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问答】网传PM2.5致孕妇流产率达70%,是真的么?

2016-01-20 11:39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问:网传PM2.5中碳纳米颗粒能致孕妇流产率达70%,是真的么?

答:这则传闻很不靠谱!

网上有传言称,兰州大学某博士的最新科研成果证明,pm2.5中的碳纳米颗粒对孕妇具有很明显的损伤作用,造成流产率高达70%。这事乍听起来实在是恐怖至极,但回头一想,好像有哪里不对的样子,传言是真的么?

实际上,这个70%出自兰州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放射化学与核环境研究所二年级博士生齐伟的一篇论文,据介绍,他们这一课题历时两年多,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以碳纳米颗粒通过胎盘屏障及其对妊娠小鼠的影响为模型,深入研究了碳纳米颗粒对孕体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碳纳米颗粒能够通过胎盘屏障并进入胎儿体内,造成胎盘损伤,具体表现为孕酮激素分泌量下降,雌二醇分泌量上升,同时,致使胎盘内血管数目减少,血管管径变窄,进而造成胎盘对胎儿供养能力下降;因此,致使胎儿心脏和脑组织(心脏、脑在胎儿发育期耗氧量较大)产生病变,进而延迟胎儿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胎流产。

但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该项目是研究“高浓度碳纳米管对妊娠小鼠有害”的实验,碳纳米颗粒虽然是PM2.5中的成分,但并不完全等同于PM2.5;其次,实验方式并非采用自然呼吸,而是注射;最后,向小白鼠注射的量是每只500毫克,而人类每天吸入的量一般在几微克以下,实验用量跟人类的自然吸入量根本不存在可比性。

可见,“PM2.5致孕妇流产”的传闻是被媒体误读的产物。齐伟自己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呼冤枉。他说,网上的报道并没有采访自己,也没经过作者同意就发了。报道非常不严谨,他对此也很困扰。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超细颗粒物对胎儿的影响虽没有如此之恐怖,却也不应该被完全忽视,所以笔者认为,在空气状况较差的地区,孕妇最好还是应该尽可能待在室内,如果有不得不出门的情况,须正确地戴上符合标准的口罩。

(马儿 吉林大学医学硕士)

问:过敏性鼻炎需要治疗吗?

答:一旦患上了过敏性鼻炎,就需要积极防治,因为过敏性鼻炎会诱发多种并发症。

人们普遍认为,过敏性鼻炎在春秋季节多发,但是季节、环境、饮食、自身免疫力低都可能成为过敏的诱因。春季一直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主要和各种花粉、虫螨传播最广泛有关。还有一部分患者,常年都可能发作过敏性鼻炎,即使在夏天,人们逐渐使用空调,如果不注重及时地通风,导致房间内的空气不流通,引起过敏原大量的积蓄,就会诱发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最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之一,可导致许多疾病并发,尽管不能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随着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过敏性鼻炎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全球性人们关心的健康问题,影响10%~25%的人口。

该病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去医院检查可以发现鼻黏膜苍白水肿,鼻道及鼻底可见清涕或黏涕。一旦患上了过敏性鼻炎,就需要积极防治,因为过敏性鼻炎会诱发多种并发症,较为严重的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过敏性支气管炎等,长期不愈还可以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后果就严重了。据不完全统计,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约40%以上的人伴发过敏性哮喘,而哮喘患者70%~85%同时伴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还可以伴发过敏性结膜炎,出现眼痒、流泪和眼分泌物增多。

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应该到医院做过敏原皮试或血清学检测,了解自己对哪些物质过敏,在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外界因素刺激,平时做到心情愉悦,适当减压,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用冷饮、冰激凌、可乐、冰凉水果、苦瓜等冰凉食品或较寒性食物。空调滤网要定期清洗,空调房应定时开窗透气。地毯和各种棉织品要定期清洗并拿到阳光下晾晒。外出旅游时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出游时可随身带好抗过敏药物,提前做好防护工作。过敏性鼻炎患者尽量避免与花粉或粉尘接触。对于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应该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诊治和正确使用抗过敏药物,控制过敏性鼻炎给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防止延误治疗所导致过敏性哮喘发作,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余少卿 上海市同济医院耳鼻咽喉科科主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