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贵阳跨性别就业歧视案开庭,公司辩称辞退该员工因不穿工装

澎湃新闻记者 明鹊 实习生 王婷
2016-04-11 20:26
来源:澎湃新闻
一号专案 >
字号

4月11日上午9点30分,贵阳市云岩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庭开庭审理贵阳跨性别就业歧视案,该案在中国大陆地区尚属首例。

相关专家表示,跨性别者就业难较为常见,即使入职也难免受到骚扰,而像此次这样能站在法庭上公开维权的跨性别者非常少见。

庭审在当天11点30分左右结束,原告C先生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仲裁庭将于4月底宣判。

C先生心理性别是男性,生理性别是女性,是性少数群体中的跨性别,属女跨男。

“在这个传统的社会中生存下去比较多磨难。很多人的不理解不尊重,对于跨性别来说是种磨砺。”C先生说,他大学毕业后换过多份工作,已不打算再找,全心投入NGO,因为“找不到工作”。

C先生称,2015年,他因“爱穿男装,形象与公司要求不符合”,工作一周后被贵阳慈铭体检中心(下称慈铭)辞退。

今年3月7日,C先生向云岩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慈铭支付工资和经济损失,并公开道歉。3月14日,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此事。6天后,庭前调解以失败告终。

慈铭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C先生不穿工装是被辞退的主要原因,而且刚开始要学习做一些东西,C先生真正的上班时间才两三天。

C先生的代理律师黄沙则称,C先生在慈铭工作了9天,已经过了试用期,而且慈铭也没有给C先生发工装。

据黄沙转述,当天的庭审中,慈铭称因为C先生不穿工装、工作能力差才解除合同的,提供的证据有入职表格、员工工作照片和规章制度等。黄沙则辩称,慈铭是因为跨性别歧视才辞退C先生,有录音、照片等证据。

黄沙称,庭审中,慈铭始终不愿意赔礼道歉。

事实上,包括跨性别群体的遭遇在内,各类就业歧视问题越来越被关注和讨论。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孙晓梅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呼吁国家加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

“反就业歧视法”专家意见稿的牵头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小楠说,“反就业歧视法”意见稿规定了禁止基于性倾向、性别表达、性别认同方面的歧视,歧视包括直接歧视、间接歧视以及报复性歧视,还有骚扰。就业歧视就是直接歧视。

刘小楠说,在国家立法提案中,性倾向、性别表达、性别认同这三个术语首次出现。

对话专家:愿意公开维权的跨性别者非常少

廖爱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LGBT项目官员、联合国《亚太跨性别健康蓝图》中文译者、厦门大学人类学硕士。

徐玢,北京同语负责人。同语,民间非营利组织,关注中国在性倾向或性别身份上遭受困难的群体。

澎湃新闻:什么是跨性别?

廖爱晚:跨性别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我个人认为比较准确的说法是,一个人的性别认同或者性别表达跟他出生的时候被指派的性别不一样,这样的就称为跨性别者。估计国内的普通大众很少去了解跨性别,了解了之后也比较难以想象,认为有什么样的身体,就该有什么样的性别认同,就该有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一旦这三者当中有错位,就冲击普通大众的认知底线了。

澎湃新闻:性别表达和性别认同有什么区别?

廖爱晚:性别认同是你自己内在性别的一个认知,就是你认为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性别表达往往反映性别认同,但是不一定跟性别认同一致。性别表达是外在的一种表现,跟社会对于男性气质的界定,和对于女性气质的界定有关。

澎湃新闻:跨性别者一般适合什么职业?

徐玢:我觉得如果社会大众尊重每个人的话,每个职业都适合跨性别者做。从工作而言,只有能力的问题,没有性别的问题。就像女性不应该被认为很多工作不适合做,跨性别也是一样。雇主需要了解、尊重这个群体。

澎湃新闻:跨性别者求职、升迁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徐玢:我也有很多跨性别朋友,有的就算被录取工作,可能也受到同事在背后的指指点点,没有很友善的工作环境,大家都会有排挤或者语言的暴力。在国外很多就业的法律中,这叫骚扰。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很多研究都显示,跨性别者求职非常难,经常会被拒绝,即使入职,也会受到语言骚扰,甚至包括性骚扰,概率也比顺性别(跨性别反义词)者要高。

此外,跨性别者目前面临一个政策困境。做完手术之后,身份证上的性别是可以改的,但是学历证明上的性别还是原来的,学历作废了,就业就会受到影响。一个人受教育、工作、挣钱,获得经济独立,这都是基本的权利,所以跨性别者在生存的权利方面面临困境。

澎湃新闻:你怎么看待这次贵阳跨性别就业歧视案?

廖爱晚:像C先生这样走到法庭的非常少,是愿意在公众面前、在媒体公开自己的少数者。我觉得C先生愿意站出来,把案件作为一次教育公众,同时有可能推动立法改变的契机,非常有勇气。不管他这个案件最后判决怎么样,我认为只要他做了这件事情,他就已经成功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