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千村金融调查:26%家庭用网银,民间借贷“欠钱不还”严重

澎湃新闻记者 吴洁瑾
2016-04-21 11:36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农村居民会不会使用网银?是否使用互联网金融?

近日,上海财经大学公布了针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中的30个县域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与使用的调查结果。报告显示,农村家庭使用网银占比仅25.7%,不到三成;农村居民对传统金融服务依赖度较高,近七成受访者不愿使用互联网金融。

“千村调查”是上海财经大学2008年发起的项目,每年主题不同。2015年该校师生用定点调查和返乡调查的方式,对全国的30个县域的金融机构、行政村进行调研,获得入户问卷15387份。

对于农村家庭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对传统金融服务的依赖度较高,尽管使用便利性有待加强。如有16.6%的受访者表示在最近一年未曾去过银行。就全部样本而言,他们一年平均去银行9.97次,收入越高的人去银行的次数也越多。去银行网点的步行时间平均为32.42分钟,东部的家庭耗时最短,为25.2分钟;西部耗时最长,为39.8分钟。

宁可去网点排队,也不愿意使用互联网金融成为农村的普遍现象。据调查,40.4%的人“不太愿意”使用互联网金融,27.6%的农村居民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使用互联网金融。其理由为“不了解”和“不会用”。

农村总体对新型金融业态以及商业保险的认可度严重低下,但这种认可随着家庭收入及学历的提高而改善。调查显示,仅有13.9%的家庭从银行获取过贷款,收入越高的家庭获取贷款的比例也越高。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家庭,只有10.6%的比例获取过贷款。有40.3%的家庭曾经买过商业保险,在农村,保险的覆盖率严重偏低,且保费占家庭收入比例很低。

在理财产品方面,只有3.4%的家庭购买过理财产品,8.1%的受访者听说过P2P。

调查显示,仅25.7%的家庭使用网络银行服务。网络银行在农村的普及率很低。此外,随着家庭年收入和家庭成员学历的提高,使用网银的比例越来越高。高中以上学历家庭有44.3%的比例使用网银,而初中学历以上家庭的这一比例仅为17.2%。有36.4%的家庭使用第三方支付。

另外,农村的私人借贷行为存在较严重的“不写借条”、“欠钱不还”等现象。 当被问及“近几年,您家里有没有人加入过互助会(呈会、合会、标会等)”时,只有2.2%的受访者给出肯定的答复。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87.8%的受访者表示“手上的余钱愿意借给亲戚朋友”。目前农村熟人间的借贷行为存在着写借条的比例偏低(31.4%)、借款长期收不回的比例不低(15.9%)等问题,应引起警惕。

项目组首席专家刘莉亚表示,目前农村总体上需要加强物理网点建设,西部需求尤其迫切,金融机构可以考虑通过流动网点为村民定期提供服务。另外,可以推全民小额保险,提高农村居民的保险意识与保险覆盖率。

此外,报告还显示,我国扶贫工作任务重:到2020年,按2300元的贫困线计算,需要7017万人脱贫,年均减贫1400万人。彻底消灭农村贫困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