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家电网成立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公司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2016-02-02 21:01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中国最大的国有能源企业、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7的国家电网公司(下称国家电网)正加速推动其全球能源互联网构想落地。2月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查询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悉,由国家电网投资、注册资金1亿元的“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已于2015年12月31日获批成立。

工商信息显示,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出任该公司法人,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集团总部管理;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规划;跨国电网互联互通项目开发;投融资和资产运营管理。

全球能源互联网有限公司的成立,可视为国家电网内部全球能源互联网办公室的升级。澎湃新闻从国家电网系统某下属单位及地方电网获悉,新公司的成立较为低调,至今未见到总部下发的正式文件。

根据刘振亚所著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的构想,全球能源互联网将由跨国跨洲骨干网架,以及涵盖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输电网、配电网)的国家泛在智能电网构成。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工商资料截图

“累计投资将超过50万亿美元,形成若干个万亿级投资板块”

2015年11月以来,国家电网马不停蹄在全球范围内主办了三场国际研讨会,分别是2015年11月芝加哥举行的中美全球能源互联网装备研讨会、2015年12月在柏林的中欧全球能源互联网装备研讨会以及1月21日在香港举办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融资高层研讨会。相比于前两场围绕装备展开的会议,近日举行的投融资研讨会透露出国家电网布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更多细节。

据媒体报道,刘振亚在该会议上表示,要汇集国内外力量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集团公司已经成立,将来是三块牌子一套来做这项工作。总部将设在北京,并分别在美国的纽约、欧洲的巴黎、南美的里约、非洲的约翰内斯堡设置全球能源互联网办公室。此外,国家电网还在筹划成立“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

刘振亚称,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覆盖全球的能源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大、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国家电网正在研究推进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和亚洲-欧洲、非洲-欧洲等一批跨国跨洲联网示范项目,愿与各金融机构开展投融资合作。

与此前相同主题会议上着重阐述“什么是全球能源互联网、为什么要构建、如何构建”不同的是,在香港研讨会上,国家电网公司副总会计师李荣华对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商业价值、商业模式、投融资模式等做了更为清晰的阐述。

综合媒体报道,李荣华在上述会议上称,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资本密集型的巨系统,资金需求庞大。全球能源互联网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广阔的投资机会,预计到2050年初步建成的时候,累计投资将超过50万亿美元,形成若干个万亿级投资板块,催生众多的基建产业,其投资价值主要来自电源开发板块、电网建设板块及装备、科研与新兴产业板块。

项目投资模式:PPP

对于如何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资体系,李荣华提出,从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经验来看,PPP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项目投资模式。PPP模式是以特许经营权为基础,为建设基础设施或者提供公共产品,由公共部门和社会资本共同承担责任和风险的伙伴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整合全球的优势资源,匹配大型电网项目较长的项目周期,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有效地分担和化解投资的风险。

李荣华称,为了推动PPP模式的创新应用,一是打造综合性服务平台,建立全球能源互联网项目库,打造工程承包商、专业咨询机构、金融机构的对接平台,探索设立国家级或地区级能源互联PPP中心;二是培育具有主导能力的投资实体,在传统的授予特许权投资方式之外,政府还可与社会资本联合组建投资实体;三是综合运用BOT、BLT、BTO、BOO、BOOT、POT等多种具体的PPP形式。

对于建立融资保障体系,李荣华还提出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基金、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租赁、推动政府给予财政支持等建议。

根据国家电网设想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方式,可分成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到2020年形成共识,2020~2030年启动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强洲内国家互联;2030~2040年继续加强洲内互联的同时,推动“一极一道”等大型能源基地开发,跨洲联网取得重要进展;2040~2050年加快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逐步形成全球互联格局。

2015年初以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已成为国家电网高层在各个场合宣传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扩大这一理念的影响力,掌门人刘振亚频频出国走访,并出版了《全球能源互联网》英文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