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首任ISO中国主席:中国GDP全球第二,制定标准不到1%

国资报告
2016-04-05 17:43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能否掌握国际标准化制高点成为衡量一国工业实力的重要指标。中国,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六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虽已取得长足发展,却始终面临一种尴尬处境:拥有着位居世界第二的GDP总量,国际标准化参与度名列第六。这与世界GDP排名第四,国际标准化参与度位列第一的德国,形成了鲜明反差。

中国在走向世界强国的进程中,亟需赢得与世界GDP总量成正比的话语权席位。然而,纵观徳、美、日在当今国际标准化参与度中的“三足鼎立”之势,使得中国追赶差距的外部环境困难重重。

“中国的国际标准化活动只有弯道超车,才能适应国际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作为国际化标准组织(ISO)首任中国主席,张晓刚提到。任职鞍钢的近40年,他对中国企业技术现状了然于胸。自1997年至2012年,担任ISO/TC17/SC17(盘条与钢丝分技术委员会)主席一职的15年间,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生涯使其极具国际视野,对国际标准化活动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感触。

在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全新趋势下,中国企业究竟该如何接轨国际标准化?对于处在重点制造领域的国企而言,如何集中优势争夺国际标准制高点?对此,张晓刚接受《国资报告》专访,为您一一作出解析。

欧、美、日积极抢占国际标准制高点

世界制造业强国,为何着迷于控制和争夺国际标准化制高点,还要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功能和意义说起。

1782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随着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分工的细化,人类就提出了向标准化转变的需求。进入20世纪中叶,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又催生了现代标准化。成立于1947年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下称ISO),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ISO作为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的、世界上最大的自愿性国际标准制定组织,通过国家成员体系网络展开工作,为全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它与国际电信联盟(下称ITU)、国际电工委员会(下称IEC)一道,并称世界三大标准化组织。

对于世界三大标准化组织之间的分工,张晓刚表示:“ITU主要负责通信标准,IEC负责电工标准,而除此之外的所有标准在ISO。因此,ISO的诞生就意味着全球所有产品都有了国际标准,标志着现代标准化的开始。”

与ITU、IEC有所不同,截至2015年12月31日,在ISO一共制定出的21133个国际标准中,工程技术类标准占27%,材料技术标准占22%,电子、信息技术与通信标准占17%。由于ISO国际标准主要是技术标准,因此,它又被称为“技术联合国”。

占领国际标准化制高点,就意味着你主导制定规则,其它国家按你的规则来执行。张晓刚表示:“国际标准化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现在争这个制高点的一定是发达国家,因为发达国家把这个制高点看得太重了。”

他举例说,美国的策略是“控制+争夺”制高点,核心内容就是要使国际标准能够反映美国技术和实力。欧盟是“控制”制高点,无论是ISO、IEC还是ITU,欧洲都居于主导地位。而日本则是选择抢占自己重点关注的领域,如钢铁、机器人等,但是目标明确,即“争夺”制高点。

那么,什么是制高点呢?张晓刚认为,国际标准化的战略制高点,就是制定重要的国际标准,承担国际化标准组织技术机构的领导职务,承担国际重要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这就是制高点。过去中国不发达,不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蛋糕”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被分完。未来,如何让中国在世界上有自己真正的地位,值得我们深思。

锁定差距

回顾中国的国际标准化历程,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的努力不曾停歇。1946年,中国作为ISO发起成员国,参加伦敦举行的ISO成立大会,到2008年,中国成为ISO常任理事国,再到2011年,中国成为IEC常任理事国,其间,中国取得了显著进步。

在张晓刚看来,这些显著进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2015-2017年在三大标准化组织当中,都有中国人担任领导职务,这是中国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其二,自2005年起至今,中国制定的国际标准数不断增加,中国承担的秘书处和技术机构的主席都在增加。其三,中国涌现出一批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的优秀企业。

不过,仅以这样的速度和质量,争夺国际标准化制高点远远不够。锁定中国标准的差距和短板,才是中国制造业的目标和方向。

对ISO、IEC成员国之间的国际标准制定数量进行比较,能够清晰地展现全球标准化参与度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张晓刚指出了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绝对少数占绝对多数。在ISO的160多个成员国中,少数发达国家占了标准数的95%。第二个特点,绝对多数占绝对少数。160多个成员国中,除少数发达国家以外的国家主导的标准数仅占总量的5%。第三个特点,中国已经是ISO六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我们处于绝大多数国家队列当中,制定的标准数量仅占总数的0.7%。”

谈及此处,张晓刚说道:“当时看到这个数据很震惊。全世界都说中国是大国,出口额占世界第一,排在第一位的产品数量1485个。而德国只有703个,美国也才有603个。”

同时,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体现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承担的技术机构主席职位数量以及集中程度等。就总量而言,发达国家占比大于中国。再看集中程度,中国在ISO和IEC的技术委员会中,共有50人担任主席职位,而且分散于中国不同的大企业当中。“美、徳、日等国的主席,一定是集中在顶级大企业手中,仅西门子在ISO和IEC就有14个主席。这是我们的差距所在。”张晓刚说。

将比较对象再次聚焦,对比六大常任理事国的标准数量,张晓刚发现了反常“现象”。在他看来,按照常理,GDP的占比应该跟一国的标准数量成正比,但是目前却看不到这一规律,原因在于两个常任理事国。

“第一个是德国,德国世界GDP排名第四,但在国际标准化的参与度上位列第一,这是历史原因所致。德国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一直以质量强企和质量强国的理念来支撑制造业发展,而且每一届领导人、每一代企业家都以此为追求。另一例外是中国,中国GDP世界排名第二,而在国际标准化的参与度上却名列第六。”张晓刚分析道。

一番比较过后,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化的外部形势可谓是困难重重。然而,现实境遇越是危急,突围之战就越加迫切。在张晓刚看来,国际标准化工作首先考虑的不是我们付出多少,而是权衡放弃参与将会失去多少。如果不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就意味着别人制定游戏规则,我们来执行。

中国只有“弯道超车”

过去几十年中,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错失了争夺国际标准制高点的一轮先机。然而,随着全球经济贸易和科技的深度发展,国际标准化活动已渐渐呈现出多个全新的特征和趋势。无疑,对于中国而言,新一轮战略机遇期已然来临。

在张晓刚看来,国际标准化活动趋势之一,正是多个新兴产业的出现,如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电动汽车等,发达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对此,2009年经济危机后,美国最早提出“再工业化”概念,德国提出工业4.0。趋势之二,新兴产业往往标准先行,以求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权。趋势之三,新兴产业标准亟需统一。早在2012年,德国和美国的8家汽车厂商(奥迪、宝马、克莱斯勒、戴姆勒、福特、通用、保时捷和大众)宣布未来将采用统一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新标准将在欧洲和美国范围内使用。

这种跨国界的标准协同,同样为中国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方向。2014年7月,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共同出席“中德电动汽车充电项目”发布活动,中德两国将在电动汽车相关充电标准方面开展合作,未来中德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将完全统一。

德国人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始终坚持质量强企、质量强国的发展理念,使得Made in Germany成了世界最优质产品的代名词。

“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市场,这被发达国家所看重,正是中国机遇的一部分。我们用中国最大的市场和发达国家做多边或双边合作,共同起草国际标准,可以一步走进领导者地位。”张晓刚表示。

新趋势下,中国如何进一步广泛参与国际标准化,张晓刚提出两点建议:其一,中国真正有优势的大企业,要在优势领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他领域积蓄能力,为未来标准化做准备。其二,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机遇,推动中国国际标准化。以高铁为例,中国高铁企业利用国内巨大的市场和最多的里程数,已经积累出领先的产业链。中国企业要把这些能力集成起来,变成国际标准,输出到“一带一路”去,再输出到其他国家去,这是一种捷径。

“中国的国际标准化活动只有弯道超车,才能适应国际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张晓刚强调。

当然,他也提醒企业应注重其中的风险。“过去,大型跨国公司为进入中国市场,会向中国转让一部分技术,但核心技术都在本国手里。中国与其成为竞争对手关系后,反而不利于占领国际市场。因此,中国的国际标准化要把优秀国家的优秀企业纳入到集成体系当中,使其作为集成体系中的一个点。”张晓刚建议。

国企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面对全球制造业的激烈竞争,在美国“再工业化”和德国工业4.0相继提出之后,2015年5月,被喻为中国版“工业4.0”的《中国制造2025》也正式出台,成为引领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行列的纲领性文件。

《中国制造2025》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指出,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不过,对于这一宏伟蓝图,张晓刚更为关注地是如何将笼统数字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如何确定建国100年时,中国制造的目标就能实现?到那时,我们不能再用世界上80%的IPad都由中国生产等数字来说明中国变化和发展,应该将其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数据:论及贸易,我们应该在WTO做出最大贡献。论及技术,我们应该在ISO中做出最大贡献。”

2014年7月8日,在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的共同见证下,中德电动汽车充电项目启动。

在他看来,中国大企业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中国经济过去20年的高速发展,来自于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带来的机遇,并非企业核心能力有多强,这是中国企业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

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张晓刚深受德国制造业崛起历程的启发。

1876年,在美国费城的世界博览会上,全世界所有国家同声谴责德国工业产品质量。当时,处于世界领导者地位的英国,曾发表国会咨文,规定德国生产的所有产品都要打上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的标记,来区别各个国家的优质产品和德国的劣质产品。

“这就是100多年前的德国,正处于结构调整期。但是德国人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始终坚持质量强企、质量强国的发展理念,使得Made in Germany成了世界最优质产品的代名词,我相信中国一定会走得时间比他更短,但现在我们要起步。”张晓刚说。

在他看来,《中国制造2025》已经明确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产业、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十大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而这正是多数国有企业所在领域。

他认为,国际标准化是中国制造的有力支撑,国际标准也一定是全球一流的企业主导。国有企业担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担负着中国经济稳定安全的责任,同时担负着作为国家队参与世界顶级企业竞争的责任。因此,国企应通过科技创新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实现中国制造的战略先锋和主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