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光明网评“教师排队怀孕”:警惕形塑已久的错误生育观念回潮

光明网
2016-04-03 16:37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编者按】

光明网4月3日发文称,河南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校方作出的“排队怀孕”规定,不仅是对于二孩政策本意的公然违背,也是对作为公民的教师法定生育权利的伤害。

全文如下: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很多家庭开始为迎来第二个宝宝做准备。不过,河南郑州市中牟县的很多女教师,如果想怀孕生育二胎,夫妻俩说了不算,那谁说了算呢?校长!想怀孕挤破头不按学校规定就开除!

这份由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校方向全体教师下发的内部文件载明,鉴于学校女教师人数较多,涉及的教育教学工作面大,如果不计划生育,难免会造成学校各项工作无法进行,为使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只有施行有序生育。文件明确规定了各个学科可以怀孕二胎的教师名额,2016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为15名和16名。

鉴于此前长期的一孩政策,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初期,在一定范围与一定时期内,难免出现“扎堆”生育的现象。事业单位对生育政策的执行相对更为严厉,加之女性教师较多,中小学的这种情况突出,以至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有的教学秩序,其实并非不可以预料。然而,校方作出的“排队怀孕”规定,不仅是对于二孩政策本意的公然违背,也是对作为公民的教师法定生育权利的伤害,只能用“荒诞”二字来形容。

不止是要求“排队怀孕”,该校教师还透露,如被“批准”生育的教师未在特定的时间内怀上,就要取消怀孕指标。而中牟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更是“大放阙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让你去生二胎”、“国家政策下来了,具体到这个单位就要以单位为准”。如此种种,所传递出的对生育行为的歧视,以及二孩政策在落地上所可能遭遇的“各自为政”和被扭曲局面,不能不被正视。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以来,类似的现象已非第一次被曝光。这些现实再次表明,生育政策的调整,绝非只是政策开闸这么简单。背后所牵涉到的利益的平衡,生育成本的分担,生育权利的保障,都需要以看得见的配套服务来加以夯实。比如,对于中小学这类生育妇女较多的单位,如何平衡好女教师生育权利与教学秩序之间的关系,或许就需要引入外部的资源加以调剂;而对于一些市场化企业,亦要考虑建立适当的生育成本共担机制,以尽量降低社会化的生育阻力。

但透过这类现象,我们更加要警惕的是,那种被过去生育政策形塑已久的错误的生育观念的回潮和强化。学校面对职工“扎堆”生育有困难可以理解,但校方首先想到的不是向上级有关部门“求助”,通过相关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来缓解因教师怀孕可能带来的对教学秩序的暂时影响,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一道“内部文件”,以抑制生育权利来实现教学秩序。这反映的或许还是长期以来,社会对于法定生育权利的忽视,是生育行为“污名化”在二孩时代的一种延续。

事实上,相对于“排队怀孕”的明确规定,此类做法背后的歧视逻辑,危害更甚。生育政策已在逐步向开放的方向发展,然而社会各方围绕生育行为的种种“歧视”已经深入社会骨髓,改变仍任重道远。即如该起事件所示,生育二孩即便在一些“文化单位”,依然是被人看不起或是视为挑战现有秩序的事,再小的“权力”都可以“光明正大”的对生育权利进行伤害甚至是剥夺。

二孩政策的放开,无疑是对人口发展规律与公民生育权利的顺应。但在落地的过程中,确实需要防止,因二孩生育增多而产生新的生育歧视,并固化生育行为所承受的污名化。这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完善生育政策的配套服务;另一方面,更要从法律的角度,加大生育权利的保障程度,对于伤害这一权利的人或权力,作出应有的规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迫切需要一场对生育行为的正名行动。(原文标题为《我们需要一场对生育行为的正名行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