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减持压力到底有多大:“4月8日万亿解禁”是胡扯

澎湃新闻记者 吴月霞
2016-04-06 19:59
来源:澎湃新闻
牛市点线面 >
字号

“最严减持禁令4月8日到期:万亿解禁第二波来袭”,这则消息的传播力是惊人的。4月6日,A股市场盘中巨震据说也与此有关。

真的是这样的吗,这事还要从去年说起:

2015年A股暴跌后,2015年7月8日证监会出台《18号文》,暂停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以下并称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监高)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股份。然后,为避免《18号文》到期后出现减持高峰,证监会1月8日出台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规定》),自2016年1月9日起施行。

不明觉厉,难道4月8日又是一个解禁洪峰?

当然不是!

监管层当时公告说“自1月9日起,上市公司大股东此后任意连续3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任意连续”两个词说明减持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并不意味着4月8日就是一个节点,理论上不存在减持洪峰这一概念。

更何况,在这个点位,大股东也没什么减持动力。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测算,考虑加上2015年下半年到期未减持的市值,2016年全年最大的理论减持规模供给为2.37万亿元,其中7000亿全为机构参与的定增,1280亿全为大股东参与的定增,其他则为大股东、机构及自然人一起参与的定增。

Wind资讯统计,3月至今,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增持数为100797.37万股,减持为121457.67万股,减持金额为227亿元。

“目前看股东的减持意愿不那么强。”徐彪看来,理由有二:

1.新规对减持的限制影响还是比较明显;

2.看股东历史减持行为,减持金额基本是随着市场上涨减持额才增加,在市场较低时减持意愿也较低,现在部分个股价格还在增发价格下方。

另一方面,由于新规对大宗交易暂无直接约束,所以目前许多减持都通过大宗交易进行,今年3月公告455份减持227亿元,其中183份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占比达40%。

所以综上所述,万亿解禁第二波来袭,根本就是伪命题!

根据徐彪测算,解禁高峰将出现在2016年12月,理论最大规模也不过4269亿元之多;其次为6月,为3761亿元。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