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鞍山:以新时代文明实践赋能乡村振兴

2021-08-25 16: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不久前,含山县昭关镇大宣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后方即将派驻期满回原单位。可村民们舍不得他离开!在驻村期间,陈后方带领大家将贫困村转变成“明星村”,还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建立了“大宣美德银行”,引导村民争相比“好”,得到村民们的衷心拥护。全村村民向组织写了挽留报告,并还按下密密麻麻的红手印,希望陈后方继续带领大家向前走。

近年来,正是有一大批像陈后方这样的新时代文明践行者积极推进精神文明扎根乡村,提升了乡村“德治”,带动了产业兴旺,有效推进了乡村文明,做到“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绘就乡村振兴新美景。

文明实践提升乡村德治

和县善厚镇皂角村通过稻虾连作发展特色养殖实现脱贫后,村里自发成立了民间慈善组织“善行银行”,村民平时的点滴善行都以积分形式“储存”到“善行银行”,“大家都来行善积德做好事,既净化了人心,更改善了村风民风。”

如今,“破陋习、讲文明”已深入农民自觉意识;我市乡村基层结合文明实践新特点、新任务,有针对性地把治理高价彩礼、拒绝婚丧浪费、扫黑除恶、学法用法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

为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我市乡村基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间文化、农村广场文化中,积极开展“红色电影进乡村”“送戏进万村”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把农民文化乐园、乡村文化服务中心(站点)村史馆等统一融合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惠民优势、文化优势、便捷优势,引导群众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德治带来乡风文明提升。近年来,全市乡村涌现出500余户星级文明户、300余户美丽庭院示范户,仅2020年以来全市就有5个村镇迈入全国文明村镇行列、26个村镇跻身省级文明村镇。

文明实践带动产业兴旺

在当涂县乌溪镇七房村,有个远近闻名的“红色帮帮团”志愿服务队——村党组织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全村40余名党员技术能手组织起来,为帮扶对象提供蟹苗培育、苗木花卉种植等服务,实现了“能人富”向“共同富”的转变,全村呈现出“大户带小户、强户带大户”共同富裕奔小康的新局面。如今,全村从事虾苗养殖达到650户,占全村户数95%,全村蟹苗收入突破30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万元。

在含山县昭关镇大宣村,村两委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配合下发动村民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对全村低洼地进行改造,开辟出6.17亩新增耕地,并引进稻渔综合混养技术,实施1000只湖羊存栏闭环养殖项目,实现“秸秆饲羊、羊粪返田”的生态循环。在村文明实践站建立起“供销社+电商+公司+农户”平台,共带动农户消费扶贫超90万元,不仅壮大集体经济,还带动了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以前的零收入增长到2020年的36.8万元。

新时代文明实践汇聚起强大力量,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展现出历史担当。

城乡携手共建乡村文明

今年初,含山县陶厂镇卜李村文明实践站联合马鞍山市红围巾公益协会“暖心亭”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共同开展了专项扶贫助困志愿服务活动,为村里孤老和留守儿童送去生活物资以及慰问金。

我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注重引导城区优秀志愿服务资源向乡村流动,做到志愿服务和广大村民现实需求精准对接。在市文明办牵头下,推动市区10个全国和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10个社会认可度高的公益性志愿服务组织,与含山、和县、郑蒲港新区等20个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马鞍山爱心车队与和县绰庙社区开展了共建助老、助困、助学活动;马鞍山义警协助和县华阳社区组建红袖标巡逻队;壹加壹助学协会与郑蒲港新区姥桥镇共同开设了梦想学堂姥桥分站,并帮助当地建设一座移风易俗文化大礼堂,作为集中办红白喜事场所;马鞍山幸福里社工与含山县梅山村共同制定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帮扶计划,通过“一帮一”等活动,让留守儿童自强自立、感受快乐与幸福。

通过城乡携手共建,我市相继打造出和县“梦想学堂”、含山县“红色小板凳”、博望区“山里红”等一批志愿服务优秀品牌,走出了一条契合基层实际、适合群众需求的共建乡村文明之路。

(来源:马鞍山日报)

原标题:《马鞍山:以新时代文明实践赋能乡村振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