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金融不能自娱自乐

2016-01-19 19:31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度中国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25年来首次跌破7%,同比增长6.9%。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8%,较危机前的2007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

这几年金融很热闹,起起落落,不管怎样,在经济中的份量越来越重。但实体经济呢?剔除金融业增加值后的GDP名义增速在5%左右,是1980年以来的最低值(即有数据以来最低水平),如果剔除掉通胀因素,可能更低,因为GDP平减指数去年以来一直低于0。

金融的热闹究竟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呢?截至2015年末,银行业资产总额为194.2万亿元。过去10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增加了6倍,高于同期GDP近4倍的增长,但银行业对于经济的拉动力却已经开始趋弱。观察银行业资产年增规模占剔除金融业增加值的GDP比重的变化,可以发现,危机前的2004年至2008年,这个占比平均为30%。也就是说,1元的金融投入能够带来3元的实体经济增长。现在,这个占比已经升至42%,1元金融投入只带来约2.3元的实体经济增长。

所以,宏观管理者一直在强调金融发展不能“脱实向虚”,更不能“自娱自乐”。现在经济运行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就是以金融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经济上行的时候“比美”,经济下行的时候就是“比丑”。为了不成为最丑的,就需要尽力改善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这时候金融无疑就是权势最大的化妆师和美化师,更是魔术师。

问题是,实体经济才是虚拟经济的基础。看看今年开年以来的股市、汇市的表现,就知道了。现在实体经济应该说是创纪录的寒冷,仅靠魔术师的美化显然不够,一定要抱团取暖。尽力、尽快营造实体经济能够抱团取暖的可能性,就是当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最大的政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