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央广网:“徽州复名”本是地域事件,为何引起全国舆论关注?

王健/央广网
2016-04-19 14:01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原本一个地域性事件,引发了许多民众的感同身受,引起了全国舆论关注。 东方IC 资料

近日,《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李辉先生,在微信公号“六根”上连发三文:《徽州,归来吧!》《再说徽州:地名改错了,真的不能恢复吗?》《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一时激起千层浪,相继引发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起黄山复名徽州的网络投票,超七成网友投票支持,和黄山市民政局局长承诺的复名调研,而国内重要媒体大量评论报道,在全国各地引发了强烈、持续的舆论关注,可谓今年影响力最大的一次文化事件。

“徽州复名”本是地域性事件,为何引起了全国的舆论关注?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巨变,最为突出的便是大规模的城镇化,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从小城市向大城市转移。背井离乡、他乡奋斗,成为了许多中国人的时代写照。而许多地方政府割裂历史,用城市文明覆盖乡村文明,不仅各地城市建设、乡村建设千篇一律,缺乏标识性,而且承载地方历史和文化的地名,也让位于经济发展,成为更名的对象。

“记住乡愁”、“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泛起了众多人心中的涟漪,回荡起对于儿时故乡的追忆。原本一个地域性事件,引发了许多民众的感同身受,引起了全国舆论关注。

黄山与婺源同根同文,主打旅游产业,却走出了两种路径

在谈到黄山时,不得不提到同属徽州府而在解放时划归江西的婺源,以及它们背后的徽州文化。

黄山市和婺源的前世——徽州,不仅有灿烂辉煌的地域文化,如中国八大菜系的徽菜、京剧的前身徽剧、称雄中国商界五百多年的徽商、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精美绝伦的徽州三雕等,而且还形成了显赫一时的地域文化流派,如新安理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朴学等,甚至还走出了一大批文化历史名人,如南宋大儒朱熹、《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王茂荫、红顶商人胡雪岩、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新文化运动领导者胡适等。

两地同根同文,都主打旅游产业,一个放弃徽州文化,不惜易名,主打“山岳型旅游”,一个拾起徽州文化,丰富乡愁内涵,主打“徽州古村游”。当陷入身份认同的安徽黄山还在大山里打转,“黄山市”、“黄山区”、“黄山火车站”、“黄山机场”等名词让人云里雾里,而对面同属徽州府的江西婺源,却擎起徽州文化的招魂幡,成为徽州文化的代表,同时精准营销,瞄准徽州古村游,在全国旅游市场唱得风生水起。

如今,婺源乡村旅游经历了三个时代,深挖徽州文化内涵,从走马观花游向深度休闲游转变,“篁岭晒秋”领衔婺源古村游、高端私人度假“精品民宿”形成集聚效应、山水实景演出“梦里老家”深挖徽州文化内涵、峡谷运动乐园“石门山峡谷”打造户外旅游新体验等创新型旅游产品,共同推动婺源旅游3.0版转型升级。

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自然产生了两种结果,据当地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婺源一县全年接待人数1529万人次,而辖有三区四县一山的黄山市合计仅有4470.8万人次。

婺源拾起了黄山曾弃之不要的“徽州文化”,在赣省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唱响了“古村旅游品牌”!古老的村落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粉墙青瓦,木刻砖雕,明清遗韵,令人流连忘返,已成为了全国民众“乡愁的落脚地”。为此,黄山市政府是否需要重新思考“徽州复名”一事?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