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奇葩说》第三季,为何越来越没意思

三三
2016-03-22 12:23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由蔡康永和高晓松分别带队进行辩论的《奇葩说》第三季这周暂告一段落,节目以两个队伍都分别淘汰三个新奇葩选手结束了第一阶段。而淘汰选手基本在意料之中,算是无惊无喜安全进入新的赛程。

在这第一阶段里,海选进来的18个新选手和一票前两季的12个老选手,一共进行了六场比赛。

问了问周围一直追着《奇葩说》看的朋友,几乎反应都是,真是一季比一季差。

第二季尽管没有晓松老师来普及历史知识,但拿冠军的还是新选手邱晨,出彩的选手也有不少,辩论水平波动不大,最关键是辩题有了大尺度推进,激发出了艺人是否应该公开出柜、城市青年与小镇青年这样有想法有观点有意义有话可说的社会思考,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和导师发言值得深思。

到了第三季,变化不少。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不理想,甚至已经到了马东都失去耐心的程度,在节目现场不止一次提醒选手忽略的论点、指出立论漏洞、批评选手太啰嗦……更不用说对观众来讲,失去的已经不是耐心,而是兴趣。

开脑洞开视野还要综艺感十足固然路途艰辛,但这个节目背靠的核心价值和粉丝实际上都很稳固,第三季做到现在成了这么个样子,什么原因?

先来看看在上周六“新咖试炼战”阶段最后一期节目,正式辩论刚开始的一幕。

能看出现场的马东在经历了六期折磨后,已经完全不想再忍受选手毫无意义的发言,这次的剪辑就是爆发。实际上,在这期以“臭不要脸是件坏事吗?”为辩题的节目里,整个第三季的问题暴露得很彻底。从三个方面说说。

一、选手水平远低于前两季

自立门户的《奇葩说》团队在第三季意识到选手就是这个节目最大的价值所在,于是这一季的海选就被精致包装了一下,让观众熟悉选手,给正式比赛预热。这次海选最大的不同是高晓松、蔡康永为自己挑选手,在正式赛里,两队将是对抗关系,挑队员就是关键。

那么他们精挑细选出来的选手都表现如何?送两位奇葩队长一句:自己挑的队员,跪着也要听完。

马薇薇跪着承认被马东要求剪掉的选手是自己挑的。

第三季的新选手大概有这么几个类型:老奇葩关系户、制作团队民间搜刮、选秀出身回炉或网络话题主角(俗称网红)。

从这种选手构成就能看出,《奇葩说》第三季有利用一些熟面孔的算盘,让观众认识到这些人竟然这么“会说话”,即开发熟悉IP不为人知一面的路子。既有话题性又更容易走红。但这个算盘没打好,反而招来一身黑。

一句话总结,会辩的不会闹,会闹的不会辩,还有三分之一是连话都说不清。

看一个例子。

曾因为“苏紫紫事件”引发争议的当事者王嫣芸在高晓松队伍中,持方是“臭不要脸是个坏事”。在这个持方里,王嫣芸是占优的,如果能利用好“惨痛身世”,有理有节又有据。但实际情况是,她从一站起来开始,情绪就在崩溃边缘,故事讲完了,拼命把自己归结为曾经“臭不要脸的人”。

先不讨论王嫣芸是否应该在节目里再消费自己一把,逻辑错误就让人困惑。这个故事里“臭不要脸的人”不应该是曾经伤害她的人吗?

看《奇葩说》的观众大部分应该都知道苏紫紫事件,她的确是能贡献话题的选手,但这仅仅是一场比赛,如果没有真实力,故事不可能一遍遍反复利用。再比如在此前“交朋友是否应该门当户对”的辩题中,王嫣芸也拿童年交友惨痛教训讲故事,立论偏激,徒增反感。

新选手中大王、孙颖玉都与王嫣芸情况类似,眼泪洒了一大堆比惨到底,还讲不好一个道理。

但杀伤力最大的还得数连话都说不清楚的人。

张昊玥

顶着《中国好声音》噱头的王韵壹、《爱上超模》噱头的张昊玥、网络校草王维贤、咆哮警察欧阳超、主持人加飞这几个人每到发言时间就让人要快进,马东已经不止一次在节目中面无表情走流程。或者说,他们可能连这个节目要做什么也不清楚,反正被请来露脸一个看似有些文化的节目是件好玩的事。

这些新选手对《奇葩说》来讲,不是新鲜血液,而是灾难。不同于其他综艺节目,辩论综艺首选需要的是选手的聪明程度。是否有综艺感、是否有奇葩经历、性格是否泼辣或腼腆都必须排在“会说话”这个特点之后才能成立。

另一个在选手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对老选手的消费利用。两季过后,马薇薇肖骁范恬恬依然还是《奇葩说》招牌。

马薇薇在第一季时抛出的金句“没有爱情却要陪伴,养条狗啊”被无数观众记住,并在第三季里成了节目后期素材。

如果这是要长期办下去的节目,一直靠他们救场就太不合适了。他们的存在令新人无法得到关注,唯一的作用就是让观众看看,自己有多牛x,新人有多傻x。

二、高晓松蔡康永对抗失去了发言质量

第三季开始前,《奇葩说》宣传中最大不同就是高晓松和蔡康永的对抗赛制。

前两季中奇葩议员自愿选择立场,这次则是两个人分别带队,作为队长进行PK。

节目播出前,新模式有期待值。高蔡两人风格截然不同,都是有好胜心的人,让人忍不住脑补唇枪舌战场面。

遗憾的是,现实不及想象,效果不好。

作为固定带队人挑人组队PK确实增强了两人竞争性,但节目组应该首先搞清楚,竞争的重点是选手而不是他们两人。

在前两季中,当选手面对出柜出轨和“是否炸死贾玲”等争议性较大话题时,出于竞争性,必须拿出辩论手段,抛出片面观点或者撒鸡汤拉票数,明知不可为也不得不为。观众也仅仅因辩论手段高低投票。

这时候,高晓松和蔡康永的作用才开始体现,即向观众传达他们认为好的价值观。比如在“是否炸死贾玲”中,蔡康永本来被指派到“炸死”持方,但在辩论结束时,看到选择“炸死”的观众更多,他突然决定更改立场,并说:“这不是一场辩论,这是一次向大家传递关键的价值观的时刻……所以我觉得胜负不重要,就是我们这不过是一场辩论。”

意思很明显,节目重点并非是在输赢,更多的是对价值观的。但在必须呈对抗状态时,这个作用明显弱化,讨论虽认真,但值得听的发言几乎没有,连蔡康永也忍不住调侃高晓松为了赢找出千奇百怪的论据,因为明显不符合他本人意愿。

当然为了消除这种强迫辩论的弊端,议题也相应走温和路线,更多关乎生活、朋友、恋爱等话题,彻底牺牲了前两季“议题先锋”的标签。感叹这种改变是该说得不偿失还是画蛇添足。大约蔡康永在第二季中掏心掏肺聊出柜那震撼人心的场面是不会再出现了。

三、赛制太不刺激导致比拼没有意义

不管是第一季每期从落败方淘汰一个选手也好,第二季每期从获胜方晋级一个选手也罢,至少观众在每期节目中都能看到选手去留结果,以此感受到辩论竞争气氛,选手亦会认真准备。

但现在每期连一个选手也不淘汰也不晋级是怎么个意思呢?就让观众看热闹呗。分开两个队来PK,最终比出个2∶4意义在哪?最后还是两队各淘汰三人。那这种PK就是个口头游戏,谁也不会当真。所谓拿到“十万基金”对观众来说,等于什么都没说,这就相当于唱歌选秀年代告诉观众选手争取的是签一家娱乐公司,而不是争第一。

没有一个观众会关心不呈现在舞台上的结果,毕竟这“十万基金”跟我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把六期攒到一起宣布淘汰选手的确能更公正更全方位观察新选手,但同时造成的状况就是,激烈辩论之后没有选手要承担后果。

这是个重要的信号。曾经的每期淘汰、点评辩论技巧如今变成几秒钟的念名单,说明《奇葩说》在有意弱化辩论理念,更倾向于变成选秀综艺。不知道这种转变是否会继续下去,但过于综艺化对这个节目来说,孰好孰坏大家心里都明白。

关于赛制的另一个问题是选题开发。

不知道是否因为不希望让高晓松蔡康永在重要问题上传递负能量,目前为止的六期选题没几个值得认真讨论思考。

单身是贵族还是狗?

老婆工资triple我要不要离婚?

前任婚礼到底要不要参加?

……

这种选题对《奇葩说》来讲已经相当于崩坏,不要说选手找不到立论点,两个队长也是没兴趣的。

随便看看第二季选题,“该不该向父母出柜?”、“好朋友可不可约?”、“ 如果一个月后就是世界末日,当局应该公布消息还是秘而不宣?”、“穷游是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这些问题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单身好或坏、挣钱多或少,甚至是都能够拿来当作社会学论文选题来操作。

上文说过,实际上这个节目背靠的核心价值非常稳固,在社会争议议题基础上可做的文章很多,海选中比目前选手有价值的也很多。连清华红人梁植在第一季都被驱赶了,而国民校草这种明知道连话都说不清的人还要选进来,实在是应该反思。

接下来的节目里,两队对抗形式不会改,辩论选题就不太可能出彩。而那些令人讨厌的,为了奇葩而奇葩的刻意表演、哭闹、鸡汤,全都不会缺席。

至于这个节目还值不值得看下去?如果你不介意每场等着几位老选手出场,不介意听听“马晓康”的花样吐槽,以及看看可能会出现的男神女神,那勉强还是能充实一下吃饭时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