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数字时代,国际或全国性报纸的胜算大于地方报纸?

辜晓进 /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
2016-04-15 12:26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世界新闻媒体协会(INMA)执行董事兼CEO 厄尔·威尔金森

我打Uber赶到达拉斯市中心古老的Joule酒店时,离约定访谈的当地时间上午10点还差5分钟。

进门刚坐定,一个熟悉的身影已出现在转门前:光亮的脑袋,硕大的身躯,白里透红的肤色,十足的精神。他叫厄尔·威尔金森(Earl Wilkinson),我在美国传媒界真正称得上“老朋友”的朋友。两人见面,分外高兴,握手拥抱是少不了的。

厄尔年轻时投身报业,现任国际新闻媒体协会(International News Media Association,简称INMA)的执行董事兼CEO,是美国乃至国际著名媒体学者,出版过多部专著,主持每月一次的媒体研究报告,为美国多部百科全书撰写新闻学词条,应邀频繁去全国和乃至全球很多国家演讲(迄今访问过51个国家,在100多个报业会议上发表演讲)。

而INMA则与总部在巴黎的世界报业协会(WAN-IFRA)并列为全球最重要的两大报业公益机构,每年WAN的全球报业年会都是和INMA的全球报纸主编论坛配套召开的。INMA比WAN的历史更久,目前在全球80多个国家有6000多会员,并在比利时和印度等地有分支机构。INMA每天发布的世界媒体动态和每月的分析报告,都深受业界欢迎。

INMA近期活动图。

访谈立即开始,聊了一阵我的这趟美国报业重访之旅后转入正题。

他认为,报业的衰退,有其自身深刻的教训。二十世纪90年代新媒体涌现时,传统报业也做网站,但从未想到自己会受到挑战。美国报业的巅峰是2004年(而非有些人说的2000年)。虽然2001年曾因“9.11”而有所回落,但2004年传统报业的广告还在增加,收入也在增加,发行量仍相当可观。那时新媒体已锋芒毕露,呈现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但报业仍认为没有内容的新媒体是建立在废墟之上的。

然而,随后报业就开始衰落,金融危机只是加速了衰落。所有行业都在衰落,除了新媒体。而报业是靠其他行业的广告过日子的。新媒体行业虽强劲,却不在报上做广告。等到金融危机之后,新媒体已如日中天,传统报业的饭碗都被抢去了。例如报业过去最吃香的分类广告,现在几乎消失,全流入了新媒体。而当时美国报纸总收入中,广告占了87%,发行等收入只占13%,所以美国报纸衰退得很快。

但欧洲情况有所不同,那时欧洲核心国家的报纸广告占比为55%-60%,消费者贡献的收入(主要指发行收入)占了近一半。欧洲人愿意用喝一杯咖啡的钱买一份报纸,而那时美国的报纸普遍便宜得只卖50美分一份。所以,欧洲的报业虽然也衰退,但不像美国那么糟糕。

威尔金森(右)在与本文作者(左)交谈中。

讲到报业转型、特别是内容如何变现时,厄尔将传统主流报纸划分为四大类:国际报纸,全国报纸,区域性报业集团,地方报纸。他说,进入数字时代后,像《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卫报》这类报纸越发国际化,他们通过建立付费墙等手段扩大数字端的影响和收益,呈现强者恒强的趋势。

全国性报纸则努力扩大规模,如甘尼特集团仍在购买报纸,目的就是做大读者群。过去《华盛顿邮报》认为其未来在地方而非全国(笔者2001年访问该报时,其总编辑也坚持认为自家是地方报纸而非像人们所说的全国报纸),但现在他们努力做成全国性报纸。贝索斯收购《华盛顿邮报》后更想要做成《纽约时报》那样的国际性报纸,目的也是尽量做大。

还有马云收购《南华早报》后,似乎也希望做大,不再限于香港。我插嘴说他们可能想覆盖东南亚,他说何止东南亚,是整个亚洲。他认为这符合数字时代的传播规律。

“我的观点是”,厄尔说:“相对而言,地方报纸在数字时代更难成活。对它们而言,建立付费墙什么的都没用,因为用户规模太小。”

这四类报纸在最近的将来都能够成活,但走的道路必然是不一样的,如果要地方报纸走《纽约时报》的道路,是难以想象的。总之,在数字平台,全球或全国性报纸可发挥规模效应,地方报纸的胜算相对较小。

(原文发表于微信公号:重走美国大报,原标题为《INMA CEO: 四种报纸转型,不可一概而论》,澎湃新闻获作者授权节选刊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