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光明网:女性缺失致婚姻挤压,危机只是初现

光明网评论员/光明网
2016-02-24 14:02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昨天(2月23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篇调查报道令人关注。报道称,作为一个曾高度城乡二元化的国家,中国现时的男女性别比例失调导致年轻男性失婚的“婚姻挤压”,更多地挤向了边远、贫困地区,数千万“剩男”的婚恋难题正引发更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事关未来发展,事关公民权益,不应被忽视。

一个事关全社会的公共政策,总会产生其社会结果。只不过,这种结果有时会即刻显现,多数情况下却常常滞后出现。现实的严酷在于,用既存的结果来评价一个公共政策的成败,则往往是徒叹奈何的慨叹而已,于事难补甚至无补。对于中国年轻男性失婚的婚姻挤压这种多因之果,全社会都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面对、承受其所带来的其他种种社会问题。

2015年10月29日,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古坡乡魏家坪村,60岁的魏戴成准备出门捡柴火。由于家里穷,他打了一辈子光棍。中国青年报记者 李隽辉 图

实际上,在“一胎化”政策实行初始,即有分析认为在中国农村经济结构以及社会价值观的环境中,中国将出现男女比例失调的“超男”现象,以及随之而来的婚姻“剩男”现象。现在看来,这些分析和预言对现实情况的严重性还远没有估计到。“一胎化”叠加市场化和城市化,使得中国人口性别结构在不长时间内呈整体失衡状况。据上述报道,最近一二十年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已厘清了一个事实: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就一路走高,并持续高位徘徊,其最高峰时的出生性别比高于120,远超107的正常值,一度成为全世界出生性别比最高的国家之一……

2月1日晚9点,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玉皇庙镇的媒人黄继功在接电话。从腊月二十四五到正月初十,外出打工的青年们纷纷回到家乡。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的主题就是相亲或结婚,这几天也是当地的媒人们是最忙的时候。中国青年报记者 李隽辉 图

这种畸高的出生性别比已经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年轻男性失婚的婚姻挤压不过是这些严重问题之一。据上述报道,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根据几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以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参照,对1980年到2010年间出生人口的性别情况进行分析,推算出中国在这30年间出生的男性为2.9亿,女性为2.54亿,男性比女性多出大约3600万!

报道援引研究人员的话说,这30年间出生的“这一代人正不断进入适婚年龄,失衡后果逐渐显现”。因此,从2010年开始,中国将经历长达几十年的“男性婚姻挤压”,“1980年代后出生的男性中,将有10%至15%的人找不到或不能如期找到配偶。考虑到边远地区是婚姻挤压的最后一级,农村失婚青年的比例要高得多”……“这轮危机规模大、来势猛,持续时间长,必将构成困扰21世纪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

制图:李芸

其实,年轻男性失婚的婚姻挤压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早有端倪显露。且不论挤压至农村的“剩男”,单是城镇中大龄男青年的增多,就将导致“老夫少妻”现象的常见和多见,由此出现年轻男性与年长男性之间因争夺配偶而产生的代际竞争,将使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并进入不稳定期。此外,由男女比例失调而引发的买卖婚姻、拐卖妇女、性犯罪等各种犯罪以及导致伦常失序的结亲现象也将进入高发期。而“剩男”的结果,就是许多作为独生子女的“超男”终身未娶,最终导致大量“剩男”“上无老,旁无亲、下无子”的结果,由此带来的养老保障问题,将为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带来巨大的负担。

甘肃陇西渭阳乡山王家村,一个男子背着手从土坡间的小路进村。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附近农村的男子如果25岁还没有结婚,很容易就变成“光棍。中国青年报记者 李隽辉 图

更让人忧虑的是,上述调查报道在文章末尾写道,中国年轻男性失婚的婚姻挤压所致“危机还只是初现,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生的男性迈入婚龄,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的程度还会加重。”研究此问题十多年的研究人员说:“更严重的危机还没真正到来。”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