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唐太宗为什么必须在《西游记》里游趟地府?

李天飞(中华书局编辑,著有《西游记》校注)
2016-03-03 15:18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阳世熏天冠冕,阴间铺地王侯。阎王殿上一齐勾,苦海不分先后。

放去铜蛇铁狗,追来马面牛头。扎堆故事凑《西游》,莫作囫囵领受。

这是贫道填的一首《西江月》,权作定场诗。话说《西游记》里唐太宗答应救泾河龙王,不想被魏征一梦斩了。龙王在阴间告状,一定要“三曹对案”。结果到了阎王殿上,十殿阎王下殿迎接。说那龙王已经被送去转生了。贫道昨天已经分析过,这根本就看不出为何一定要勾唐太宗魂魄前来。原因是这一段,原本是斩龙、入冥、游地府、进瓜四个独立的小故事。唐太宗入冥故事原本是独立的,是他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兄弟,才勾他去阴司对案。那么这里我们又会看到《西游记》给出的理由:既然原告都走了,对不成案,那不妨在地府玩一玩吧。

其实这才是《西游记》让唐太宗来地府的真正目的。它需要制造一个理由,使一位阳间人士目睹地府的公平、地狱的惨状,回去宣扬。这个情节在古代小说中太多太多了。

地狱和地府

死后的那个世界,有时候叫地狱,有时候叫地府。其实细想就会发现,地狱和地府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任何人想象的世界,只能是他熟悉的现实世界的扩展。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发达的官僚机构,所以在古人的想象中,阴间的世界,也自然就是一副官府的模样了。

在六朝以前,阴间,至少某些地区的阴间的主宰,是泰山府君。下面这个故事就是关于泰山府君的:

有一天,胡母班走在泰山旁边的路上,忽然从一棵树里冒出一个穿红衣服的人。胡母班吓了一跳,那红衣服却对他说:“不要怕,泰山府君召你去。”胡母班眼一闭一睁,啊杭,发现进入了泰山府君的大宫殿。府君说:“麻烦你送封信给我女婿。他是河伯,你到黄河正中间的地方,敲敲船舷,喊‘青衣’。就会有人出来取信。”胡母班接了信出来,眼一闭一睁,啊杭,就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了。

于是胡母班坐船到黄河中流,敲敲船舷,喊:“青衣~”有个女仆就从水里冒出来。叫他眼一闭一睁,啊杭,发现进入了河伯的宫殿。河伯接信很高兴,设宴款待,写了回信。吃完饭,叫他眼一闭一睁,啊杭,又回到船上了!

胡母班回到泰山,敲了敲原来那棵树,那个红衣服又出来了(以后眼一闭一睁省略),像原来一样领他进去。见了泰山府君,送上河伯的回信。府君看信,胡母班说:“你看着,我去个洗手间先。”

谁知胡母班从洗手间出来,迎面碰上一群干苦力的。里面有个老头,竟然是自己死去的老爹!他大吃一惊,连忙上前相认。老爹说:“我死后就来这干苦力。你赶紧和府君说说,给我免了吧。”胡母班赶紧回宫去求,府君说:“行吧,看你面子,让你老爹回你们家乡,做个土地爷。不过,出了事我可不管。”胡母班想,能出什么事?就叩头谢恩。

胡母班告辞出来,回到家里。谁知没过几年,他几个小孩全都死光了。急得他赶紧又跑去泰山边上敲那棵树。见了府君才知道真相,是他老爹当了土地爷后想看孙子孙女,把这几个孩子都招去了!

这个故事很好玩。《搜神记》是晋朝的书,印度的地狱传说还没有在中国兴盛起来,所以这里面的“泰山府君”还是一派官府的样子。而且也有人情。泰山府君有女儿,和河伯通婚。这里当然指黄河。泰山府君和他的住处并不恐怖,出入他的宫殿也很简单,就是去泰山旁边找到棵树(当然得找对),敲一敲,出来一个红衣服。跟着他眼一闭一睁,啊杭,啊杭,就进出了一回。其实我们今天某些需要保密的单位也是这样的。有临时的访客,就请他在大门口坐进一辆车,车窗是半透明的玻璃,虽然透光但看不见外面。等到了会见的地方再下来。这样送进送出,岂不是和啊杭啊杭是一个道理!

而且,普通人死后,是去给泰山府君干活,虽然苦了点,但终不像后来的地狱说得那么的苦。也不是在监狱里关着,还有当个土地爷的机会。晋朝以前不叫土地爷,而是叫“社公”。社公是管鬼的。

东岳庙的泰山府君

然而泰山毕竟是山东的,府君一般来说是郡守的称呼。所以,泰山府君管阴司,也只能影响到北方一带。就像今天的泰山奶奶即碧霞元君,主要影响力也是华北一带一样。多扯一句:泰山府君是管死鬼的,泰山奶奶一个重要功能是管送子的(从而分化出一个送子娘娘)。高山峻岭,永远会牵系着人生最终极的目的:生和死。南方的武夷君,是武夷山神,也是福建人心中的土地之神,死后要向他汇报的。东北的民族乌桓,相信死后的魂灵归于赤山,赤山在辽东西北,可能就是今天的医巫闾山。我们看,不分民族地域,对高山的情感都是一样的。

贫道去过好几次泰山,四面八方有路的没路的地方都爬上去过。每当遥遥望见它时,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归属感。有一次临离开泰安的时候,为了看一眼泰山的全貌,在火车站附近匆匆找了一座高层建筑,爬到顶层,默默地看着这片横亘半个天空的巨大青影。日本有个老电影,是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看了之后,或许会更加了解,先民们为何把管理魂灵的任务交给这些伟大的山神了。

中国人的权力分立

但是泰山府君管理鬼魂的时间并不长。佛教进入中国后。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地狱就很快和地府合流,建立了一套前殿后狱的严密组织。二是地下本来没有皇帝的,这回也就出现了阎王。地下为什么会出现阎王?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成果,这里贫道随便讲一点不成熟的片面看法。

我们知道,汉代以前,人们普遍相信,不管天上地下,最高的统治者就是天帝,或者叫帝、上帝。人间的帝王称为天子,权力也是天帝授的。他(祂)的权力是最大的。至于地下,只有些普通的官员,比如泰山府君就是一个,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官衔,比如地下丞、主冢司令、冢中游击、丘丞墓伯等。肯定还没有一个最高统治者打理这一切。就是泰山府君,贫道刚才也说了,他的管辖范围也只能是离泰山不远的华北一带。假如一定要有一个最高统治者的话,他们还是向“天帝”负责的。

阎王的出现,当然和佛教的进入当然有关系。但是佛教里的阎王和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阎王,还是有些小差别。比如《长阿含经》里的阎王,竟是这个样子的:

早中晚三个时候,会有一口大铁锅自然出现在阎王面前。阎王见了就会跑。这时就有大狱卒捉住阎罗王,把他放在热铁上烙,用铁钩撬开阎王的嘴,往里灌铜汁,从唇舌到肚子,无不焦烂,受过这番罪后,又与宫女一起玩乐。等过几个小时,又得受罪。

阎王爷竟然也要受地狱的苦!这和我们所说的“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的阎王,实在不能同日而语了!佛经讲阎王和地狱,似乎讲的多是苦乐;我们讲阎王,关注的多是公平。本土化的阎王,越来越像人间帝王了。

天帝极权的局面好不好呢?也好也不好,民智渐开的时候就不好使了。所以人间帝王嘴上还说敬天呀,其实这个局面逐渐被帝王的实际集权所打破。越到后来,人间帝王、或者说人间行政机器的权力越来越大。晚近有句俗话“天上有玉帝,地下有皇帝”,其实大家是否觉得,这句将二帝相提并论的俗话,就已经隐含着天帝地位的下降了。天帝所管辖的范围,越来越局限于神界、意识形态的领域(否则就不会改称“玉帝”了),而对人间政治的干涉能力越来越小。尤其是唐宋以后,人间帝王通过各种世俗的管理办法,发达的行政机器,实际上已经基本把“皇皇上帝”的影响赶走了!也就是说,红尘的事情,“天帝”越来越罩不住了!

所以人间帝王地位的飙升,老百姓肯定是不爽的。他们当然不会再抬出一个新天帝来对着干。他们自有办法:既然你已经不服“玄穹高上帝”管了,那就新找一个“暗黑地下神”来管你!反正天命的那套,皇上(或朝廷)你已经不信了;但你总有一死吧。你死后也得有人管着吧?这就是以信仰的力量,和皇权抗衡。

然而,这背后透着多少无奈多少悲凉多少失望呢……世间公道唯白发,贵人头上不轻饶。其实这句话道尽了多少不公道啊!老天不公道了,法律不公道了,道德不公道了,唯有阎王和他带来的白发才最公道,其实这是多悲哀的句子啊!这样的话,贫道没有从上古文学中见过,他们顶多抱怨一下“不吊昊天”、“昊天不惠”,“鬼神实不逞于某某”,至少,他们还没有绝望!

皇帝死后,虽然官方还叫“宾天”了“登遐”了“骑龙”了,其实大家明里暗里早就给他取消了这个“登天”的资格。包括他自己,也是准备死后在地下生活的,不然大修陵墓做什么?所以大家,对于死了的皇帝,嘴上虽然天天说“访药三山远,遗弓万国悲”,其实早就念叨“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了。就是在汉朝,也早就说“太后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了。

所以“死后还有地下生活”,这个从上到下的共识很好用!天命对你来说不是已经是摆设了吗?你不是靠国家机器作威作福吗?别慌,无论你是皇上还是达官贵人,总逃不过地下的审判。所以,那些府君们、地下丞们、司令游击什么的都不好使了,一个独立于天上、人间之外的合法政权,呼之欲出!正好佛教有这样的阎罗王信仰传入,这支外来力量立即受到了大众的青睐,阎王就被捧上了地下统治者的宝座。所以昨天贫道讲唐太宗进地府,居然也被骂成豆腐渣。这实际上当然是老百姓在出气。顺便说一句:贫道在我们县火葬场看到一条办白事的礼炮公司的广告,叫“达官显贵到此一律平等,平民百姓到此礼炮迎送”,这境界真给跪了!

所以我们看到,阎王和玉帝的关系,虽然名义上还接受他的统治,但阎王的绝大多数审判,都是终审裁决,玉帝是从不过问的。于是形成了天上、人间、地下三重机构。似乎正可以对应立法、行政、司法。玉帝代表天道,执掌风云雷雨,是管立法的;皇帝代表人间,管理日常事务,是管行政的;阎王代表死后世界,是管司法审判的。有趣的是,这三个机构意识形态的基调,从上到下,还分别被道家(太上老君)、儒家(孔子)和佛家(地藏王菩萨)把持着。立法需要道心,治事需要儒心,审判需要佛心,真是一点错都没有!我们看中国人虽然没有在人间形成分立制度,反而在更大的领域里形成了权力分立,对天、地、人三方权力都有相当不错的制衡。而且这种局面,至今还在民间的思想里普遍存在。其实这真是我们中国人智慧所在之处!这才叫真正的自我救赎!

游冥故事

最后谈一谈游冥(或又叫游地府)的故事。

昨天贫道说,取经缘起的这段故事,是由斩龙、入冥、游地府和进瓜四段独立的故事构成的。其实“游地府”这个故事在历史上是最多的。远的有《冥祥记》,近的有各种宝卷。比如《王大娘游十殿宝卷》讲锯解地狱:

锯解地狱最难过,两人扯锯不留停。头上锯到脚上去,一人锯开两边分。五脏六腑多流出,鲜血放下恶狗吞。

又比如讲《翠莲宝卷》讲血湖地狱:

血湖池边来经过,多是难产女子身。剥衣庭对锯解狱,油锅相对火坑城。刀山地狱心惊怕,十恶忤逆扎舌根。奈何桥上真难过,万丈高来阔三寸。上桥就有毒蛇咬,下桥还有恶狗吞。

这一段和《西游记》里讲的奈何桥“高有百尺,深却千重。上无扶手栏杆,下有抢人恶怪”的描写就差不多了。

所以历代游地府故事就是一个程式化的过程,主人公被某些缘由勾到地府,然后阎王请他遍游地狱,叫他还阳后广泛宣传:阎王是公平滴,地狱是痛苦滴,行善是必要滴,作恶是没跑滴。这就是这类故事的目的。主人公可以有各种各样,比如唐太宗、王大娘、秦雪梅、黄氏女、马玉、目连僧……《喻世明言》里还有一个故事《游酆都胡母迪吟诗》,说胡母迪见岳飞无辜被杀,痛骂阎王不公。忽然有鬼使请他游地府。他遍历地狱,见秦桧等奸臣被各种刑罚处置,方才醒悟天道无私。出来吟诗作赋,为地府免费做宣传。这个套路是千年不变的。所以《西游记》里唐太宗游遍地狱之后,居然也作了一首诗:

善哉真善哉!作善果无灾。

善心常切切,善道大开开。

莫教兴恶念,是必少刁乖。

休言不报应,神鬼有安排。

先不说这首诗实在不合九五之尊的口吻,诸位不觉得这首诗放在这里太违和了么?他这刚被阎王折腾来,一是明面上的泾河龙王的小案子,二是藏着一个李建成、李元吉在旁边就要索命的大案子。两下都被轻轻揭过了。这从何而来的“休言不报应,神鬼有安排”?他自己的做的那些坏事,要么靠私改数据,要么靠金银开路,又哪里受到报应了?所以这里也体现了两个故事整合的痕迹。作者忘记了前面那个太宗入冥故事,是以私改生死簿为结局的,本来没有受“报应”的预设。这首诗大概就是一首熟词,用于总结这个游地府故事的,作者也无暇管它合不合逻辑,就一脉相承地带下来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