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济学家梁小民的每月书单:2月读了31本书,推荐3本

梁小民
2016-03-13 11:43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2月9日至2月28日在欧洲旅游,没有在家的种种杂事,可以读更多书:外出坐飞机、火车的时间不少,是读书的好时光;我们的旅游以休息为主,决非赶景点,读书时间亦多。所以,这个月共读书三十一本,从数量上看创了纪录,不过休闲类小说居多,占了三分之一。

这个月经典读的是:

1.《君主论》(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商务印书馆)

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它薄,仅一百三十页,但有许多值得思考之处。这本书名气较大,争议也大。反对者称其为阴谋论鼻祖,教人玩阴谋诡计。不过读完之后,我不认同这种观点。这本书是讲在君主制,即专制政治下,统治者如何获得并维护自己的统治,说起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帝王之术”,是法家的传统。他讲获得并维护统治权的关键,是有一支自己的军队而不能用雇佣军或援军。他的基本出发点是人性恶,要在众多恶人中维护统治地位就不能讲仁义道德,不能以常人的道德标准要求统治者。玩阴谋、不讲仁义道德都是必需的。对他和这本书的争议也正是缘于此。有七十多年的人生经验与观察、思考,我是坚定支持人性恶之观点的,尤其在专制制度下的宫廷政治,就是充满了阴谋诡计,是一部血与泪的历史。对普通人而言,固然有善、有道德,但当人无法摆脱利己之本性时,恶也是主流。以一颗善良的心去看一切,难免上当受骗,无意中替恶人作伥。人啊,你可以为善,但不能不防别人为恶。马基雅维利无非斗胆讲出了“皇帝没穿衣服”而已。那些反对者不少是满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者。在民主制度下,政治有了规则,在文明社会里,利己也要受法律与道德限制,但只要人的本性不变,社会就很难由善主导,很难大同。我们要求自己不能为一己私利去为恶,但你不能阻止别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为恶。了解人性必须读这本书,自己不作恶,但须知道别人为何作恶。与“厚黑学”之类书相比,这本书更深刻、更严肃,仅仅十万字的小册子包含了更多赤裸裸的真理。讲“领导学”不能不读这本书,而且也不能不用批判的眼光去读。

还应该指出的是,潘汉典先生的译文也很好。潘先生为了译这本书学习意大利文,翻译中又参照了英、法、德、日等语言的文本。而且,文中的注释与“译者序”也写得相当好,为读者理解本书提供了充分的背景资料。一本十万字的小册子译了十多年,这种精神令人敬佩。我认为,这本书原作是经典,译本也是经典,读这种双重经典是一种享受。

这个月向企业家推荐的书是:

2.《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埃里克·施密特等,中信出版社)

互联网时代的公司结构与运行应该是怎样的?换言之,寻找一种互联网时代的新公司理论是许多企业家思考的问题。这种新理论当然不是全然不认旧理论另起炉灶,但我们更多思考的还应是如何改变旧理论。不过这种新理论只能来自实践,主要来自成功者的实践。这本书用互联网时代成功企业谷歌的经验来探讨新的企业结构与运行理论就格外有意义。互联网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是创新。创新从来就不是大众的事情,而是一小批精英所为。这一小批精英,本书中称为“创意精英”(smart creative)。所以,互联网时代公司的结构和运行的中心是如何吸引这些精英,并为他们的创新创造一个适合的气氛和支持环境。新企业就要围绕这一中心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新企业理论与传统企业理论的区别正在于此。这些创意精英具有创造力、洞察力,对客户需求有敏感的感知力,并能创造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满足这种需求。

公司的结构与运行就要以激发创意精英的这种动力为中心。这就要改变传统企业的制度。例如,要更偏重于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企业领导与这些创意精英要更好的合作(不是命令)、交流。这就要变公司垂直式命令架构为平等的扁平式架构,招聘人才的标准与方式也应有改变。这些问题都是从谷歌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尽管说不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但对新企业理论的建立者是有意义的,对我们调整企业结构与运行适应新时代也不乏启发。再指出一点,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兼参谋长曾鸣先生的序言“赋能:创意时代的组织原则”,写得也相当好。他有管理此类公司的经验,读这本书的体会与他人不同,值得我们好好读。

3.《增长的本质:秩序的进化,从原子到经济》(塞萨尔·伊达尔戈,中信出版社)

一本物理学家从自然科学角度解释经济增长的书,颇有新意。他把经济增长归结为信息增长,所以,他指出,“‘增长率’其实是指信息的积累和我们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信息的增长统一了生活和经济学的增长,多样化和财富的产生”(前言,第XXIII-XXIV页)。本书围绕这一中心论点解释增长的本质、增长的突现,以及各国增长差异的原因。与读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相比,这本书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对这个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增长有许多启发意义。

4.《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德隆·阿西莫格鲁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原因,认为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就在于制度差异。他们说的制度是指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并把各国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分为包容性(inclusive)和汲取性(extractive)的。他们对这两种制度并没有给出严格、准确的定义。但从全书来看,包容性制度大体相当于民主政治加市场经济,而汲取性制度大体相当于专制制度加计划经济或其他非市场经济。全书证明了包容性制度是增长成功的基础。但他根据各国经验也指出:汲取性政治制度(专制)加包容性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也可以实现增长。不过如果政治制度长期是汲取性的,包容性经济制度也不可能安全,从而增长的成功只能是暂时的。书中类似有启发的观点不止这一点。但这本书名的译法让人感觉是讲政府干预失败的,其实讲的是一些国家由于制度的汲取性而失败。此外,“汲取性”(extractive)是否译为“剥夺性”或“榨取性”更准确一些,更符合作者用这个词的意思?

5.《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阿里·沙维特,中信出版社)

作者生于以色列,其曾祖为英国犹太人,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尽管身为犹太人,但作者客观讲述了犹太人复国以来的历史与现实,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与仇杀。该书写了犹太人复国及经济建设的成就,更深刻地指出了犹太人内部目前的矛盾。在外部是与阿拉伯人的矛盾,在内部是正统犹太人与世俗犹太人的矛盾。正如书题所说,以色列是上帝给犹太人的应许之地,流淌着蜜与牛奶,现实中犹太人也把以色列建成一个发达国家,但它仍存在许多矛盾,巴以和解仍是个较遥远的理想。作者作为记者记述相当可观,内容通俗而有趣,许多思考相当有意义,读这本书使我们对目前的中东形势与巴以冲突有更多深刻的了解。书虽然厚,四百二十九页、四十四万字,但并不难读,且有趣,关心中东问题的人都应该读。

6.《民主的历史:马克思主义解读》(布莱恩·S. 罗珀,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了世界民主发展史,把民主分为雅典式直接民主、西方式代议制间接民主,及马克思主义的参与式民主。他认为民主应走向马克思的参与式民主。不过这种民主在全世界尚无成功的榜样。在我看来,人类的民主仍然是改进代议制民主,参与式民主有点乌托邦。全书的写作水平一般,缺乏新意。

7.《1800年以来的中英碰撞:战争、贸易、科学及治理》(王赓武,浙江人民出版社)

从战争、贸易、传教、统治四个方面介绍了百年来的中英关系。作者是大师级学者,概括中英关系准确并且抓住了中心。不过本书是由一个讲座改编而成的,缺乏大师应有的深度。

8.《晚明大变局》(樊树志,中华书局)

这是2015年广受好评的一本书,既有学术性,又有通俗性。从对外贸易与全球化、商品经济的发展、新思想出现、对外国的认识、文人结构与言论的活跃说明了晚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作者所介绍的这些变化的确存在,甚至还可以扩大,如《金瓶梅》等小说的文艺复兴意义。但作者并没有探讨这些变化为什么没使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晚明的这些变化的确重要,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闭与保守。个别文人认识到西方科学文化的先进,但整个知识界的主流仍是理学,这些先进思想影响甚小。作者看来是支持加州学派的,但我认为,加州学派夸大了这些变化的意义。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如此之艰难,甚至在八十年代前都没有实现对外开放、思想解放与市场化。历史有主流与支流,把支流扩大为主流,往往得出错误的结论。当然,这本书本身是值得一读的,尽管长了一点,达四十万字。

9.《历史学的境界》

10.《潮起潮落:中国文坛沉思录》(严平,人民文学出版社)

通过对周扬、夏衍、巴金等人的回忆与生活经历片段,反映了新中国文坛的斗争,说明极左路线对文艺与文人的伤害。我推测作者应为著名文学家严文井之女,所以对文坛人物都极为熟悉,具有可读性。

11-13.《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上、中、下)》(尼尔·麦格雷戈,新星出版社)

是大英博物馆与BBC合办的一个节目,通过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百件文物,介绍自两百万年前人类出现到今天的人类史。不是传统的世界史,而是世界史上的一些片段、细节,但大致可以反映人类的历史。这个节目极受欢迎,创下了一千一百万人收听的记录。这是一种面向大众普及历史的好形式。我们为什么不由中国历史博物馆与CCTV合作,用中国文物来介绍中国历史呢?这本书从形式到内容都值得读,也值得我们学习。

14.《去趟民国II》(刘仰东,三联书店)

《去趟民国》的续集,从不同方面记述民国名人轶闻,是些读来有趣的小故事。读了前一本就该读这一本。

15.《俗世奇人》(冯骥才,人民文学出版社)

记载天津奇人、奇事的一本书。所写的人与事对我们了解天津历史上的风俗、文化极有帮助。作者的文笔极好,文字流畅而不庸俗,所作之画亦画龙点睛,值得一读。

16.《一条开往中国的船:赴华传教士的家国回忆》(沈迦,新星出版社)

沈迦先生以研究在华传教士为主,他的《寻找·苏慧廉》获得好评。该书是一本文集,收集了他研究传教士,尤其是在温州的传教士所写的文章,对了解在华传教士情况有帮助。

17.《神拳考》(止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从拳术的视角研究义和团。视角独特,不同于一般义和团研究著作,颇值一读,且是篇幅不大的小册子,一会就看完。

新知文库读了三本:

18.《谋杀手段:用刑侦科学破解致命罪案》(马克·贝内克,三联书店)

介绍刑侦学,用一些世界历史上有名的案例说明如何用科学手段破案,其中也难免有错断。讲案例有点类似侦探小说,不过都是真实的。

19.《咖啡机中的间谍:个人隐私的终结》(吉隆·奥哈拉、奈杰尔·吉德博尔特,三联书店)

大数据时代提供了更多方便,也有利于防范社会犯罪,但个人隐私权亦被削弱,甚至终结。本书说明了哪些高科技手段会侵犯人的隐私,反映出在维护社会利益与保护个人隐私之间的矛盾。这是新时代技术与立法遇到的问题与困境。

20.《致命之毒:毒药的历史》(约翰·埃姆斯科,三联书店)

介绍汞、砷、锑、铅、铊这五种有毒的元素,这些元素被制成各种毒药,曾在历史上被使用。但今天更有危害的,是工业中含这些毒素的金属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对人类的危害。保护环境应对这些有所了解。

21.《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余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乍一看题目以为是讲不平等文章的文集,看完全书才知道,这仅仅是一篇文章的题目,但其他文章并不涉及不平等问题,而是关于文学及个人游玩各地时的一些感悟。不过余华的文章还是值得看的,文笔也好,知识丰富,许多感悟不乏启发意义。

22.《天年》(何夕,四川文艺出版社)

一本真正有意义,写得又好的科幻小说,中国这样的书极少。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始有终,这就是天年的含义,人类的灭亡不可抗拒,作者设想未来的冰河时期会终结人类。作者是意在于此,至于设想的应对手段,我看是幻想中的乌托邦。

23.《匿名》(王安忆,人民文学出版社)

写一个老人被离奇绑架,失忆,最后又回来的故事,这个老人无名字,这也许就是“匿名”的含义。通过老人的这一段经历反映现实社会。王安忆的作品细腻,值得仔细读。

24.《池塘》(哈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写一个小工厂里一名爱绘画的工人由于不信潜规则被迫害之事。基层是最黑暗的,我在基层生活过,有此感受,小说写得相当好。

25.《大金王朝:第一卷·北方的王者》(熊召政,长江文艺出版社)

写大金王朝兴起的历史的小说,并不是全部,难以评论,但这一卷仍值得看。不仅这一段历史我们不了解,而且所写的历史故事也颇有趣。

以下几本书都是电子书,外出带的书读完了,只好读电子书。

26.《一份不适合女人的工作》(P.D. 詹姆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一位私人女侦探探寻一位成功人士儿子自杀原因的故事。作为侦探小说写得一般,也颇不合理,杀了儿子的人让私人侦探找儿子自杀的原因,读来有点莫名其妙。

27.《间谍之死》(丹·马里兰,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一本相当好的间谍小说,反映俄罗斯与前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之间的矛盾及背后的俄美冲突。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也生动。

28-31.《菲洛·万斯探案集(四卷)》(范·达因,武汉大学出版社)

讲四个破案故事,主角是有钱又爱收藏名画的万斯。他以细致的观察和严谨的思维,侦破了警方破不了的案子。故事相当曲折,最后总是出其不意,方法上仿福尔摩斯探案,但故事比前者有趣很多。外出看这套书,读个有趣的故事,相当适合。

这个月推荐《重新定义公司》《我的应许之地》,以及科幻小说《天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