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寨卡病毒升级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国严防传入已有检测方法

澎湃新闻记者 龚岸菹 实习生 张蓓
2016-02-03 07:42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当地时间2016年1月26日,巴西累西腓,医生查看小头症患儿的头部X光片。专家表示,该病毒与巴西新生儿头小畸形症病例增加有直接关系 。 视觉中国 资料图

近年来,美洲成为中国出境游增长最快城市之一,中国与美洲国家的劳务合作也愈加密切,新年临近,出国旅游人数将会在短期内显著增加。孕妇感染后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或死亡的寨卡病毒疫情近期在美洲等地区爆发后,中国官方已有多个部门采取措施应对,严防疫情传入。

国际公共卫生事件惊动中国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此前报道,寨卡病毒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人感染后症状多为轻微发热、红疹,极少出现重症或死亡。近期有研究结果提示,孕妇感染后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或死亡。该病主要预防措施为防范蚊虫叮咬。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目前尚没有针对这一疾病的治愈办法或者疫苗。

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巴西近期报告的小头畸形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聚集性病例,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5年5月以来,肆虐美洲的寨卡病毒一直被认为是引发小头症密集出现的“罪魁祸首”。

据中新网报道,2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发布关于寨卡病毒病及小头症的声明。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表示,世界卫生组织正在与中国卫生部门紧密合作,商讨这一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的影响。目前来看,寨卡病毒病在中国发生大范围暴发的风险很低。然而,我们会继续密切监测事态发展。

中新网报道称,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尚未报告任何寨卡病毒病例,但如同在世界其他地区一样,有可能出现少数与旅行相关的“输入性”病例。城镇若有适合伊蚊繁殖生长的环境,也可能发生寨卡病毒病疫情。在中国,则主要在广东等南方沿海地区。同一种蚊虫还导致该地区季节性登革热传播。然而,当前冬季气候条件不适合伊蚊活动,故疫情在冬季传播的风险较低。

多部门密集发声严防疫情传入

早在2015年12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质检总局关于防止寨卡病毒感染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下称《公告》)称,口岸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的灭蚊措施,清除蚊虫孳生场所,降低口岸蚊虫密度。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加强口岸卫生监督工作,防止蚊虫在口岸传播寨卡病毒病等传染病。

《公告》称,来自巴西、哥伦比亚、苏里南等有病例报告国家的人员,如有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及皮疹等症状者,出入境时应当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口头申报;来自上述国家的人员,应当配合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开展体温检测、医学巡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检查;来自上述国家的交通工具和集装箱应当经过有效的灭蚊处理。

面对美洲寨卡病毒呈扩大蔓延趋势,2015年12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再次要求加强口岸防控,采取措施严防疫情传入。

1月29日,国家卫计委表示,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尚未发现寨卡病毒病例,但存在病例输入风险。国家卫计委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成功研制该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掌握寨卡病毒的检测方法,并将与外交、商务、质检、公安、旅游等部门合作,进一步做好疫情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国家卫计委提醒,随着气候逐渐回暖,到了春夏季后,广东等南方省份需要格外警惕。

国家外交部领事司、国家旅游局先后于1月30日、31日发布公告,提醒近期出国、出境旅游的中国公民注意防范寨卡病毒疫情,采取必要卫生防疫措施。

国家旅游局表示,应密切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我国外交部和卫生计生委以及旅游目的国家和地区官方机构发布的寨卡病毒防范等旅行健康提示信息,掌握相关预防措施,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严防蚊虫叮咬,旅行中或旅行后发现相关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在入境时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主动申报。

2月2日,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官网发布消息称,为防寨卡病毒感染疫情传入,该局启动口岸防控。

中国经济网2月2日报道,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醒,南美国家寨卡病毒流行地区相关出入境人员注意防范。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