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纪委点赞安徽桐城张家:其核心精神和最终落脚点是廉俭礼让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2016-04-05 13:01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张英《让墙诗》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是桐城清代大学士张英的一首《让墙诗》。

桐城,著名文学流派“桐城派”的故乡。地处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大别山东麓、长江北岸。素有“吴头楚尾”、“七省通衢”之称。

元末明初,桐城饱受战乱和灾荒,人烟稀少,大批移民自江西、皖南等地迁至桐城。他们吃苦耐劳,积极进取,重视农耕,看重课读,逐渐形成了桐城“穷不丢书”、“耕读传家”的乡情民风。

浓郁的书香氛围催生出恢宏的文化景象。明清两代桐城一邑之地共出进士236人,举人793人,贡生、监生不计其数。出现了张、姚、马、左、方等诸多世家显族,形成了影响清代文坛二百余年的“桐城派”,为世人所瞩目。一时“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

一、桐城世家

桐城世家显族中的“张”,指的就是张英家族,以其郡望称为“清河张氏”。明初由江西鄱阳迁居桐城北乡土铜山。六世祖张淳科第起家,自浙江永康令官至陕西布政参政,因长于断案,人称“张一包”,即包拯之谓。其长孙张秉文,就是张英的伯父,为明朝封疆大吏。季孙张秉彝,就是张英的父亲,赠光禄大夫。

张英父亲张秉彝,在张英初入仕途时,即多次写信告诫他:“祖宗积德,累世以耕读承家,尔惟益自勉励,以无贻前人羞”;“抱忠贞以事君,笃谦和以交友”;“敬者德之基,俭者廉之本”。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学圃,晚年更号圃翁。康熙六年进士,十二年任翰林院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十六年入值南书房。供职勤谨,应对称旨。康熙称其“有古大臣风”,将西安门内房屋赐其居住,开清代词臣赐居内城之先例。后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民间俗称“宰相”。康熙四十年告归,隐居城内故居和龙眠山赐金园,其间康熙曾数赐楹联。四十七年卒,谥文端。

祖辈的懿德嘉行,父母的言传身教,造就了张英敬慎廉俭、谦和礼让的官德人品,而他又承前启后,以其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结合古圣时贤的言行事例,凝铸成了一部教育子孙后代如何持家治国、立身做人的《聪训斋语》。

二、聪训继世

《聪训斋语》是桐城清河张氏的一部典范家训,内容深入浅出,富含哲理。读来和风细雨,如沐春风。张英说:“予之立训,更无多言,止有四语: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尝将四语律身训子,亦不用烦言伙说矣。”

这是张英教训子孙的四句箴言。通览全训,纵观张英的为人处世,其核心精神和最终落脚点,即是“廉俭”、“礼让”二端。

张英居官廉俭,门无私谒。遇有人行贿时,则正颜拒绝。他曾说道:“使我为州县官,决不用官银媚上官”;“门下奔走之客,有损无益”。其家境清苦,任翰林时,曾于会试入闱,家中竟然无米下锅。夫人搜得家中有面数斗,遂举家连食面汤将近一月。居虎坊桥时,度支困乏,夫人不得不取下孩子项下银锁质钱,以渡难关。

张英的廉俭之风,还体现在选拔、推举和保护廉俭官员方面。康熙南巡,张英曾多次迎驾扬州、淮安。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一次南巡,两江总督阿山欲借机增供经费,江宁知府陈鹏年执意反对,阿山想以诽谤巡游罪置陈重罪。及张英谒见,向康熙澄清事实,陈鹏年始得免祸,后成一代名臣。

廉为官之本,俭为廉之基。养廉必须以俭。张英认为做父母的应“教之俭用”,并把俭的内容归纳为“俭于饮食”、“俭于交游”、“俭于饮酒”等八个方面,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崇尚南宋著名学者陆梭山(陆九渊兄长)治家以俭之道,要求家人把一年的日常开支费用分为十二股,一月用一股,月底总结所余,“别作一封”,用来应付贫寒之急,或者“多作好事一两件”。

安徽省桐城市博物馆原馆长、张英后人 张泽国:

张英的廉俭故事还有很多。他六旬华诞时坚持不办寿宴,不收贺礼,与妻子商定把钱省下来“制作衣绔百领,以施道路饥寒之人”。他解官归田之后,“誓不著缎,不食人参”。布衣蔬食,至老不衰,而救人急难则动辄倾囊。

除为官廉俭外,张英还推崇为人礼让。他说:“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老氏以让为宝。”做父母的就应“教之谦让”。晚年居乡时,他从不以“宰相”自居,仅以一位山间老人身份与百姓交往。遇到担柴人,便退立道旁,主动让路。而有关他“六尺巷”的让墙故事,则最为世人称道。

史料记载,张英的桐城老家宅旁有一块空地,与吴氏为邻,吴家越界占用,于是引起两家纷争。张英家人便修书一封送给在京城的张英,请示定夺。张英提笔批诗一首寄归。诗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言恳意切,情操高古。家人接书,遂退让三尺。吴氏闻之,深感其义,亦退让三尺。于是桐城就有了这条六尺巷,有了这一传诵至今的六尺巷佳话。

安徽省桐城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 潘忠荣:

六尺巷

六尺巷故事的核心精神就是“礼让”二字。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让故事史不绝书。《史记•五帝本纪》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舜就是舜帝,让畔就是让出田岸。舜帝以他的虚怀若谷感召了历山地区的人们都礼让田岸,这是我国最早礼让地界的故事,它的影响非常深远,以至后世之人都把“田者让畔,道不拾遗”作为一种美好社会的理想而追求和歌颂。张英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种传统美德礼让三尺。他的礼让换来的不仅是息事宁人,而且感服了邻人,见贤思齐也礼让三尺,这样就成了六尺巷,一场地界纠纷就在这种互谅互让中得到圆满解决,化干戈为玉帛,这就是道德的感召力。

漫步六尺巷,你会感到你是走在时空的甬道里,正从过去走到现在,从现在走向未来;你会感到你是走在历史的长廊中,那一块块砖格就是一幅幅历史的画面,使你油然而生慕古思贤之情。

漫步六尺巷,你的心灵会得到净化,你的情操会得到升华,胸怀会更宽广!

步入六尺巷,心宽天也宽;走出六尺巷,天宽心也宽!

廉俭传家

聪训传家,世泽绵长。张英之后,张氏家族科举大张,人才辈出。明清两代近二十世,一族计有秀才以上功名者近千人。其中进士26人,举人89人,贡生、国子监生700余人。呈现了“父子宰相”、“三世得谥”、“六代翰林”的耀眼景象。

张廷玉(1672-1755),张英次子,字衡臣,号砚斋。康熙三十九年进士,累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军机大臣。乾隆二年(1737)进三等伯,开清廷文臣爵至侯伯之先例。雍正皇帝褒扬其为“调梅良弼”。

张廷玉积“意念之所及、耳目之所经”的人生感悟,著成了《澄怀园语》一书。这是继其父《聪训斋语》后的又一部张氏家训。

“今日行事俭,异日做官清。”张廷玉恪守庭训,亦以廉俭、礼让为务。他说:“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拼命强忍,不受非分之财”。这里的“忍”就是忍住不贪,克己复礼。

张廷玉初以词臣分校礼闱时,有同事想找他谋私,他赋诗一首云:“暗室欺心古所难,四知常凛寸心安。簾前月色明如昼,莫作人间暮夜看。”深怀律己之心,意境磊落高洁。同事阅诗之后,便惭愧地退却了。后来,张廷玉担任吏部侍郎时,因惩恶除贪,曾获得“伏虎侍郎”的美称。

张廷玉还继承和发扬了张氏一门的礼让之风。其中最有名的,是“父子让探花”的故事。

安徽省桐城市政府办副主任 方宁胜:

雍正十一年(1733年),张廷玉长子张若霭参加殿试,雍正皇帝阅至第五卷时,觉得该卷字画端楷,文意绝佳,便拔至一甲三名(即探花),在场的大臣皆称评定公允。待折卷时,方知是张廷玉之子张若霭。张廷玉得知后,立即奏请皇上换选他人。但雍正皇帝明确宣布,他所选拔非常公允,并非知道是大臣的儿子而有意甄拔。然而张廷玉仍再三恳允“以此让于天下寒士”,雍正深感其义,遂降为二甲第一名。这便是脍炙人口的张廷玉让探花的故事,和其父六尺巷让墙故事一样为世人所感佩。

张廷玉清廉礼让,生活俭朴。住在皇帝赐居的戚畹旧园十余年,连日用器具都不全,以至同事亲友“多以俭啬相讥嘲”,但对百姓疾苦,却忧戚在心,必欲尽力以解困。康熙四十八年(1708),桐城东乡陈家洲遭受水灾,他立即动员兄弟子侄捐款捐物,赈恤灾民。雍正十一年(1733),他奉命回乡举行祭父大典,途经河北时发现水灾严重,旋即奏请朝廷开仓赈济。此后又将祭父大典所余银两捐修了桐城东门外的“良弼桥”。乾隆四年(1739),他得知乡里欠收,贫民乏食,立即驰书家人捐谷一千石,并嘱弟侄辈精心筹划,以成善举。

教子,张廷玉同样以“廉”“严”著称。长子张若霭为内阁学士,工书善画。一次,张廷玉看到僚属的一幅名画挂在张若霭的书斋中,知为僚属投其所好,便正色道:“我无介溪之才,子有东楼之好,奈何?”“介溪”是明代权相严嵩的号,“东楼”是严嵩之子严世蕃的号,严世蕃为侍郎,依仗其父为相,招权纳贿,终被处死。张廷玉以此类比,使张若霭深为震撼,赶紧送还名画,从此再也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有违家训了。

张氏家训,不仅使其子孙后代受益匪浅,奉为圭臬,同时也为世人所看重。曾国藩即对张英的《聪训斋语》垂爱有加。他在写给曾纪泽的家书中说:“《颜氏家训》作于乱离之世,张文端英《聪训斋语》作于承平之世,所以教家者极精。尔兄弟各觅一册,常常阅习,则日进矣。”他甚至亲自为弟、子、侄每人购书一本,让他们随时诵读。

名篇传世,历久弥新。《聪训斋语》、《澄怀园语》这两部家训是张英、张廷玉父子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也是留给我们今天的一笔宝贵遗产。它们和六尺巷故事一道,彰显着独特的精神魅力,闪耀着道德之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