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纽约纽约》:都市里的梦想和爱情,都是大写的尴尬

不着调
2016-04-17 08:59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注:本文有剧透

很多年后,依然觉得《蓝宇》中最动人的一幕,是久别重逢,刘烨小心翼翼地抱了抱胡军,喃喃一句“你胖了”。

直到关锦鹏监制的《纽约纽约》上线,他的“爱徒”让苗侨伟对着阮经天深情地道出一句“你瘦了”,啪啪打脸。

一场红男绿女寂寞都市欲海沉浮戏码的最后十分钟让剧情全盘翻转,一句“我杀了她,我们重新来过”,突然乱入的《春光乍泄》般的基情杀得观众措手不及,前后左右都“噗”出了声。

关于上世纪90年代的书写,除了青春校园里的怀旧风,这些年在银幕上也算有些断档。《纽约纽约》是一个关于上世纪90年代都市人的故事,出国淘金热之下的背景,纸醉金迷,欲语还休。

作为监制的关锦鹏,不知道在实际创作中出了多少心力,但全片的确处处得见关锦鹏的影子。甚至想象这是否可以承接为某种意义上《人在纽约》的前传。

导演罗冬是《蓝宇》的剧照师,后来转行做摄影师,又拍了多年广告,摄影是《纽约纽约》中最占分的地方,构图光影都极其考究,几处玻璃介质都恰到好处地影射出繁华都市中人心的寥落疏离,在镜头前用遮挡物造成虚晃的层次也颇见用心。

张叔平的美术延续了一贯的水准,陈旧、精致、暧昧、腐朽。

但这一切终究在故事零散脱节,人物中二病入膏肓,演员面瘫无药可治的表演共同主推下,上演一出大写的尴尬。

来看故事,从大背景到小人物,关照得一应俱全。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成效初显,城市是繁荣的,人心是浮躁的。出国淘金是热潮,美国成为乌托邦般的梦想。阮经天扮演的路途和杜鹃所饰演的鹃在繁华大上海最高档的五星级酒店邂逅。一个风流倜傥前途光明的酒店领班和一个被男友因为美国梦而抛弃的要强女导游上演一场心甘情愿的骗局与牺牲。

“遇到鹃,是老大的命。”

这是开场路途小跟班门童的独白,导演选了一个第三者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这个视角是同一个群体,上海的酒店服务生们,他们从小称兄道弟,收到的小费例行“交公”,吃喝玩乐外加泡妞。兄弟情的部分也颇有香港味道,老大和小弟之间的温情至少比男女主角来得正常许多。

代付100块洗衣费,便成全了第一次进展神速的鱼水之欢。鹃冷着一张脸说,你真的喜欢我吗?没有得到回答。

完事后鹃在衣柜的镜子上看到其他女子用口红写下的告别和唇印,明白自己不过就是过客。

杜鹃裹着风衣摇曳生姿地走在路灯下的背影,有些花样年华张曼玉穿旗袍下楼买面的落寞。

两个人本是自私又不相信爱情的男女,各自成长于因背叛而破碎的家庭,吸引交汇,每每遇到一起,不论开心难过,分歧分离,种种境遇,表达感情的方式总是单一到只有干柴烈火。

她说结婚,他不响。她说你就一辈子帮人拉门提行李?他便为她去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最终鹃随携款潜逃的大老板到了美国,路途留在上海成为骗局的靶子。不甘心的路途原来可以分分钟搞定多少人挤破头的美国签证,他为女人而来,又为女人葬身异乡。

“每个背井离乡的人心里,都有一个想爱又爱不起的人。”金句不错,只是感情没有说服力,题也自然点不出力量。

这俩人的感情线要么你得细品,自己抽丝剥茧去脑补很多留白的部分,要么你就压根别当真——往前者靠,可以说是都市人的寂寞病,往后边想,其实中二得不行。

有时候觉得导演有意想要效法王家卫那种碎片与隐匿琐碎来龙去脉的叙事方式,也看到镜头和演员的做作腔调试图在烘托气氛上做出的努力,但观看感受就是不断的尴尬癌细胞上线,这大概跟演员的演技有最直接的关系。

张曼玉可以演出某种属于人物内心的“空”,杜鹃只能把空洞满满写在脸上。那个永远扬着高傲的下巴45度角演戏的面瘫脸,只能说导演是平面摄影师出身,拿她当照片拍了吧。阮经天顶着《艋胛》的起点不算低,如今演技真是生生被内地这些不会演戏的女演员们带坏了。

苗侨伟的感情线虽突兀,演技终究是电影的加分项。更加分的是叶童,一段被年轻后辈讽刺“人老珠黄”后爆发的醉酒戏一气呵成,大特写镜头定格再她脸上,皱纹纠结,脂粉凝重,声嘶力竭里有不堪一击的骄傲和不甘。只一场戏,背后倒像是无数故事随波逐流地翻涌起来,都在她的脸上。不过想来赵雅芝还是那么年轻又光彩照人的样子,一时间又为这对红颜国民CP的容颜变化感叹不已。
这大约也是关锦鹏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从剧本结构上看路途是最主要的人物,一面承担着大背景的繁荣与阴谋,一面搅动男女情欲的一汪春水,然而这个人物终究苍白无力,最后更是死得莫名其妙。

倒是几个女性角色都显得更加强势有力。鹃的复杂性,金小姐的厚度,甚至鹃的母亲和路途母亲背后的故事,都看起来更有说服力。

再说这个关于纽约和美国梦的大背景,大概也是影片中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港味,让人不免联想到张婉婷导演的“移民三部曲”,后者关于“寻根”的独特表达暗合了1980年代香港面临回归议题,摇摆在中西文化之间的踌躇与矛盾。

而《纽约纽约》中拼了命要出去的上海人民,满眼放着金灿灿的光,每个人都说着要出去,要靠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除了浮于浅表空洞而机械的口号,其中主要人物没有一个能够担得起承载诠释那个年代的命运。这也是很多人看完电影觉得“三观不正”的原因吧,尽管导演说这就是上世纪90年代发生在他身边的种种现象,然而从电影的表现来看现象仅仅沦为给男女制造障碍装高端x的借口,也让种种转折动机显得生硬,无论是“梦想”还是“爱情”都被谈论得无比尴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