经过视路神经传导至大脑视中枢,回转为我们主观上看到的正像,形成视觉。作为视觉成像的人眼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光学缺陷。现如今,针对人眼各种类波前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以及人眼成像质量进一步改善的研究开始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焦点。其实早在十七世纪七十年代,牛顿就发现了人眼光学系统存在色差的现象。

当今科学界将人眼的色差分为两类:横向色差和轴向色差,目前对轴向色差的研究已经较为充分,然而,对横向色差的测量还多为主观式的测量方式,迄今尚无针对人眼色差进行客观完善测量的仪器。

目前,人眼消色差系统的设计一直是视光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以前有些传统的消色差系统在矫正边缘横向色差方面存在着缺陷,有些体积和重量变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当今科学家们的努力研究。

其实人眼色差的变化也是LASIK屈光手术效果的一个评价标准,而对于LASIK手术后人眼横向色差的统计结果尚无报道。

(马儿 吉林大学医学硕士)

问:过敏性鼻炎如何预防?

答:避免接触过敏原,及时进行治疗。

鼻炎分为过敏性和非过敏性鼻炎。春天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大量的花粉、尘螨等过敏性物质随风飘散,导致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开始犯病,出现严重的鼻塞、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鼻部症状,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

现代社会经济状况好了,生活条件改善了,鼻炎患者,特别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却多了。我们国家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在10%至20%。

像上海、北京这种现代化大都市,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患病率更高,特别在儿童身上更为普遍。这种过敏发病率的增加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的持续紧张、环境污染等密切相关,估计未来随着雾霾天的常态化和春季花粉、尘螨的飘散,过敏性鼻炎的发病还会增加。

过敏性鼻炎病人的最大特点是对空气中某种物质特别敏感,如遇花粉、冷空气等,出现连续不断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有的人还有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现象,对青少年的学习和智力发育尤其不利。另外,鼻炎、鼻窦炎还可引发中耳炎、睡眠打鼾、哮喘等严重并发症。

过敏性鼻炎可以说是一种富贵病,以前常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实际上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适当地接触尘埃、泥土等携带细菌的物质其实对免疫系统是一种锻炼。现在的家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干净,吃穿更是如“消毒”般注意,一旦生病就马上用消炎药,而且要求见效快、效果好,客观上导致身体免疫系统得不到足够锻炼,对外界细菌抵抗力降低,形成易过敏体质。所以说,过于卫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提高患上过敏性鼻炎的几率。

另外,抗生素用得过多、过滥致免疫系统紊乱易过敏。目前不少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里都宝贝得很,一旦有点感冒什么的就吃药打针,而现在全市甚至全国都存在抗生素应用泛滥的情况。过敏性鼻炎是鼻子暴露在过敏原的环境下,刺激到免疫系统而产生反应的结果。而抗生素过多的后果之一就是免疫系统紊乱。

过敏性鼻炎早期干预的方式主要有:1.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出门佩戴口罩、避免花粉接触、床上用品衣服等多晒太阳以便除螨等;2.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如抗过敏药物口服和喷鼻;3.阻断过敏性鼻炎发展成为哮喘。如:儿童及早进行免疫治疗。

“过敏性鼻炎的儿童要早期干预”。儿童过敏性鼻炎发病率过高的话不仅会导致生活质量、学习成绩甚至个性发育受到影响。更关键的是,过敏性鼻炎容易引发哮喘,国外有研究发现患过敏性鼻炎的儿童将来发生哮喘的机会增大了5倍以上。一旦得上了哮喘,基本上意味着背上了药罐子,这将是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李华斌 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鼻和过敏亚学科带头人、副主任医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