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位女科学家获今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澎湃新闻记者 邢春燕
2015-12-23 18:31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12月22日,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彭新华、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教授胡海岚、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员王玲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吴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李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郭旺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第四军医大学神经外科教授杨倩等9位青年女科学家获奖。

这9位科学家平均年龄35.8岁,年龄最大的1970年1月出生,年龄最小的1982年1月出生。她们中既有硕果累累的知名科学家,也有异军突起的“80后”新锐。她们的研究领域涉及宇宙空间的物理探索、神经细胞的基础研究、量子计算、利用流星余迹通讯、情绪解码以及癌症治疗等方面。

据悉,本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委员会共由38位院士组成,中国科协荣誉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院士担任主任。共有98个单位和17名专家提名有效候选人172位。经过严格的评审,9位女科学家得票超过半数,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身处“谈癌色变”的时代,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丽华专注蛋白质分析,捕捉癌细胞转移的蛛丝马迹,实现肝癌等重大疾病的临床诊疗突破。“以肝癌高低转移细胞株为例,我们利用自己发展的规模化蛋白质定量分析技术,发现高转移细胞株与低转移细胞株之间有161个蛋白质存在差异表达,其中就有促进和抑制肝癌转移的重要蛋白质。”张丽华说,“只要能调控这些蛋白质的表达,就有希望降低肿瘤细胞的侵润和转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力。”

张丽华既是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也是该所生物分子高效分离与表征研究组组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80后研究员吴晨,是这一奖项设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吴晨和她的团队发现了14个存在于中国人体内的食管癌“易感基因区段”。“以如今的基因组学技术,对人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已经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这让我们的研究工作告别了盲人摸象的时代,不再只是根据基因片段做出判断,而是站在全基因组的角度进行分析。”吴晨说。虽然这是一部由巨量碱基对组成的庞大天书,但在吴晨看来,这更像一张宝贵的、可供查询和标记信息的地图。“正如人们必须先有电子地图数据,然后才可以搜索指定地点、规划和标记出行路线一样。”

吴晨和课题组的工作人员对人类全基因组的近60万个位点进行了扫描,最终发现了14个和食管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的基因位点。

“云计算”、“车联网”、“大数据”等新概念深入人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彭新华教授正在研究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开发,这将对大数据产生革命性影响,为人类提供无限计算的基础。彭新华是量子计算分解质因数最大数的世界纪录的保持者,经过刻苦钻研,她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探测虚磁场中绝热模拟量子方针的实验研究,直接观察到了统计物理中至今被认为理论的非物理的李-杨零点;提出了新的确定性地、有效地解决无平方因子整数分解经典难题的Gauss sum量子算法;完成了整数“21”和“143”的量子绝热分解;通过演示一系列重要的量子算法,验证了量子计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彭新华教授所在的研究团队在核磁共振量子模拟机上成功模拟了9 自旋的Ising铁磁模型,首次在实验上直接观测到该系统的李-杨零点,并通过这些零点研究了系统的自由能和相变现象。

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的胡海岚教授专注研究情绪疾病的脑机制,为探寻抑郁症的深层发病机制,胡海岚团队从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出发,通过蛋白定量质谱分析,电生理以及行为学等多种科学手段,首次证实了抑郁症的发生和大脑内“βCaMKII”的蛋白激酶分子密切相关,它是调节神经活动的重要蛋白,当它出现在大脑中负责传递奖赏信息的核心区域并且表达水平过高时,就会抑制快乐因子“多巴胺”的分泌,并且充当失望使者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大脑,导致了快感缺失与行为绝望,这也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该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胡海岚研究组的研究成果提示了一个新的抑郁模型:在诱导抑郁的压力刺激下,外侧缰核中 βCaMKII 的表达上调并通过促进 GluR1 进入突触等变化导致缰核过度兴奋,从而增强了外侧缰核对下游脑区腹侧被盖区VTA与中缝背核DR的抑制,进而导致了快感缺失与行为绝望。

胡海岚研究组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大脑中的外侧缰核中 βCaMKII 分子的表达水平对抑郁的产生有关键作用。图中描绘了外侧缰核(图中绿色示意部分)与两种情绪状态下的老鼠。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说,受表彰的青年女科学家是广大女科技工作者中的优秀代表。她们活跃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一线,瞄准学科发展前沿,以女性的执着和坚韧,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尚勇指出, 目前我国从事科技研究、开发、传播和应用的女科技工作者已逾2400万,她们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前不久,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了我国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大幅提升了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是对全国科技工作者的巨大鼓舞,更是女科技工作者的骄傲。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欧莱雅中国于2004年联合设立,是欧莱雅-联合科教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的发展和延伸,激励女性投身科学。“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每年评选9位在基础科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4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女科学家,其中,至少有1名(不限于1名)来自西部地区,向每人颁发奖金10万元人民币。12年来,共有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05位女性获得此项殊荣。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