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军:希望2016年是中国经济本轮周期中最差的一年

澎湃新闻记者 陶宁宁
2015-12-23 18:26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12月23日,在上海举行的“寻找最佳生活场景”主题的“升级中国·战略项目发布会”现场。

“希望2016年变成这些年来中国经济最差的一年。”12月23日,在新浪新闻“升级中国·战略项目发布会”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表示,从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可以看出2016年的政策调整非常具体,力度很大。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2016年的中国经济将继续经历转型的阵痛,经济很可能会更困难。“但只要改革决心足够坚定,中国经济触底回升是可以预见的。所以我说,希望2016年是最差的一年。”

知名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读书出版人吴晓波也在发布会上阐述了自己对于供给侧改革的观点。吴晓波认为,中国迅速崛起的中产阶级消费者正在打破中国制造业价廉物美、成本低廉的旧逻辑。“那些低质量提供劣质商品的企业应该迅速离开中国,他们基本上就是中国制造业的负能量。”

明年将有大量企业被淘汰

张军指出,债务积压是中国经济当前遇到的一大严重问题。而更严重的是,在债务积压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在2002年至2012年间却没有出现过大的调整,大量的问题在长期的高速增长中被掩盖,风险也越来越高。

“大家都说中国应该有一次危机,这次危机很重要。”在张军看来,由于未经过大调整,当前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必然很大。

张军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现阶段的问题依然出现在需求侧,尤其是“三驾马车”中的投资与出口两项。“我们现在强调供给侧改革,需要注意的是,供给侧的改革并不会马上带动经济增速,相反,由于改革的深入,还会暂时性地使中国经济增速降得更低。”

张军说,供给侧的调整,意味着要加大调整力度,“就是关停并转。那些负债比较高的、资不抵债的、又不在政策范围之内的,我想明年会有大量的企业会被淘汰。”

张军说,虽然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报中没有提到“下行压力”一词,但他并不认为明年的经济下行压力会减轻。“但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我倒是希望明年会是中国经济最差的一年。”

现在好企业都活不下来,货币政策不可收紧

不过,张军强调,在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依然要稳住需求,特别是投资领域的需求。而在货币政策方面,虽然要通过调整让僵尸企业退出市场,但并不应该据此收紧货币政策。“现在好的企业也活不下来。”

“(适度放松货币政策)看上去似乎是让那些僵尸企业活下来,但是实际上是为了让那些更有活力的企业活下来。”张军指出,货币政策的工具很多,在调控上可以更精准,对僵尸企业仍然起到一定限制。

在财政政策方面,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传出消息,将提高财政赤字率。但一面是债务危机,一面提高赤字率,会不会加剧政府债务问题?

对此,张军解释,目前问题较大的是地方政府的债务,而中央政府的债务情况则仍然比较良好。两者之间尚没有矛盾。

城镇化已成为头等大事

此外,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中特别强调了要用户籍城市化来消化房地产库存。对此,张军分析,城镇化已成为了头等重要的事,从需求侧、供给侧两个角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城市化的速度比较慢,特别是户籍城市化的速度比较慢,中国户籍城市化率不到40%,这是非常低的。”张军称,中国的城市化率要在5年后提高到45%的目标,每年就要有1.3个百分点的提高。

但张军透露,即使按照每年有1600万人转户的数量来计算,城镇化的过程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吴晓波:那些低质量企业就是中国制造业的负能量

在新浪新闻“升级中国·战略项目发布会”上,吴晓波则用例子阐述了他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供给侧改革的观点。

吴晓波提起了他的一篇关于中国人在日本买马桶盖的随笔,这篇随笔曾引起很大反响。在吴晓波看来,去日本买日化品的这部分中国消费者正是这几年中国崛起的中产阶级:他们愿意为好的性能买单,他们不太相信广告,而相信口碑。

吴晓波说,中国目前的中产阶级大约是1亿多人,且在不断增加,这部分人支撑了中国服务业的消费端。“所以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或者供给错配是被价值控制,中国的消费者一致认为花很少的钱可以买到很好的商品,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觉。”吴晓波指出,随着中国消费人群中中产阶级消费者人数不断增加之后,制造业价廉物美,成本低廉的逻辑也被打破了。

“那些低质量、提供劣质商品的企业应该迅速离开中国,应该被淘汰,其实他们不是僵尸,他们基本上就是中国制造业的负能量。未来的几年内就是一个大规模的淘汰时期。”吴晓波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