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民日报刊文:文化工作者得想想故宫的人潮、看看影展的秒杀

张铁/人民日报
2016-04-21 11:13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2015年9月,故宫“石渠宝笈”特展引发观展“故宫跑”

电影院里并不是经常能听到掌声。与舞台表演不同,电影是一种创作者“不在场”的文化产品。然而近日,北京的很多电影院中,随着影片结束时屏幕变暗,鼓掌声会与片尾字幕一起浮现——北京国际电影节进入第六年,观众给展映影片由衷的掌声,既是对电影艺术的致敬,也是对电影节本身的褒奖。

相比雁栖湖畔开幕式和颁奖礼的熠熠星光,在360多部经典影片的展映中沉醉于百余年来的光影传奇,更像是电影爱好者的节日。今年影展,苏联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的套票,开票不到10秒就被一抢而空,而“老塔”的作品,可是以节奏缓慢、沉闷晦涩著称的。很多不那么热门的电影,在可容纳几百人的巨幕厅放映,最边缘的座位也坐满了人。有人感叹,不是一个电影节,可能“炸”不出这么多电影爱好者。

高人气的影展,更可以成为一个进入当前文化场景的切口。这些年来,公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而文化需求的地平线也不断攀升。不仅仅是电影,各种“现象级”的展览、演出,越来越多。故宫的“石渠宝笈”特展引发观展“故宫跑”,美轮美奂的书画让人倾盖如故白首如新;旅法钢琴家朱晓玫回国演出,听众买一张翻着番儿上涨的票,只为能沉浸在充满感性色彩的演奏中一小时;话剧《北京法源寺》场场爆满,比摇滚乐鼓点还要密集的台词,带来历史与现实的沉思……各类一度“小众”的文化产品,已经不再是曲高和寡,更多人愿意去欣赏没什么火爆场面的电影,去感受未写成“步步惊心”的历史,去了解不那么粗浅直白的诗歌,这是多么让人欣慰的事。

水位的提升,源于持之以恒的涵养。以电影为例,去年440亿元的票房奇迹,背后是大小城市电影院的人头攒动。当更多人走进电影院,也就会有更多人渴望在每秒24格的影像中探求更大的乐趣、更深的思考与更多的智慧。成熟、繁荣的市场也吸引资源聚集,支撑起更多电影人“任性”的探索和表达,让需求的“长尾”更长。公共文化也同样如此。至2014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了4510家,日均230余万人次走进这些文化的基因库;至2015年底,北京有172家各具特色博物馆,数量全球第二。感受过三代的铜器、明清的陶瓷,不知道看穿越剧、清宫戏时,会不会觉得里面的道具有点粗糙?

那些在电影院鼓掌、在故宫里狂奔的观众是可爱的,甚至是值得敬畏的。不过遗憾的是,还是有一些人只是把他们当作“钱袋子”,一味炒作,端出的却是乏善可陈的内容。今年3月公示备案影片中,至少有4部片名带“囧”,此前还曾出现5个“关云长”、4个“孙悟空”撞车的情形。观众早已不是那么好骗了,即便把大把的钱花在营销上,即便用广告铺满所有的公交车站,他们也会用脚投票。比市场“矮半格”的结果,只会被市场抛弃;“短平快”的圈钱策略,最终损害的是自己。

另一方面则是,一些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对观众的需求漠不关心。收视率不好,就指责公众趣味低下、无法沟通;票房惨淡,就抱怨市场品位不高、无法理解。要知道,观众打开电视、坐在剧场或者走进展馆,并不全是为了上课,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愉悦与满足。如果永远比受众“高半格”,端着架子训人而不是研究受众需求,如何能成风化人?“观众都已经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文化工作者不能不想一想故宫的人潮、看一看影展的“秒杀”了。

“春天,来北京看世界最好的电影。”掌声就是心声,电影没有辜负观众,观众也不会辜负电影。希望从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开始,公众能给我们的文化产品,报以更多、更响亮的掌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