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亚投行候任行长:员工打破“铁饭碗”,明年年中或批首笔贷款

新华网
2015-12-25 21:08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亚投行候任行长金立群

没有开业仪式,没有嘉宾云集。

12月25日下午,官方发布消息,由中国倡议、57国共同参与组建的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亚投行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带有明显的新时代的特征。”一个冬日下午,北京金融街一栋高层写字楼内,亚投行候任行长金立群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这是亚投行成立筹备工作进入倒计时的紧张阶段。金立群日程繁忙,原定4点的采访,因下午两场会议延长而推迟。近5点,金立群办公室的大门向记者打开。

这是一间方形办公室,两面落地窗户。墙上悬挂世界全图,办公桌、会议桌上摆放着地球仪。几个书柜、桌上、甚至地上都堆满了书,其中不少英文、法文原著。书柜上,几张金立群与世界政要的合影,无声讲述着这个崭新机构自筹备以来与外部世界的精彩故事。

“中国领导人发起倡议成立亚投行,展示了中国是一个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应承担更多义务,不仅自己发展,还要考虑周边邻国的发展。”金立群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得到了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的支持,也得到很多现有成员国的双边援助。中国发展到今天,必须考虑该为世界做什么贡献,这就是创立亚投行的初衷。”金立群说。

在他看来,亚投行创立有两大必要条件,一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强烈需求,一是中国顺应地区需求的强烈意愿。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倡议,到今天亚投行正式开张。2年多时间,一个多边金融机构从无到有。为什么筹建进程会比较顺利?金立群将其归因为:中国与相关国商谈时表现出来的诚意、民主作风和专业水准。

他说,筹建过程中,中国没有以老大自居,而是表现了公开、透明、包容和民主协商的作风工作。中国政府为银行的创办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并给予其他种种便利。在筹建过程中,多边临时秘书处广泛吸收国际专业人才,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的国际机构工作经验的一流专业人员。他们对发展事业满腔热情,专业水平领先,工作一丝不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在非常短时间内完成了一整套高质量的开业所必需的政策文件,从而使这么多意向创始国的代表很快达成一致,在原则上认可了这些政策文件。”金立群说。

“整个过程,是国际社会逐步加深对中国倡议认识和理解的过程,而要实现这样的认同,我们的所作所为必须令人信服,这非常重要。”金立群说,“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我们在运营管理亚投行时会继续这样做下去。”

2016年1月,亚投行将举行首届董事会和理事会,届时金立群将由理事会正式任命为亚投行第一任行长。

金立群深耕金融领域35载,历经中国财政部副部长、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中投公司监事长、中金公司董事长等角色转换,亚投行候任行长的身份,无疑开启了他人生的一段崭新旅程。

一个小时的采访接近尾声,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这是一个约定的国际电话会议。

记者收拾设备之时,金立群已快步回到办公桌边,拿起听筒,用一口纯正的伦敦口音英语与电话那头交谈。

透过落地玻璃,窗外已夜幕降临,金立群的话仍在耳际回响:“办好、管好亚投行不是个人的荣誉,而是国家的荣耀。”

延伸阅读

金立群详谈六大焦点

亚投行首个项目会“花落何处”?何时启动吸纳新成员?招聘员工有何要求?围绕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金立群一一作了解答。

1 “筹建亚投行,中国没有以老大自居”

自2013年10月中国领导人提出亚投行倡议,到如今亚投行正式成立,亚投行缘何能如此迅速在两年多时间里从倡议变为现实?

“成立亚投行,是为了支持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持久繁荣的亚洲,将为世界各地有竞争力的企业提供广阔市场,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金立群说,“正是亚投行倡议的互利共赢特点,得到许多域外发达国家积极响应。”

在金立群看来,筹建亚投行进展顺利,还在于我们同相关国家商谈时表现出的诚意、民主作风和专业水准。

“我们把亚投行的宗旨和定位表述得非常清楚,各方感到这家银行会有所作为。代表中国政府的财政部作为牵头部门,对我们多边临时秘书处鼎力相助,为银行的筹建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秘书处广泛吸收国际专业人才,研究和起草法律文件和其他各项政策文件。”金立群说。

他指出,在筹建过程中,中国没有以老大自居,而是同其他各意向创始成员共同商定《亚投行协定》和其他银行法律和政策文件,这种公开、透明、包容和民主协商的作风,赢得了各国的信任和支持。

金立群认为,亚投行筹建的过程,是国际社会逐步加深对中国倡议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要实现这样的认同,我们的所作所为必须令人信服,这非常重要。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我们在运行管理亚投行时会继续这样做下去。”

2 首笔资本金30天内缴付

亚投行成立,各国资本金是否已缴纳到位?根据《亚投行协定》,银行法定股本为1000亿美元,法定股本分为实缴股本和待缴股本,其中实缴股本为200亿美元,待缴股本为800亿美元。

金立群介绍,成员的实缴资本分5次缴清,第一次缴付应在协定生效后30天内完成,第二次缴付在协定生效期满一年内完成,其余3次将相继在上一次到期一年内完成。

他指出,亚投行的宗旨是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互联互通,创造财富,推动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增强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发展挑战。亚投行将为上述目的提供融资。

3 2016年年中有望批准第一笔贷款

面对巨大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亚投行未来投资领域包括哪些?首个项目会“花落何处”?

金立群说,初期重点融资领域包括能源与电力、交通和电信、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供水与污水处理、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以及物流等行业。亚投行成立后将召开董事会讨论银行的贷款政策,包括项目融资标准。有关政策文件将在董事会批准后对外公布。

“亚投行支持的项目必须在财务、环境和社会上具有可持续性。”金立群透露,秘书处一直在积极做项目储备工作,并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就项目联合融资保持着密切沟通。亚投行计划在2016年年中左右批准第一批贷款,其中有自己独立评估和融资的项目,也有与世界银行和其他多边开发银行等联合融资的项目。

对于外界关注的能源项目,他说,亚投行管理部门将尽快制订能源贷款政策,并递交董事会决策。面对亚洲地区旺盛的能源需求,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等严峻的问题,将是巨大的挑战。亚投行管理部门将会根据董事会的决策,来确定是否为有关成员国提出的燃煤发电和核电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亚投行将会综合考虑和平衡成员国的诉求和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做出合理的决策。

4 正式成立后启动吸纳新成员

目前,亚投行有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何时启动吸收新成员?

金立群说,各意向创始成员国商定2015年3月31日为吸收意向创始成员的截止日期。之后,新成员的加入申请需由理事会投票决定。由于理事会在亚投行正式成立后才能组成并合法行使权力,吸收新成员需待亚投行正式成立后才能启动。

“亚投行坚持以开放、包容的原则吸收新成员,对有兴趣并承认亚投行章程的国家表示欢迎。”金立群说,亚投行新成员资格向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成员开放。符合申请成员资格的申请国家或经济体经理事会特别多数(即理事人数占理事总人数半数以上、且所代表投票权不低于成员总投票权一半)投票同意后,可成为亚投行成员。

针对外界关于中国“一股独大”的质疑,金立群作了澄清:各成员国的股份和投票权是根据协商同意的公式计算的;设立基础投票权,是为了照顾经济体量较小的成员的话语权。目前,中国占有的股份和投票权,是其经济总量使然,并不是中国刻意谋取的。中国无意谋求一票否决。今后,随着新成员的加入,中国和其他创始成员的股份和投票权比例均会相应逐步稀释。

5 员工全球择优竞聘,没有“铁饭碗”可捧

什么样的员工能胜任亚投行工作?金立群提出三个基本条件——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品行端正,清正廉洁;要有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业绩;要有敬业精神,对开发事业充满热情,忠于亚投行。

他透露,亚投行根据精干、高效的原则设置内部机构,按照公开、透明和择优原则招录银行员工。

“亚投行不设国别限制,任何国籍的人均可申请竞聘亚投行专业职位;亚投行没有铁饭碗,对所有岗位实行合同制(含1年试用期),达标者可以续聘。”金立群说,所有求职申请都必须通过亚投行人事部门的统一平台进行。对于专业人员岗位,亚投行制定了严格的聘用原则和程序,申请人要经过考试。

6 不追求盈利最大化,对腐败零容忍

亚投行是否会像商业银行一样注重盈利?金立群说明,亚投行作为一家多边金融机构,其投资项目必须盈利,以保证银行的财务可持续性;但其开发机构的宗旨和性质又决定了银行不以追求盈利最大化为目标。

对于亚投行运营模式,金立群介绍,亚投行不设常驻执行董事会,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董事会原则上每年召开四次会议,如有需要,可以增加开会次数,并尽量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举行视频会议。他特别强调,董事会和管理部门职权划分明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人事招聘和采购政策上,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充分竞争;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上,严格遵循精干和明确分工的原则,确保机构在有效防火墙下高效运转。

亚投行还将成立内审部门,审查业务合规、评估银行绩效和监督银行员工的职业和道德操守。亚投行将高度重视环境与社会政策,在工作中将会不断地完善银行的环境与社会框架政策文件。

“银行将对腐败采取零容忍态度。”金立群表示,有信心在银行管理层和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将亚投行建成一个“精干、廉洁和绿色”、具有21世纪先进治理理念的新型多边金融机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