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内思想周报|中国教育中的羞辱文化

贾敏
2016-03-28 08:37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中国教育中的羞辱文化

上周,微博名为“神圣午睡”的育儿作家霍佳在新浪博客发表了一篇题为“羞辱的文化”的博文,通过讲述在美国生活的女儿在美国老师的课堂里和中国老师授课的中文学校里的不同表现,指出中国老师的思维方式中存在不妥当,容易导致孩子产生羞辱感。这篇从自身经验出发的文章切中了中国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症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共鸣,短短几天时间内仅微博阅读量就超过了91万。

作者表示,女儿以前胆子非常小,但到美国之后似乎变得开朗起来,即便英文表达有时会词不达意,遇事也会主动积极地找班主任沟通。但不可思议的是,女儿周六去中文学校学中文的时候,又变回了胆小、有事不敢和老师说的孩子。作者发现,孩子的这种表现跟中美老师不同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接着,作者举例说明美国老师对孩子的敏感非常尊重,认为敏感是非常宝贵的品质,会非常体贴地照顾孩子的情绪。相反,中国老师由于思维方式的问题,不经意间就会让孩子感到羞辱,比如出了问题就会质问孩子,“你怎么就不知道?你怎么就不会?”在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下,作者的女儿在英语世界里大方自信,而在中文环境中又变得胆怯。

作者认为,是中美不同的教育文化造成了这种不同。 美国老师要获得教师证必须接受系统的教师教育,其中就包括了对不同类型的孩子如何引导、如何处理不同的纪律情况、如何设计游戏来规范孩子的言行等具体的操作课程,因此基本上所有美国老师的言行都是合理的。

而在羞辱文化普遍存在的中国社会,敏感、胆小、好动基本上是家长苦恼的前三名。在作者看来,这些特点本身都是优点:敏感的孩子有艺术气质和丰富美丽的内心世界;胆小的孩子懂得辨别危险,逻辑性强;好动的孩子体力充沛,富有行动力和勇气。而这些特点被权威评价体系判定为应该矫正的缺点,招致诸如“小孩子想那么多干嘛”、“为什么不变得胆子大一点”“为什么不能一动不动坐45分钟”这类的羞辱”。作者尖锐地总结中国主流价值观里的完美儿童形象,就是“可以愉快地接受各种有可能的羞辱”,“大人希望你怎样就怎样,大人对你不需要体贴。”

在作者看来,孩子不应该因为他/她的个性被羞辱,羞辱不会让孩子进步,只会让孩子压抑自己,而压抑从来不是一种幸福的状态。而在不够理解的大环境下,父母应该更坚定地给孩子家庭的支持。

耶鲁校长苏必德:情商并非通向完美世界的钥匙

耶鲁校长苏必德(Peter Salovey)上周在北大发表公开演讲。

耶鲁大学校长、著名心理学家苏必德(Peter Salovey)在北大发表公开演讲。苏必德以对情商理论的开创性研究而著称,讲座也围绕情商展开,知识分子公众号刊发了讲座内容。

作为心理学者,苏必德在1997年和耶鲁大学学者John Mayer共同提出了情商的“能力模型”(Ability Model),即情商是人们处理感情信息并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这种信息的能力,又在2002年和另外两位学者一同创立了可对这种能力进行量化和测量的MSCEIT测试(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

在演讲中,苏必德将情商拆借为四种能力:感知情绪,包括能够感知自身和他人的情绪以及从艺术、故事、音乐等刺激物中感知情绪;利用情绪帮助思考;了解情绪产生及波动方式;控制自己和他人情绪以获取正面成效。

通过对情商的量化分析,心理学者们可以分析在不同社会环境中情商对人们注意力、记忆、学习情况、个人决策、判断力、家庭关系、友情和工作关系等各方面的影响。现有研究表明,在智商相近的人群中,情商可以更为准确地预言一个人的事业是否成功,家庭是否和谐等;情商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得到锻炼和提高;而情商作为一种“软能力”,可以与先天形成的智商形成互补,增加人的综合竞争力;高情商的青少年通常更具领导力,更少滥用药物、酗酒或焦虑,也更少可能欺负他人。

在问答环节,针对“两个情商都很高的人相处得会很融洽吗”的问题,苏必德回答称,伴侣间情商差距大关系才稳固,因为这样两个人可以互补,高情商者是关系中的带领者。

对于如何提高情商的问题,苏必德强调,与智力不同,情商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提高的能力。针对小孩子可以设计提高情商的课程,而成人更多的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和音乐来提高自己对情绪的感知能力,也可以通过和高情商的人相处,或从朋友、家人、同事那里获得反馈,从而帮助提高自己的情商。

针对“情商是否有好坏之分”的问题,苏必德指出情商与道德是两种不同德维度,二者没有相关性,高智商的人也可能利用别人的信任做非法的事,“情商并非通向完美世界的钥匙。因此,每个人都要去学习如何发挥智商的积极作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