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四风”问题隐身变形:送礼地点转移到停车场、地下车库

张磊/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6-01-17 07:35
来源:澎湃新闻
打虎记 >
字号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近日公布的一组“反‘四风’大数据”显示,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全党上下动真碰硬,敢抓敢管,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党员干部不敢再把不正之风“嘚瑟”在群众眼皮子底下了。然而,仍有部分人恶习难改,玩起了新把戏,耍起了新花样,想方设法让各类“四风”问题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企图逃避监督。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对学员的问卷调查结果印证了上述观点。学员普遍反映,一些“四风”问题隐身变形、花样翻新,“使歪招、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仍然存在——

比如,公款吃喝“逃避检查”,转移到农家乐、高档住宅小区,“家庭式会所”悄然出现;公车使用“改头换面”,挂上了私家牌照,或使用假牌套牌,甚至违规长期借用、租用车辆;公款旅游“声东击西”,以学习、培训、招商等名义外出考察,其间到景点观光或擅自改变行程;收送礼品礼金“瞒天过海”,电子红包、电子预付卡等成为送礼“利器”,送礼地点从单位、家属院转移到停车场、地下车库等。

还有些人在违规发放福利、占用办公用房、操办婚丧嫁娶方面“巧立名目”、“暗度陈仓”、“另辟蹊径”。比如,有的以“加班补助”方式,节假日突击发放补贴,所有干部职工一律享有;有的把办公室隔出一间作为会客室或储藏室,实际面积没有改变;有的在操办红白喜事时,只收礼不宴请,或待风平浪静时将宴席补上。

纠风难,难在防止反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副主任杜治洲表示:“这实际上反映了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就像病毒产生‘变种’一样,正风反腐的方式在变,与之对应,歪风邪气、贪污贿赂的形式也在跟着变,呈现隐蔽化、多样化趋势。”

在杜治洲看来,作风是表、思想是里、制度是根,作风问题的背后是思想和制度问题。一是一些领导干部特权思想严重,居“官”而自傲;二是制度上的不完善和执行不力,给“四风”隐身变形留下了可以钻空子的机会。

惯性思维作怪和纪律意识不强,也是“四风”问题“转入地下”的重要原因。杭州市纪委研究室主任唐小辉表示,一些党员干部没有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的高标准、严要求,没有破除思维定式和行为定式,有的享乐主义根深蒂固,有的存在各种侥幸心理、补偿心理、变通心理。而这归根结底是纪律意识不强,心无敬畏,行为任性。

作风建设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四风”“隐身衣”的存在,表明作风顽疾在高压治理态势之下树倒根存,伺机反弹。如若没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没有紧紧咬住、寸步不让的韧劲,没有剥开“隐身衣”、拆穿“变形计”的行动,“四风”顽疾很可能旧病复发、死灰复燃。

“一定要把‘四风’‘隐身衣’晾晒在聚光灯下。”杜治洲表示,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的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加强群众监督,就打开了“聚光灯”。同时,要扎紧“制度笼”,不断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权力监督的制度,这是“四风”问题的治本之策。

专家表示,利用科技的力量查处隐身“四风”问题,是一个有效手段。当前,有的地方给公车装上GPS定位系统,车开到哪里一目了然;有的推行公务卡制度,实现公款支付可追溯,可倒查;有的建立“‘四风’问题人人拍”平台,既激发群众监督热情,又有利于固定证据。这些都是利用科技手段剥开“隐身衣”、拆穿“变形计”的具体化。

此外,从已被查处的搞不正之风和贪污腐败的人切入,顺藤摸瓜,看看他们和谁在一起吃过饭,搞过小圈子,也是发现隐身“四风”问题的有效方式。

“关键还是严格执纪,对规避组织监督、组织隐秘聚会等情况严厉查处。否则,彻底铲除‘四风’问题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唐小辉表示,执纪者一定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按照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要求,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驰而不息加大查处力度,有多少就处理多少,越往后执纪越严。这样,才能使“四风”问题无处遁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