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城市志|城市是超大还是特大,人口只是衡量标准之一

澎湃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2021-09-23 15:47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城市人口规模一直是反映城市综合能级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城区人口数量。

日前,由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在2021年第18期《求是》杂志上公布,引发颇多讨论。

根据住建部的相关标准,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据此,按照七普数据,目前超大城市有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7城(按城区人口数排序);特大城市则达到14座,分别是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按城区人口数排序)。

与住建部于2020年底公布的《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相比,成都从特大城市升级为超大城市,至此,超大城市数量由6个变为7个;特大城市则由10个增加到14个,佛山、长沙、哈尔滨、昆明、大连,成为特大城市的新晋成员。

城市规模等级的上升,意味着这些城市的发展能级站上一个新台阶,在激发消费活力,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政策支持等多方面,都占据更大的主动性,应该恭喜它们。

不过,观察这份名单,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鉴于城区常住人口、常住人口、主城区(中心城区)人口等指标,在不同层面和部门,有不一样的统计口径。这份最新的名单,只能说是一份重要的参考。

比如,我们发现,前不久官宣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合肥,这次并未进入特大城市名单。

再比如,在《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郑州的城区人口为670万,但这次却只有534万。要知道,郑州七普统计的常住人口达到1260万,比2019年末的常住人口高出200多万,城区人口不升反降,与统计口径应有直接关系。

二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划分,其参考的标准仅仅是城区人口,所以,不宜将之与城市的综合实力和能级完全划等号。

事实上,即便是在这21座超大、特大城市中,它们的内部发展差距,比如经济总量、老龄化程度等,还是比较大的。

比如,同为超大城市,上海城区人口总数接近2000万,是天津的2倍左右;而同为特大城市,武汉距离超大城市只有一步之遥,城区常住人口数量达到995万,而大连总常住人口尚只有745万。

从经济总量看,同为特大城市,武汉市2020年的GDP接近16000亿,但同期哈尔滨的GDP仅5000亿左右。与此形成对比的是,GDP过万亿的苏州、宁波、福州等城市,却未进入特大城市之列。

老龄化程度上,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大连、上海、沈阳、重庆、哈尔滨 、天津、青岛等都在20%以上,而深圳、东莞仅有5%左右。

可见,虽然都进入超大、特大城市行列,但各个城市的综合发展差距,所处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发展挑战,还是有较大不同。

因此,进入这份名单的城市也还是需要客观看待自身的发展水平,而未进入名单的城市,也不必气馁。城区人口数量虽然重要,但仍只是衡量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之一。

这方面可以看看武汉。

根据最新数据,城区常住人口数量达到995万的武汉,是离超大城市门槛最近的特大城市。但实际上,如果根据最新数据,武汉应该已经是事实上的超大城市。

七普数据显示,武汉常住人口达到1232万,但低于郑州的1260万人,由此失去了“中部人口第一城”的宝座。

不过,武汉市公安局发布的最新人口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在武汉市公安机关登记的流动人口总数为515.6万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达425.5万人,较“七普”时净增105.5万人,常住人口达到1351.5万。

按照上述数据,武汉重回中部人口第一城的位置,相应的,其城区人口数量也应该较七普时有一定程度的上升,那么进入超大城市之列应该是大概率。

武汉身上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那就是它的常住人口虽然只有1200万左右,但其城区人口接近1000万,占比达到80%左右。但是,GDP与之差不多的成都,其常住人口接近2100万,城区常住人口1300万,占比只有60%左右。

如此大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区划调整的关系。众所周知,武汉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实现了“无县化”,县改区进程甚至比北上广深早了10多年,而成都至今仍有多个下辖县、市。因此,两座城市的城区人口占比出现较大区别。

事实上,一些城市在GDP、总常住人口都占优的情况下却没有进入特大城市行列,也与行政区划设置有重要关系。最典型的如苏州。其下辖的多个县级市在总人口大盘中占据了重要分量,由此就导致纳入统计的城区人口严重不足。

当然,不可否认,除了区划调整的因素,城区人口的增长速度和规模,归根结底还是城市发展综合作用的一个结果。比如,我们看到,四大一线城市,无一例外都跻身超大城市之列,而成都、佛山、长沙等最新升级的城市,也都是这几年城市人口与经济发展方面的佼佼者。

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要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说,这些在城区人口承载上表现突出的超大、特大城市,为此作出了示范。

从分布看,它们绝大多数都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其实也就是全国性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对于带动全国和区域经济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随着城市规模等级的继续上升,这一作用必将得到更好发挥。

    责任编辑:李勤余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