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所经历的上海皖南小三线研究田野调查

李云/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讲师、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2016-03-30 13:26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原险峰厂征地工吴家祥工作证。

小三线对我而言曾经是个陌生词。历史科班出身,同时又是安徽人,却对此闻所未闻,颇有点尴尬。经过一段时间的恶补,方知小三线建设的来龙去脉,自然而然地我对小三线建设有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决定将小三线研究进行到底。在徐有威老师的安排下,来自安徽的同门硕士研究生胡静和杨华国同学和我负责皖南小三线的查档与访谈事宜。徐老师再三提醒,采访过程都要详细记载,每天晚上回到旅馆,再累也要记下当天所闻所见所思。赴皖南查阅档案、寻访小三线人、走进小三线遗址那段时光,已成为我人生中难忘的记忆,永远挥之不去……

查档的那些回忆

片段一:与春雨作伴

至今仍然清晰记得第一次去皖南东至的情景。在徐老师的安排下,我于2012年3月28日清晨坐上去皖南池州的长途汽车,经过八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到达了目的地,然后又坐了半个多小时的中巴到了贵池殷汇镇,在这里我将与胡静同学汇合,再结伴去东至查档。

第二天六点多我们便整装待发,外面的小雨一直拍打着车窗,因为第一次查档,期待中有点紧张,约摸一个小时到达东至。我们直奔目的地,档案馆的汪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汪主任的指导下,我们很快进入了状态,只要我们看到小三线几个字样,就爱如珍宝地呵护着这些资料。如何将这些宝贝囊入手中呢,幸好徐老师早已交代我们要提前准备好相机、手机等工具,这下可以好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了,将相机、手机消除声音后我们开始快速地拍照。一开始我们只是偷偷拍,生怕被发现,由于是熟人介绍,管理人员没有加以干涉,我们索性正大光明地拍了起来。在档案馆我们足足收获了近800张资料。就我们而言,来一次就要做到一网打尽不留落网之鱼啊。

我们询问了汪主任有关东至小三线档案资料的收藏情况,汪主任建议我们到县财政局看看,并给我们开具了介绍信。第二天雨下得更大了,整个城市沉浸在大雨之中。我与胡静乖乖地站在办公室里,拿出介绍信给他们看后,他们对我俩进行了刨根问底的盘问,“你们来自哪里?为什么要查档案资料,查资料用来做什么?”等等,当时感觉像受审的人在被人盘根问底。我们能做到的是有问必答,如实回答,毕恭毕敬。也许是看我们两个女生实属不易,总算是点头答应让我查档了。管理员将我们带入二楼的档案室,一看到小三线三个字,顿时喜上眉梢,发现这里的资料竟然比档案馆的还多,更是喜上加喜,简直是如获至宝,这时感觉一切的“委屈”都可以既往不咎。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我们整整花了一天的时间拍了1800多张资料。晚上回到宾馆虽有些疲惫,但特有成就感,打开电脑看到一张张图片,疲惫顿时烟消云散,怨言也会抛到脑后。外面,雨依旧下着。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坚信只要不放弃,查档就会有新进展,只有收获资料,小三线的研究方能进行下去。

片段二:与严寒的较量

第二次去查档已是2013年初。经一番周折,我与家住宁国市的大学同学取得了联系,将打算到宁国档案馆查资料一事告诉他,他极其爽快地答应愿意帮我,说正好有个朋友就在档案馆工作。就这样,我与师弟杨华国同学一起再次踏上查档之路。宁国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山城,从宁国走出去的历史名人不计其数。上个世纪的90年代,宁国从一个贫困县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后来才得知这与上海小三线是分不开的。

第二天,我们早早地来到档案馆。当管理员告诉我们馆藏资料情况的时候,我们暗自窃喜,这次又要大获全胜了。我们不敢太过表露出对档案资料的急切心情,生怕因提出将全部档案囊入手中的要求而遭到她们的拒绝。不出所料,当我们提出要拍摄资料的请求时,并诚恳表示绝对会慎重保管资料,结果还是被她们严词拒绝。后来,我们多次与档案科科长交涉,最终无果。拒拍把我们的计划打乱了,又将我们置于困顿之中。眼看着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却无能为力。最终还是决定让老同学帮忙解决,通过朋友请求馆里领导方才同意。可怜有心人,一颗忐忑的心终于可以平定下来了。

查档的那几日,宁国出奇的冷,再加上查档接待室放置在大厅里,又无保暖设施,室温比室外还要低,即便管理员身边放着电暖气取暖也还不停地嚷着好冷好冷……所以每拍一会,双手就会冻得不听使唤,脚也早已冻得麻木了,为了早点将这些宝贵的资料收入囊中,让这颗悬着的心早日落地,我和师弟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完成了所有档案资料的拍摄工作。“梅花香自苦寒来”用来形容我们那两天的境遇还真是够贴切的。与管理员的两天相处,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们的热情和温暖,帮我们充电、搬运资料等,她们是最美的管理员!我们的点滴收获离不开她们的全力支持!

片段三:酷暑中的考验

2013年的暑期可谓史上最酷暑。暑假前心里就一直盘算着要去皖南调查,但因各种事情一直被无限期地拖延,心里总是不踏实。老公对我一个人去皖南调查不放心,特地请了年休假陪我去,我心里美滋滋的。到达绩溪虽已是晚上时分,但仍能感受到滚烫的空气笼罩着我。与胡静师妹此前的遭遇如出一辙,绩溪查档处处碰壁。初始,管理员就以各种理由拒绝我们。虽然做好了被拒的心理准备,但是情绪还是受到极大的影响,总不能大老远地跑来就是为了听到这一句话吧,为什么查档这么难?后来一个管理员话锋一转,说小三线档案是他们替经信科代管,如果经信科同意查看,那就没有问题。这工作完全交给老公了,男人跟男人之间更好交流沟通,也许是老公职业的特殊性,或许是我们求学精神感动了他们。也恰巧,有个已经毕业的学生在组织部工作,她在中间也说了不少话,多重因素的作用吧,经信委的冯主任最终给我们开了证明信。档案室与经信科来来回回地跑了三四次,我们俩的衣服早已湿透了。这查档还真是一波三折,好在基本完成了查档任务,这时才会有难言的喜悦之情。不管查档遭遇何种境况,在此还是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有了你们的鼎力相助,我们的研究工作方可顺利开展。

采访的那些往事

除了查档的经历让我难忘,那些曾经采访的人仍留在我的脑海中,采访仿佛就在昨日。印象最深的是,无论是当地的干部还是村民,当一提及上海小三线,他们对小三线都流露着赞美之情,对上海人怀着感激之心。

2013年的暑期几经辗转,终于找到原上海小三线险峰厂征地工吴家祥的家,整个村庄四面环山,稀稀落落不过几户人家,交通也不方便。想想当年的三线建设者们,远离大都市、远离家人来到这么偏远闭塞的山里,心理的落差该有多大啊!他们能在这里建起小三线真是了不起!

吴师傅一边整理着烟叶,一边对我讲述着自己的小三线人生。从他质朴的语言中能感受到他对那段往事的眷念。当他说到自己17岁以征地工的身份进入险峰厂工作,家里生活条件开始好转起来的时候特别开心;当他说起上海小三线建设后,山里就开始发生变化的时候满怀激情。“上海人不仅给我们修路、通电、通水,而且文娱生活也开始丰富起来。小三线厂只要放电影,七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早早地搬着凳子占位置等着看电影,看电影像过节一样很开心,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都照常不误。我们跟上海人相处得非常好,有时候上海人会到老百姓家里买点土特产,像土鸡、花生、茶叶、竹笋等。那个年代物资供应比较紧张,特别是农村,一些常用的生活用品也很难买到,当时有些村民就通过上海人购买肥皂、奶糖、香烟、红糖等紧俏物资。当知道上海人要走的时候,我们特别舍不得。走之前,厂领导请我们留皖职工吃了饭,还发了一些纪念品。”随后,他还将这些纪念品拿出来给我看,那些保存完好的纪念品上还有“国营上海八三七四厂”的字样。吴师傅的一句话震撼了我:“小三线建设得好,有了小三线才有了我们山区的现代化建设,我们的生活才开始有了根本的变化。”一句朴实而真挚的话语,道出了小三线在皖南地方民众心里占据的位置,小三线建设为山区人民带来了福音。吴师傅说:自从小三线撤走后,我们这些留下来的征地工就被安排到各自改造利用后的原小三线单位,一开始效益还好。没几年,换了个新厂长,几年后工厂就倒闭了。我爱人跟我一起下岗在家务农,现在靠种些烟叶等维持生计。还是上海人在的时候好,如果他们在的话,厂子不会倒闭,我们的日子也会好过些。

听到这些话已经不止一次了,采访的那些小三线知情者都很怀念小三线时代,我想大家怀念的不只是小三线建设为他们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还有皖南人民与小三线建设者们的那段情缘。吴师傅告诉我,自从与师傅分别后,一直还保持着联络,虽然师傅不在了,但与师傅的女儿还保持着联系。对于小三线人来说,他们缅怀那个充满信念的年代,怀念那段永生难忘的特殊经历。而对于当地老百姓而言,这段历史也成为他们心目中挥之不去的记忆。其实像吴家祥这样的不止一个,小三线情缘仍在延续着,人们对小三线的追忆也不断上演着......

目睹的那些遗址

原自强化工厂发展起来的华尔泰公司。

此前对小三线的认识仅限于文字层面上,在我的脑海中对小三线做过各种各样的描绘和设想。当真正踏上寻访小三线的路程,我仍旧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努力从丛林峻岭中寻找逝去的辉煌。走进小三线遗址避免了让我陷入纸上谈兵的窘境,亲自感受小三线带来的视觉上的震撼与精神上的洗礼,体验三线建设们的当时生产与生活的情境。

在东至查档的时候,偶然的一次机会,结识了东至县一位姓金的小学老师,恰巧他曾经就读在大营中学(原上海小三线开办的中学)。在他的陪同下我开始了小三线遗址的初访旅程。出租车在一个不起眼的路口停了下来,我们沿着凸凹不平的柏油路往前走,感觉进入了荒无人烟之地,但没多久就看到两栋残破的楼房孤独地矗立在杂草中。金老师告诉我,里面还有不少楼房。又走了几分钟,果然看到了一排排的两层楼房,有些房子住着一些村民,也都是一些老人,年轻人肯定是不想住在这么偏僻的地方的,有的房子因常年无人居住有些破落。环顾四周,整个卫星化工厂被群峦环抱,依山傍水,环境甚好。这时突然想起“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诗句,此诗正合此景,犹如世外桃源。难怪当时有些上海人舍不得离开这里,说这里山好水好风光好。

走过宿舍区,看到一个大门,这应该就是生产区了,厂房都是一个大通间,很高很大,厂房的墙壁上残留着“军品生产质量第一”、“要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沿着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奋斗”的字迹,透露着“文革”期间浓重的政治气息的标语依稀可见。木业厂的工人告诉我们,原先的厂房比现在要多,只不过是这几年拆除了一部分,在旧址上已种上了庄稼。整个卫星厂横跨十几里,非常空旷,现在终于能够理解“靠山、分散、隐蔽”的涵义了。原先的食堂、礼堂、小卖部、幼儿园、学校、医务室不见了踪影,只留下年久失修的房屋与杂草丛生的基地,柏油马路也已经成为坑坑洼洼的石子路。三十多年前,曾经有一群人在这样的地方生活着,每个小三线厂就像个独立的小社会,厂里有食堂、浴室、菜场、小卖部、理发店、医务室、幼儿园、图书馆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顿时,眼前浮现出一个热闹的场面,大家一起上班,一起吃饭,一起下班,有人在小卖部挑选着商品,小朋友在幼儿园里高兴地玩耍,生产车间里响起轰隆隆的机器声……而今,站在荒凉、满地野草的空地上,看着破败的厂房人去楼空,我深感惋惜,更何况对于亲手建立起来的小三线建设者们而言,他们的心中更是悲凉、凄然。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走了好几家小三线厂之后所带来的沉重感完全被位居亚洲第一的海螺水泥厂(原上海小三线胜利水泥厂)的喜悦感冲掉了,还有东至自强化工厂的起死回生,现已发展成为“省际著名,国内有名,国际知名”的东至香隅化工园,皖南的海峰印刷厂则成为全国四大印刷厂之一。当年,上海小三线无偿移交给安徽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正值安徽大力发展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之际,这笔资金的注入无疑对当地乡镇工业发展意义重大,皖南依托于上海小三线的基础设施、机器设备和流动资金,又一次强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成为当地的工业桥梁和经济支柱。

查档的经历让我懂得凡事不能轻言放弃,要多思多虑,要勇往直前。徐老师经常说,我们要把老前辈建设三线建设的干劲,用在小三线建设研究上,就会无往而不胜。我们现在做的还只是冰山一角,在以后的日子中我们将继续前行,怀着三线建设的精神……

[此文原载徐有威、陈东林主编:《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一辑),(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