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济痕迹〡搞大了的金融,搞好了吗

简容
2016-01-15 17:3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日前,银监会召开了“2016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会上公布了一个数据——截至2015年末,银行业资产总额194.2万亿元。由此,可以计算出过去十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增加了6倍(2003年底银行业资产规模为28万亿元),高于同期GDP近4倍的增长。

可以说,过去十年是金融大增长的十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91年春节视察上海时,说过“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从数据看,这第一句话已经实现,金融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问题是,已经搞大的金融,搞好了吗?

说实话,很难回答。金融好不好的判断标准在哪里?这里以管窥豹,试着选了三个指标来观测。

指标1:剔除金融业增加值的GDP名义增速。这个指标就是想粗略地看看实体经济的增长趋势。危机前(2004-2008),实体经济名义增速平均在18%,危机爆发初期的2009年一度跌至9%,随后在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下,快速回到18%。但自2012年之后,实体增速就一路下滑,到2015年已经降至5%——如果考虑通胀因素,目前实体经济的实际增速可能还要低于5%,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低水平。

指标2:银行业资产年增规模占剔除金融业增加值的GDP的比重。这个指标反映的是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拉动效果。危机前(2004-2008),这个占比平均为30%,换句话说,就是1元的金融投入能够带来3元的GDP增长。现在,这个占比已经升至42%,也就是1元金融投入只带来约2.3元的GDP增长。鉴于经济还在减速下行,可见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贡献越来越低。

指标3: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这个指标就是想看看金融现在在整体经济中的份量。危机前(2004-2008),金融占经济的比重平均在5%,目前已经升至9%。一方面,这说明我国经济结构确实发生了变化,但另一方面,金融升、实体降,也是实情,所谓的“金融空转”还是很严重。

看过上述三个指标,笔者不妨就说说自己窥到的豹——总设计师的第二句话,我以为没有实现。不仅如此,甚至正在向反方向运行——金融是搞大了,全盘却没有活。因为如果实体经济增速长期低于5%,经济转型该从何谈起呢?中国经济真的能依靠金融业单兵突进,就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吗?我觉得不能,因为我实在画不出来那样的图。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