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伦敦也拆迁:BBC为何要拍部寡淡的纪录片讲拆迁?

袁晓琳
2016-04-07 15:15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BBC耗时一年,追踪英国威尔士竖琴水库(Welsh Harp Reservoir)边的一处住宅区West Hendon Estate的拆迁改建过程。West Hendon Estate 建造于20世纪60年代,多为低矮多层楼房,主要居民为低收入人群。

还记得2009年的时候,有一部叫做《飞屋环游记》的皮克斯动画片风靡全球,其故事之感人、画面之精美、三观之正确,以及所得到的好评,甚至比最近的《疯狂动物城》都更胜一筹,以致成为继《美女与野兽》之后第二部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动画片。这个故事的缘起,是一个独居的老人希望实现已故妻子的探险南美梦想,但同时,政府因为兴建摩天大楼的计划而不断要求他搬往别处。老人不舍得这幢与妻子居住一生的房屋,所以在做了许久的钉子户后,终于带着屋子离开前往南美。当一片五彩的气球带着那幢小房子在蓝天上翱翔的画面充满巨大的屏幕,不知道多少人在黑暗中听到自己内心的惊叫。被气球高高带起的,只是一幢房子吗?当然不是,那是所有活在真实世界的我们不可企及却又无比惊羡的关于爱的梦想。

当然,大家都明白梦想终归还是梦比想更多,于是有一度,话题变成了劝说老人搬家的开发商如何耐心友好,如何不用蛮力,以及,那幢爱的小屋如何在工地上固执地存在了那么久。

这些对于“拆哪”进行中的我们,好像是另一种梦想,但在这份梦想中,是不是可以想比梦更多一些?理由便是,在西雅图曾有一位老妇人Edith Macefield,因为拒绝搬离重新开发的街区,所以她的旧屋就这么卡在新的大楼之间,而由于她的固执,开发商与建筑者也不得不改变他们的建造计划。

其实Edith的固执,不仅打动了身处中国的我们,也打动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所以可见,保留旧居,做最执拗的“钉子户”已经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了。

曾有人去询问老妇人为何坚持不搬,虽然这个问题真是毫无问出口的必要,但老妇人的回答,却依然感动了无数人:

“要我去哪里?我没有家人,只有这里是我的家。我的母亲在这里去世,就在这个沙发上。当年我从英格兰来到美国,来照顾她,她让我保证一定要让她在家里度过最后的生命,而不是去什么养老院之类的。我做到了。现在我也希望在这里度过我自己最后的时间,就在这个沙发上。”

写了这么啰嗦的开场白,实在是因为今天要讲的这部纪录片,让我实在忍不住想起这些美好的梦想。因为这部名为《我们的房子》(The Estate We’re in)的纪录片讲的就是我们这些心怀梦想的人和这个现实的世界——没有气球,没有耐心的开发商,有的只是限期搬离的通知、轰鸣的挖掘机、人越来越少的街区、遥远的新房。不要担心什么剧透不剧透,因为根本没有惊天大逆转,这是一部现实得如白开水般的纪录片——大多数人的日子,不就是一杯白开水,哪来的那么多惊喜呢。

BBC耗时一年,追踪英国威尔士竖琴水库(Welsh Harp Reservoir)边的一处住宅区West Hendon Estate的拆迁改建过程。West Hendon Estate 建造于20世纪60年代,多为低矮多层楼房,主要居民为低收入人群。地方当局认为,这一小区已经过于陈旧不适合改造,因此由开发商另行建造高层住宅,总规划耗资数百万英镑,将建成一处豪宅小区。对于搬离的居民,政府给予最多115000英镑的补贴,还且不论有些人因为在此居住时限太短而拿不到补贴。

影片中有一个画面,是有人在网上查询着附近房价的镜头,我曾反复回看试图从屏幕中的另一闪动屏幕里看清楚房价,以便计算差额。然而现在想来实在多此一举,他们的无奈与无助早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当然,所有的搬迁项目也都是相似的,除了补贴之外,政府也提供安置房可供选择——在一个遥远的街区,崭新的楼房——也许并不亚于在建的豪宅吧——可供搬入。影片花了不少的镜头描述这个新的住宅区:优美的环境、宽敞的阳台、离伦敦“极近”的车程,一切仿佛焕然一新充满活力。当镜头扫过楼盘宣传广告中的洒满阳光的屋子里年轻女子的曼妙身影时,有一瞬间,我甚至恍然觉得,也很好啊,这房子。

“是的,必须承认,这些房间都很好,很大,因为他们很新,都是崭新的。可是,又怎样?我还是不想住在这里,不想,它不是我的房子。”“一个漂亮的房子并不等于一个美好的生活。”他们站在新的楼房前、新的房间里,面无表情地说。

什么叫做美好的生活?如果你忘记了《飞屋环游记》里的卡尔和艾莉,那么直接看一看这部纪录片的前半段便足够了。结婚、生子、孩子的成长……满屋子的照片,满屋子的时间。对于这些穷人而言,唯一剩下的,也只有这些了不是吗。然而豪宅要来了,他们要搬走了。当满地的纸箱与灰尘打包起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所有的人生时,情绪如何不产生?

我想这部纪录片其实并无意于讨论关于穷人是否有权选择居住地这样的问题,因为它所记录下的东西太多,根本来不及讨论。城市发展方式、政府责任与义务、社区精神……搜一搜关于此片的评论后你就会发现,在有限的解读中,居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政府领导力与主动性问题的探讨:如何界定改造目标;如何选择投资商;如何做好准备面对失望的居民;如何制定安置政策?……看到后面,我突然明白BBC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寡淡如水的纪录片了——这些很多人再熟悉不过的事情,竟然因为这部纪录片而被英国人如此隆重地提出来讨论。

但如果仔细回想影片中各种人物面对此事的生硬甚至笨拙的姿态,我们大概会恍然大悟——他们大约真的是很少碰到这样的事吧。哪怕连当局与居民的谈判,都是以法庭辩论的方式,当局西装革履,居民有理有据,法官主持大局——我承认我笑了。一笑,真是英国人;二笑,这能谈出什么来;三笑,有些心酸,至于心酸什么,为英国人,还是为……实在分辨不清。

重新回到影片开头,白发的妇人站在门外望着不远处在建的工地,对着镜头说:我很震惊,我要离开这里了,我要离开这里了……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起最近的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前几天心血来潮重新看了一遍上海滑稽剧团的经典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开场第一幕中,房客们与二房东因为用水问题吵了起来,二房东一时发狠撂话:谁再废话请他立刻走人,刚刚还团结一致的房客顿时作鸟兽散。我曾看过这出戏很多遍,可是这一次却对这一细节尤其震动,不得不承认老艺术家对于生活的观察之细,他们没有为了凸显底层民众的人穷志不短而让他们坚持抗争,而是选择表现人的最原始反应——保住房子,保住居所,这比什么都重要。对那些穷困潦倒的房客们而言,有一固定的容身之地,是马斯洛所说的最底层需求。而这部纪录片中的房客呢?或者,对于身边那些等着拆迁分房分钱以致闹到兄弟反目姐妹老死不相往来的人们呢?很奇怪,是否房子所代表的需求越高,它的居住者们便越不开心?

第二个故事很简单,前些天有个朋友告诉我,她有天走出楼道的时候,看到两个陌生人在走廊中张望,她多看了两眼,那两人便冲着她说,你住这儿对吧,你的房子卖吗?

现在,到底有多缺房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