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腾讯小米360等六大互联网公司联名呼吁运营商打击流量劫持

澎湃新闻记者 杨鑫倢
2015-12-25 11:09
来源:澎湃新闻
10%公司 >
字号

目前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流量劫持方式主要分为两类。 杨一 澎湃资料

12月25日,中国6家互联网公司通过一纸声明集体向电信运营商喊话:请严格打击流量劫持!

腾讯、奇虎360、小米科技、新浪微博、美团大众点评、今日头条等六家互联网公司共同发表声明,抵制流量劫持等违法行为,暗示运营商监管不力,呼吁对方严格打击,并保留进一步采取联合行动的可能。

6家互联网公司主要针对的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流量劫持。声明直指,流量劫持和偷卖流量中,已有多项证据直接指向某些机构,涉嫌违反《电信条例》等中国法律。

什么是流量劫持?如果你被强制访问某些网页,如果你在App内浏览网页时出现弹窗,那么你很有可能遭到流量劫持。

以微信为例。曾有用户反映,其在使用中国移动网络时,查看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时,在页面底部始终悬挂着类似狗皮膏药的广告,广告内容则是订购该运营商的流量加油包。

微信内部人士称,这种运营商在底层安插的“狗皮膏药”,网络内容提供商也无法删除。

美团方面也表示,解决流量劫持问题,目前抵制应对方法很有限。后续会使用https(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来做一定的防止,但也不能最终根治。

有网友质疑:“用移动4G,时不时能在网页里或者内嵌网页的App里看到这个界面。页面右下角经常出一个移动的图标,点开就是这个界面。 难道是移动劫持了我的网络链接,直接往页面内容里注入的?移动也太过份了吧?”

目前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流量劫持主要分为两类:

1、域名劫持。表现为在用户正常联网状态下(如3G、4G和WiFi等状态),目标域名会被恶意地错误解析到其他IP地址上,造成用户无法正常使用服务。

2、数据劫持。对于返回的内容,会在其中强行插入弹窗或嵌入式广告等其他内容,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对用户体验构成极大伤害。

流量劫持不仅让用户受损,也让相关互联网公司的商誉和利益被严重伤害。同时,劫持流量者提供的信息服务,完全脱离监管,可能传播诈骗、色情等低俗甚至严重违法信息。

发出声明公司中的一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该公司这个月流量劫持情况尤为严重。上个月,关于流量劫持的用户投诉率是10%,而现在这个数字达到了50%。

微博和美团相关人士也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流量劫持的情况比较明显,时有发生。第三方监测数据表明,包括三大运营商在内,美团大众点评网流量的1%到2%都会发生劫持。

据中国网12月22日报道,工信部数据显示,2015年底,境内被DNS(域名解析服务器)劫持的网站数量继续攀升。2015年10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0%,达到历史高峰。

工信部称,经查证,电信运营商再陷“DNS劫持门”。

所谓电信DNS劫持,是指电信运营商对其所管辖区域的DNS服务器做了某些明显违背互联网规范的行为,有时运营商个别人员在利益诱惑下,也会在其所控制的范围内操作此事。

今年5月,百度曾联合重庆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DNS流量劫持案,两名犯罪嫌疑人均为重庆电信正式职工,他们利用职务之便,通过技术手段非法劫持流量,与私营广告主串通谋取私利并损害用户利益,不到半年时间涉案金额即高达150余万元。

除了DNS劫持外,还有ARP攻击、DHCP钓鱼、WIFI伪热点、WLAN伪基站等,都可以实现流量劫持。流量劫持可能是运营商所为,也可能是某家网站竞争对手所为。

“流量劫持和垃圾短信一样,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情况,因为利益驱使,运营商没有动力去拦截。”腾讯内部人士称。

声明称,“打击包括流量劫持在内的违法行为,不仅关乎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也是包括运营商在内的所有游戏参与者的义务和责任。”

作为应对,六家公司在对恶意劫持做技术识别和拦截之外,正向有关监管部门报案。

小米方面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我们都是受损者,在这个方面诉求一致,希望更多公司站出来维护权益。”

据悉,声明发出后几个小时内,几家互联网公司主动找上门,希望加入声明者的名单。

截至发稿,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三大电信运营商对此尚无回应。

(澎湃新闻记者 周玲 闫鹏飞 对本文亦有帮助)
以下为《六公司关于抵制流量劫持等违法行为的联合声明》全文:

我们六家公司(今日头条、美团大众点评网、360、腾讯、微博、小米科技),在此联合表达共同诉求:呼吁有关运营商严格打击流量劫持问题,重视互联网公司被流量劫持,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进一步说明,目前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流量劫持方式主要分为两类:

1、域名劫持,表现为在用户正常联网状态下(如3G、4G和WiFi等状态),目标域名会被恶意地错误解析到其他IP地址上,造成用户无法正常使用服务。

2、数据劫持,对于返回的内容,会在其中强行插入弹窗或嵌入式广告等其他内容,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对用户体验构成极大伤害。

放任流量劫持将带来以下严重后果:首先,遵守市场规则的公司不能得到褒奖,商誉和利益被严重伤害,而违法违规者却受到鼓励;其次,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意味着和我们之间形成严格的服务契约,流量被劫持,等于用户不能得到约定服务,从而导致利益受到损害;第三点,也是最让人忧虑的地方在于,我们提供的信息服务,都是依照国家法律,并在有关职能部门监管下完成,而劫持流量者提供的信息服务,完全脱离监管,甚至可能传播诈骗、色情等低俗甚至严重违法信息,如任由非法劫持泛滥,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上述两类劫持和偷卖流量等行为,已有多项证据直接指向某些机构。鉴于劫持行为已涉嫌违反中国法律,如《电信条例》等,因此,我们在对恶意劫持做技术识别和拦截之外,也向有关监管部门报案。

我们发表联合声明,是为引起全社会重视,我们不排除视事态发展,进一步采取联合行动的可能。

最后,我们再次呼吁,打击包括流量劫持在内的违法行为,不仅关乎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也是包括运营商在内的所有游戏参与者的义务和责任。我们期待社会各界充分重视问题的严重性,采取共同措施抑制劫持,共同打造一个健康、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

特此声明!

联合声明企业(按汉语拼音首写字母排序)

今日头条、美团大众点评网、360、腾讯、微博、小米科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