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厦门曾厝垵:“最文艺渔村”的蜕变历程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张若曦/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城市规划系助理教授
2016-03-12 19:38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身处厦门这个旅游城市,我时常需要以当地人视角,给到访的朋友推荐几个好地方。曾厝垵,是近两年间迅速“蹿红”的地方。我最早推荐时,朋友会问“这地方有啥好玩的吗?”;后来,来访者则主动打听“听说曾厝垵不错”,“帮我推荐个曾厝垵的民宿吧”——熟悉程度连我都感到惊讶。而业界朋友问得更多的,则是“曾厝垵是怎么变化的?”“听说你参与了,曾厝垵的社区营造是怎么做的?”

抛开旅游攻略和“文艺范”、“文青聚集地”这样的标签,今天我想说一说从城中村到“最文艺渔村”,曾厝垵的这一发展历程背后的故事。

图1 曾厝垵文创村区位图

城中村缘何成为“网红”?

曾厝垵中散落的红砖古厝(厝为闽南地区方言,即民居之意)及南洋建筑,见证了其八百多年的渔村历史、曾经的海防前线及典型闽南侨乡聚落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相比厦门其他区域飞速发展,随着近代华侨的没落,曾厝垵逐渐成了被边缘化的城中村:村落环境衰败,青壮年外出务工也导致劳动力及活力缺失,村庄还一度面临拆迁困境。

图2 曾厝垵历史发展过程(图片来源:共同缔造工作坊厦大团队成果)

2000年,厦门岛环岛路东南路段的开通,为这个没落的渔村创造了转机;优越的交通环境及自然景观条件,使曾厝垵搭上厦门旅游业的发展快车,完整的村落格局、古厝、小巷、村民及闽南海洋元素逐渐引起外界关注。

2003年,原曾厝垵村委会实现了“村改居”的转变,成功转型为城市社区,其特殊之处是,土地性质仍属集体所有,这为渔村发展留出了灵活空间。曾厝垵社(后文均简称曾厝垵)作为曾厝垵社区居委会管辖片区中8个自然村之一,以背山面海的优越地理条件,逐渐聚集起学生、艺术家、务工者等外来人口。2004-2005年,受鼓浪屿旅游热潮及民宿发展的带动,曾厝垵以低廉的租金和消费水平吸引来了第一批草根文创者及民宿老板。2006年6月,厦门岛内宣告全面退渔,渔民上岸后其房屋出租成为主要收入,曾厝垵逐渐成为文艺青年及“穷游”背包客的据点。2009年,随着网络旅行攻略的扩散,一大批绘画、雕塑、音乐、摄影等艺术创作者及厦大师生为此而来,让渔村的文艺气息愈发浓厚。2010-2011年,动车的开通带动民宿经营的爆发性发展,一批海鲜排档及文艺店铺入驻于此,土地价值不断攀升。

依靠博客、搜索引擎、团购网站、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发酵,2009-2012年,曾厝垵逐渐积累了“第一桶名气”。原本以居住为主的渔村,逐渐在商业化的侵蚀下,呈现出高度混杂的功能及格局:违章搭盖严重、垃圾卫生堪忧、下了雨的道路泥泞不堪。不过,虽然杂乱无序,但学生及穷游族乐得悠闲自在,高峰期日均游客人数也能达到几千人。

图3 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曾厝垵带来发展动力(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空间发展杂乱、基础设施落后,这些城中村的“通病”,让当时的曾厝垵旅游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政府对此也特别关注。2012年,曾厝垵被定位为集文化创意和旅游度假为一体的“闽台文化创意休闲渔村”(简称“文创村”),这为整体环境改善奠定了基础。2013年,美丽厦门战略将曾厝垵列为城中村试点,曾厝垵开始了华丽变身,排水、道路、垃圾等基础设施得到系统改造。2014年,经过一年多的社区营造,曾厝垵成为厦门最热门景点之一,年度游客总量超过1000万人次。

图4 曾厝垵文创村艺术海报及创意店铺(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及网络图片)

如今,曾厝垵文创热潮已被推向顶端。截至2015年10月统计,在文创村仅1.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汇聚了包括画家、雕塑家、音乐人及全国各地的各类文创青年在内的共计超过5000名创业者,开设创意店铺约1600家(其中旅馆300家,美食750家,文艺店铺360家,其它店铺、工作室、文创企业类190家)。2015年度游客总量达到1200万人次,旅游产值据统计超过15亿元,全村年租金收益达1.5亿元。

短短几年间,曾厝垵迅速成长,不仅成为年轻人的创业载体,也成为大众旅游休闲的新地标。2012年-2015年,国庆黄金周旅游人次增加7倍,店铺总数增加8倍,居民收入则增长了10倍,爆棚的游客量使曾厝垵多次受到央视等主流媒体的报道。而超过千万游客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发布评论及参与互动,也让曾厝垵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蜕变基础:社区多方共治的社会背景

据官方统计,自曾厝垵2013年成为厦门政府社区共同缔造的城中村试点后,从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累计有超过一千个考察团来访。对政府部门而言,“如何打造一个具有品牌效应的热门景区”是其关注的核心之一。而城中村的改造升级经验,以及“共同缔造”这个具有厦门特色的社区营造过程与共治机制,也是来访者关注的主要内容。曾厝垵从一个濒临拆除的城中村发展到当前的良性局面,需归功于其空间环境、治理机制及产业内核,而这个过程的顺利推动,与厦门本土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1:本土多元群体的自我认同

无论社区空间环境的整治,还是旅游业发展下产生的利益协商,曾厝垵社区的城中村改造过程,也是开发、运用社区资源并实现回馈的过程, 需要社区居民的集体力量。其中,社区多元群体自身、相互之间及对社区集体的认同是重要前提。

在长期具有传统渔村历史的曾厝垵,闽南地域文化中由血缘及宗族构成紧密的社会网络关系的特质,在“村改居”后依然延续下来。在村集体一样的熟人社会中,居民自身具有通过宗亲关系进行事务协商的人际关系基础和习惯,对由原村委会改成的社区居委会的权威性有着较高的认可,同时也对社区有着较强的自我认同感。这种在城市社区更新规划中需要努力营造出的社区意识、维护社区共同秩序的主人翁责任感,对曾厝垵而言,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优势,大大地提高了社区多方共治的可实施性。

与此同时,厦门作为一个移民城市,近几十年来吸引了大量来自周边城市及全国各地的“新住民”,形成了包容、自由而开放的姿态和社会氛围。这也是曾厝垵最初能吸引一批对生活有态度、敏锐而富有才华的艺术家及文创者隐居于此创作、创业的重要原因。这些外来新村民虽然没有原居民对社区的浓烈情感,但也日渐融入传统的社区关系,并自身参与推动了曾厝垵的文艺化转变,产生了“我们的曾厝垵”理念,加深了对社区文化和社区集体的共识和认同。

2:政府管理机制变革的推力

2012年之前的曾厝垵,已展现出旅游商业化带来的机遇,但随之而来的房租上涨、过度开发、违章搭建、配套落后、环境混乱等问题却愈发严重,亟需改造。

但正是由于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的自发性改建,才形成曾厝垵社区自由多样的空间肌理与独具吸引力的人文环境,如果依靠传统的政府“由上自下”空间规划进行拆除整改,不仅会使曾厝垵“变味”,且用于改造拆迁的巨额财政投入也可能使政府不堪重负,实施性及可持续性并不理想。

与此同时,政府、居民、经营者之间,也存在利益博弈问题:早期自发的物业出租模式逐渐遭遇正式制度的阻碍、宅基地的产权残缺性引发的违章住房建设行为、家庭旅馆特殊的身份形成了民宿经营的非正规性……由此,需要让管理机制得以完善化;而“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和利益诉求也并非政府“自上而下”的解决方式能够兼顾及平衡的。因此,对曾厝垵而言,以社区共治的方式进行改造,可以说是经过多方权衡后的可行方案,而政府应对中展现出的管理机制变革,则是重要的推力和支持。

曾厝垵自2013年8月开始共同缔造战略行动,政府投入资金完成道路、环卫、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在社区事务管理上,政府角色从“主导”向“引导”转变,明确政府和社区的职责边界,把事务的决定权交给居民。2014年4月的“曾厝垵共同缔造社区工作坊”中,中山大学、厦门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联合规划团队组建了各级政府、规划机构、居民及业主、经营者、游客等多方群体的对话协商平台,从环境整治、场所营造、制度保障、组织建设等4个方面征求各方意见。工作坊的开展,既是政府对改变管理机制的表态,也是对社区共治中各方角色的激励,为曾厝垵社区发展的良性循环奠定了重要基础。

图5 曾厝垵社区工作坊的工作过程及议题(图片来源:共同缔造工作坊中大团队成果)

蜕变历程:三个阶段的共治改造跨越

走在曾厝垵错落的街巷中,涂鸦、彩绘、店招等产生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会使人忘记其曾经的城中村身份。而鸟瞰曾厝垵,则会发现它与其他自发性建设、填充、发展起来的城中村并无两样。在强劲的旅游发展刺激下,房租经济的兴起,使曾厝垵内违章建筑的密度不断攀升;而民居从居住变为商业用途,土地性质的无序扭转,也使道路、供电、环卫、给排水等既有基础设施不堪重负。

对经营者和游客而言,杂乱的拼贴构成了曾厝垵的活力特质,而对社区管理者而言,要在杂乱中维持秩序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图6 曾厝垵2010年(上图)、2015年(下图)鸟瞰对比(图片来源:谷歌地球及作者自摄)

第一阶段:社区物质结构的改造

作为曾厝垵改造的第一阶段,从空间整治入手,解决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是政府实施改造的基础及关键。而完善公共空间、打造标示性的公共节点,也是政府引导、推动社区内部物质结构改造的有效切入点。

曾厝垵入口及鱼市区域改造:

2011年之前,曾厝垵的入口区域是环境脏乱的旧社区鱼市。在政府引导下,厦门大学的李立新、唐洪流教授带领师生进行了入口界面的整体规划及建筑设计。设计以村口的古庙福海宫为起点和参照,巧妙利用4幢新建建筑,将福海宫和已有的海鲜排档所形成的沿路立面补齐,塑造出具有闽南地域元素标识性的入口界面。建筑群于2012年建成并成功植入餐饮、购物等功能,迅速吸引大量人流,真正意义上带动了曾厝垵井喷式的高速发展。

图7 曾厝垵入口及海鲜舫一条街(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五街十八巷”提升改造工程:

2012年底,曾厝垵内部的空间挤占、基础设施破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到了一触即发的境地。政府着重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等硬件设施的完善,对曾厝垵的“五街十八巷”格局进行了整体规划改造。政府、规划师、业主及经营者以共同缔造工作坊为平台,对被侵占的公共空间节点及街道进行协商式设计,重点打破宅基地的圈地占地现象,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并增加绿地及休闲空间。并通过“以奖代补”进行资金奖励,鼓励村民、经营者通过艺术彩绘、创意景观等方式,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美化改造,使文艺元素为传统街巷增添活力。

图8 “共同缔造工作坊”共享庭院改造设计(图片来源:共同缔造工作坊厦大团队成果)

村、海人行连接天桥“渔桥”:

渔桥建成代表了共同缔造的工作机制对传统体制下“不可能”的成功挑战。在2014年4月的公众咨询访谈中,居民、商户多次提出“渔村没有海”的尴尬现状:环岛路隔断了渔村与海的直接联系,但既有规定出于景观考虑,禁止高架人行天桥的建设。香港理工大学团队融合公众意见所设计的渔桥方案,获得了当地居民高度评价,并在工作坊成果汇报会上当场受到政府部门的批复反馈。渔桥在共同缔造机制下,突破了传统的层层审批障碍,于2015年1月顺利完工,并使曾厝垵恢复了与海的对话。

图9 “渔桥”设计理念及建成效果(图片来源:共同缔造工作坊香港理工大学团队成果、作者自摄)

第二阶段:社区自治体制的建立

“清官难断家务事”,对曾厝垵而言,解决空间上的问题远比处理社区事务、制定管理机制和制度简单得多。住房扩容、物业出租、民宿经营,这些支持着曾厝垵的特色经济发展,却都是“违建”、“违法”、“违规”,造成了政府管理的困境。由此延伸的民宿执照的无从办理、租金3年内上涨10倍造成的租约纠纷,以及经营欺诈、业态趋同等问题,更使政府无从下手。

因此,政府角色从“主导”向“引导”的转变,引导社区成员及有共同利益的相关组织团体,共同凝聚社区意识进行平等协商,成为曾厝垵管理的生机。

文创会、业主协会及社区公共议事理事会:

曾厝垵逐步转化成“文创村”,在各级政府引导下,相继组建多个社区自治组织。曾厝垵文创会(即商家联合会)由商家组成,业主协会由居民业主组成,两者与社区干部共同组成曾厝垵公共议事理事会,为不同的利益主体,搭建起沟通交流协商的讨论平台。通过公共议事理事会,两协会代表分别对曾厝垵的发展规划、日常管理等议题提出讨论并进行协商决议。社区自治组织承担了曾厝垵大部分居民、商户之间的协调及纠纷处理等工作,不仅节约了政府的行政成本,同时也使居民和商户有了家园意识,建立起基层政府、业主、商家多方沟通协商的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改造议题的实施。

管理制度及自治公约:

社区自治组织也承担起制定管理制度和公约的重要角色。民宿作为曾厝垵的业态核心,实现正规化管理是各方希望达成的目标。2014年《曾厝垵文创村民宿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赋予文创会所管理的民宿自治组织更大的自主权,也对263家客栈通过共识性的管理规则进行约束,激发形成了民宿商家自发整改、业主配合、政策支持的良性发展环境。

2015年5月修订的《曾厝垵文创村自治公约》,针对房屋租赁、建设装修、消费诚信、商业经营等秩序进行了系统规范。例如,不得未经业主许可多次转租赚取租金差价,严格规范烧烤摊位摆放点及数量,水果摊需缴纳万元诚信保证金,店面装修风格需接受审核,按时段控制交通和停车、以及午、夜间的噪音控制等,并专门设立了红黄牌警告机制。自治公约作为较全面的社区准则,为曾厝垵的自治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第三阶段:机制与发展的良性自生循环

社区空间的优化及自治组织的管理成效,使曾厝垵在2015年达到了旅游发展的高峰。繁荣带来了机遇,而如何提升旅游体验品质、文艺文创水平、店铺和产品的吸引力,则是进一步的挑战。愈发成熟的文创会,在协调社区内部事务之余,更多地将精力放在谋发展上。例如通过举办活动来吸引游客,通过提供众创平台吸引创业者,以及做好二者的服务保障等。这代表了曾厝垵的共治机制与旅游文化发展均已进入了良性的自生循环。

面向游客的文化吸引及服务:

曾厝垵文创会通过政府资金补助,组织修复古厝民居,并改造为展示本土文化、文创及艺术交流的特色空间,举办闽南传统文化演出、文青学堂等活动。并在自媒体网络上进行“村花”、“十佳风情民宿”等评选,通过众筹文创村内各创意商铺的资源,组织举办音乐节、文青节等大型年度活动,逐步塑造形成“最文艺渔村”品牌。其草根性和特色创意显得既轻松又充满活力,吸引大批年轻人群体蜂拥而至。

活动吸引的大量人潮也为曾厝垵带来考验,2015年的曾厝垵文青节,4天共吸引游客30万人次,造成疏散、垃圾、治安、纠纷等多方面压力。各社区组织逐渐形成了一系列长效措施,来预防可能的隐患。例如高峰期间的人流单向限行、提倡游客“垃圾不落地”、发动商家开放“爱心洗手间”以解决公共洗手间不足的问题等,为曾厝垵可持续的吸引力提供了保障。

面向创业者的众创平台:

曾厝垵的持续活力与各文创店铺年轻的创业者们息息相关,推动了文创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文创村的发展历程也是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众创”历程。如今创业成本及门槛居高不下,房租及行业同质化竞争成了最大考验。

2015年,基层政府及文创会为此共同组创了曾厝垵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持、低租场所、资金扶持等创业资源,形成开放互助式的创业生态系统。众创空间下设两个工作坊,也为曾厝垵的整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创客工作坊着重于文创村的公共空间改造设计;曾文青创客工作坊协助商户解决品牌提升、产品研发等问题,以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保持曾厝垵的活力和竞争力。

总结

“最文艺渔村”曾厝垵短时间内“爆红”。其采取各级政府、居民、经营者等多方参与的共治机制,来面对和处理重重困境,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从社区物质结构的改造、自治体制的建立,到形成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既需要厦门本土的精神气质,也需要政府开放包容的制度设计,更离不开早已将此处当成家的文创者们。社区意识的形成以及管理机制的转变,才能为曾厝垵未来的活力提供长效支持。

参考文献:

[1] 美丽曾厝垵共同缔造工作坊成果集. 2014.8

[2] 郭颖. 厦门市曾厝垵社区空间结构分析及设计研究[D]. 厦门大学硕士论文. 2014.4

[3] 洪国城. 城中村私有住房管理机制研究——以厦门曾厝垵为例[D]. 华侨大学硕士论文. 2013.5

[4] 曾厝垵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数据. 2014-2016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